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這位年紀和老胖子相仿,也是一身陸軍元帥軍服,身形略有些發福,頭發比那老胖子更多更烏黑,但口氣卻十分相像。吉安魯吉.威廉三世,德意誌帝國的君主,一個“掌管著半個地球”的人,德意誌帝國憲政改革的推動者——現在的德國,已經從“一人說話多人聽”轉變為“大家說話大家監督”,越來越多的國家大權都從皇室和貴族手中移交到政府和國會手中——這,也是曆史的一種必然。
“陛下,哈恩博士那邊打來電話,一切正在按計劃進行,20分鍾後進入倒計時!”
負責聯絡事務的軍官一臉恭敬的向這位德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君主報告到。
“知道了!”身材微胖的德皇轉過頭看著他最信任的將領們,“先生們,20分鍾之後,我們將見證又一個曆史!”
“我們會這種終極炸彈來對付那些不安分的家夥,對吧陛下!”奧利仍在喝他的啤酒,仿佛是在給自己的身體儲存盡可能多的水分,好在離開這地下工事之後不至於被太陽曬幹。
“這既是死神的鐮刀,又是天使的豎琴!”辰天意味深長的說到,它的出現雖然比自己預期的要晚一些,但畢竟比曆史早了5年,在這之後,德國將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國際地位,直到其他國家也擁有了這種武器,核製衡的時代就會到來,那也是曆史的一種必然。
當久違的蘑菇雲升起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被這驚人的場麵所深深震撼,唯有辰天的心裏卻是另一番感慨,如今,世界核俱樂部正式成立,而潘多拉的魔盒也就此打開了。
有些事情可以預測,但卻無法阻止,就像美國、蘇俄和日本的複蘇與重新崛起,就像許多人對世界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的嫉與恨,就像每一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死亡……
保密,並不能阻止其他國家對核產生興趣並朝著這方麵努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注意到這種能夠產生巨大能量的裂變反應,德國不可能像中世紀的統治者維護神權論一樣扼殺人們的思想,也無法阻止人們對真理的追求。
這一點辰天早已心知肚明。
盡管德國成功邁入核門檻並將利用自己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在一定時期內壟斷這一領域,但不論是哪一個國家,他們的領導者都希望通過掌握這種技術來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乃至改變世界格局。美國經濟實力最強,蘇俄在人才方麵最有優勢,而日本則是需求最迫切的一個,他們投身核研究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保密是第一前提,我們不能讓其他國家了解這種武器的可怕威力!其次是一個龐大且不斷完善的核武器庫,一批有效的、隨時候命的投放工具,一種平和、冷靜、審慎的心態,這就是我們對待核武器的心態!”辰天在最高級別的禦前會議上這樣對自己的繼承人和心腹將領們說到,而一個隸屬於最高統帥部的核武器規劃、組織與應用部門正在建立中。
“和平的利用,努力的投入,還有堅持不懈的發展!”
辰天在德國核技術研究委員會的會議上就核電站、核動力艦艇的遠期規劃給出這樣的評語。
曆史的車輪繼續向前滾動。
盡管德國早已收起了擴張時期咄咄逼人的態勢,盡管他們的軍事力量始終走在世界的前麵,盡管他們擁有了那種可怕的超級武器,但當戰爭的陰雲重新籠罩大地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阻止戰爭的到來,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德意誌戰旗下應對每一個敵人的挑戰。
戴著虛偽假麵的和平持續到了1945年,這距離上一場大規模戰爭結束不過14年時間。
這一年,蘇、美、日、意正式締結四國攻守同盟,約定任何一國遭到德國進攻時,其他國家都有義務對德宣戰,自此,反德陣營正式行形成。同時,美國、蘇俄以及日本均加大了核研究方麵的投入,其中美國已經進入核武器研究的實質性階段。威逼利誘甚至通過間諜特工進行破壞,德國高層想盡一切辦法延遲這些國家向核門檻前進的腳步,卻未能如願。
於是,德國開始對它們實施嚴厲的經濟封鎖和政治製裁,但也引起了這些國家的強烈不滿。
4月,日本宣布組建聯合艦隊司令部,並與蘇俄太平洋艦隊在日本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5月,美國向墨西哥提出嚴重外交警告,要求墨西哥部隊退回到1924年《亞特蘭大條約》所規定的國界線靠墨西哥一側,否則美國將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墨西哥同意與美國政府就此展開談判,但會上美國人又突然提出巨額賠償的要求,雙方代表最終不歡而散。
5月底至6月初,美國陸軍開始向本國南部靠近墨西哥邊境的區域集結,其空軍和海軍亦加強了警戒。6月10日,一艘美國驅逐艦在墨西哥灣西部靠近墨西哥領海區域和兩艘墨西哥巡邏艦發生衝突並交火,兩艘墨西哥巡邏艦一傷一沉,墨西哥政府對此表示強烈抗議並在靠近美國的北部數州宣布動員。
6月,蘇俄、日本以及意大利均開始頻繁調動本國部隊,其海空軍基地也提升了警備等級。
作為對北美局勢緊張的回應,德國也在6月對本國兵力部署做出調整,除向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朝鮮的基地增派部隊之外,還以海外派遣部隊輪換為名將二十二個預備役師轉為一線戰備師,而本土預備役部隊也將本年度的秋季集訓提前至6月底進行。
7月4日,美國突然向墨西哥下達最後通牒,要求墨西哥24小時之內退出“非法占領”的美國領土,而在此之前,華盛頓已經向各州下達了秘密突尼斯。
墨西哥政府針鋒相對的下達了全國突尼斯,並命令所有一線部隊轉入戰時戒備狀態,駐墨西哥的德國部隊也在同一天接到了最高統帥部的備戰命令。
在戰爭爆發前的最後幾個小時,德國終於放棄了對美國的外交斡旋,德皇威廉三世親自簽署協議,下令全國及所有直屬殖民地進入臨戰狀態。
7月5日,以墨西哥政府拒絕歸還“非法占領”的美國領土為由,屯集在邊境地區的美國軍隊突然對鄰國墨西哥發動閃電式的進攻,第四次美墨戰爭爆發。
同一天,墨西哥對美國宣戰,而根據《德墨條約1939年補充條款》,德國隨即對美國宣戰。
第二天,蘇俄、日本、意大利對墨西哥宣戰,並先後宣布全國總動員。
7月7日,德國對上述三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宣布廢除與美國的盟約並退出戰爭,但蘇俄和日本斷然拒絕,唯有意大利在這份通牒的最後時限到來之前表示願意有條件接受德國的最後通牒。
7月8日,德國對蘇俄和日本宣戰,兩國隨即對德國宣戰,世界大戰全麵爆發。
同日,意大利政府宣布暫時解除全國動員,但現役部隊和海軍艦隊仍處於一級戒備狀態。
激烈的戰鬥,最先在北美大陸上空展開。為了爭奪戰場製空權,美國將百分之八十的空軍力量投入南線,第一天即摧毀了墨西哥北部十幾處重要機場,但墨西哥空軍隨即在德軍的支持下展開反擊。在德國參戰後,美國空軍又試圖對德國駐墨西哥的軍事基地尤其是機場設施進行空襲並以此來摧毀德國在墨西哥的航空部隊,但德國憑借先進的地麵雷達和預警飛機進行了有效阻擊,此役雙方均動用了大批先進戰機,同時這也是兩國噴氣式戰鬥機部隊在實戰中的首次碰撞,結果雙方各有損傷,但美國空軍企圖一戰奪取製空權的美夢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