第二章劍指江南 第六節擒督.攻浙(2 / 2)

曾立昌的後十六軍更是一路順利,捷報頻傳,從無錫出發繞太湖後,輕取震澤,占吳江、下華亭,圍鬆江,五日即破。此時,蘇南一帶除上海外均入太平軍之手,江蘇一省在清廷手中的也僅僅隻有徐州府和淮安府了,鍾懷遠再遷大本營南下蘇州。

此時的太平天國,北伐軍在前期連戰連捷進逼北京,逼的得鹹豐幾乎棄京而逃後,突遇大水無法行進,清軍乘機調集重兵防守,兩軍相持,北伐軍糧盡而退,在直隸被圍,消息傳到天京後,楊秀清派夏官副丞相陳仕保、冬官又副丞相許宗揚領軍增援。西征軍下安慶、占九江,三克漢陽,陷武昌,分兵入湘,兩敗湘勇水陸,羞得湘勇主帥曾國藩投水尋死兩次,皆被隨從救起。隻未料已占湘潭之林紹璋被湘勇陸師擊潰,十戰十敗,入湘軍不得不退守嶽陽。鍾懷遠全取蘇南、生擒兩江總督的捷報入天京後,洪秀全、楊秀清大喜,天朝起兵近四年,雖攻占城池無數,但生擒清妖封疆大吏可是第一次,況且全取蘇南令天京除江南大營外再無威脅,遂召鍾懷遠回京敘功,旋即昭示天下,太平軍上下無不振奮,清軍官兵士氣大落。鹹豐得報,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直罵怡良誤國。

在常州時,劉達及鍾懷山就挑選三軍中忠誠悍勇、年在十八至三十之間百戰精銳1200人充作烈殿參護,由趙天雄統領,再選忠誠悍勇兵士2500人充作烈王親衛營,由周誌輝統領,又選女營50人隨侍烈王身邊,此3750人將鍾懷遠敬若天神,永不離左右,均願以性命護衛烈王。鍾懷遠安頓好蘇州事宜後,帶著隨從人等向天京趕去。

到得天京,楊秀清召集諸王齊赴天王宮拜見天王,又見到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人,鍾懷遠心中歡愉。眾人談論一些軍事後,洪秀全笑道:“遠胞,現你已立得赫赫戰功,娶妻之事應要安排了吧,現在我天朝可是隻有你烈王還沒有王娘啊。”眾人紛紛哈哈大笑起來,見鍾懷遠有些不好意思,楊秀清道:“二兄,遠胞為天朝征戰,奔波疆場,不若由小弟來為他挑選王娘。”洪秀全讚同道:“好,不過遠胞的王娘四弟可要仔細斟酌,細心挑選啊。這樣吧,朕也來為他挑選一位王娘,遠胞就一次納兩位王娘吧。”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鍾懷遠跪謝天王、東王,又說了些閑話後眾人遂散,各自回府。

沒過幾日,北伐軍戰報入京,陳仕保、許宗揚所率北伐援軍一路連捷,沿途收撚納兵好不熱鬧,不料攻至山東林清州時,新收兵士嘩變,全軍大潰,所附撚軍又不從命令,隻得南撤。後被勝保擊敗,退入安徽後,陳仕保陣亡、許宗揚敗退,增援失敗。鍾懷遠得聞,急至東王府見楊秀清,請領軍援。楊秀清以此微事不需烈王親至拒,乃擢頂天候秦日綱為燕王,領軍再援。鍾懷遠又請赴蘇州,楊秀清遂準。

鍾懷遠到蘇州後,以破蘇州之功升陳廷香為土十一總製代後十七軍軍帥,經吳江南下向西,攻湖州;以常州府、鬆江府戰功升李世賢為殿右十八檢點代後十六軍軍帥,出鬆江取嘉興,兩路並發,會於杭州城下,李世賢節製兩軍。自太平軍出湘以來,鍾懷遠率軍前鋒,一路攻城必取、逢戰必勝,直拔金陵,戰功為太平天國之首,定都封王後,駐柳營練兵半年,不見征伐。再披征袍後,救揚州、破江北,下蘇常、擒江督,大江以南無人可擋其鋒。此番揮軍向浙,閩浙震動,全浙官吏無心抗守、人人思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