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嚴慈與孝順:宣講小說中的父子之道(1 / 3)

第二節

嚴慈與孝順:宣講小說中的父子之道

夫婦、父子、兄弟是家庭關係的三足,每一對關係的雙方皆有其規定的倫理規範,用以保證家庭的“和”。傳統家庭倫理秩序講究父子有親、夫婦有義、長幼有序,由此形成了父子、夫婦、兄弟倫理。這三者中,父母與子女,是代際關係,也是因果關係。雖然古人認為家庭肇端於夫婦,實際上,傳統社會對於父子之道的重視遠遠甚於夫婦之道。《周易·家人》雲:“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pageNote#0《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言“父子有親,君臣有義”#pageNote#1在“夫婦有別”之前,《白虎通》“三綱”中,君臣、父子也排在夫婦前麵。總之,在古代社會,父子倫理、兄弟倫理優先於夫婦倫理,於父子之道的闡釋也最多,概而言之,不離“父慈子孝”。按照“父先子後”的因果原則而言,“父慈子孝”,慈在孝先。“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pageNote#2,父母愛子女,是本能,更是職責,子女未成人時,父母以“慈嚴”撫養、教育子女,使之成為被充分社會化的人,融入社會生活並獨當一麵。子女應感父母恩,孝敬父母,使他們老有所養,活得有尊嚴。

一、教以義方:正確的愛子之道

古人十分重視教育,明清時期教訓子孫成為聖諭的重要部分(即“聖諭六言”的“教訓子孫”條

,“聖諭十六條”的“訓子弟以禁非為”條)。“訓子弟以禁非為”雖其中含有學師、蒙師對學生的教育,但更多是針對父母教育子女而言。宣講小說對於教訓子孫、訓子弟所進行的專門闡釋,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展開: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

諸多宣講小說集前對“教訓子孫”“訓子弟以禁非為”的闡釋及相關故事的議論都極關注教育的功能,即教育、促進子女成為“人”,且使之能保命養家;強調教育是家族興旺的前提,可以促成社會風俗的變化。《宣講集要》解“教訓子孫”雲:

人家興也是子孫,人家敗也是子孫。古人說:“有好子孫方是福,無多田地不為貧。好與不好,隻爭個教與不教。”世上人,那一個生下來就是賢人?都是教訓成的。那一個生下來就是惡人?都是不教訓壞的。也有大姓人家生出來的子孫,辱門敗戶;也有貧寒人家生出來的子孫,立身揚名,可見全在教訓。人生一世,子孫是後程。子孫不好,任你有天大的產業,無有受承,眼光落地,都做了一場話柄。就是手藝人家,也要一個接代的兒孫,所以人家子孫要緊,有子孫的教訓也要緊。#pageNote#3

《聖諭靈征》《千秋寶鑒》《法戒錄》《宣講拾遺》等小說集“教訓子孫”條的相關表述,幾乎與《宣講集要》這一段話大同小異。故事不同,由之而生發的

議論,又各有側重。

人之成為人,在於人有羞恥好惡之心,知道倫理綱常。《孟子·離婁下》雲:“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pageNote#4倫理道德是人的本質規定。《宣講至理·銜刀救母》中言:“孟子有雲:‘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言人能知道義,彼不知道義,人若迷了真性,貪眼前一時歡欣,失卻道義,乃禽獸之類,轉世即是禽獸。”#pageNote#5《宣講集要》在闡釋“隆學校以端士習”時指出,人既要養身,也要養心,“這人一壞了心術,就算不得人了,所以孟夫子說:‘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在學校及家庭教育的雙重作用下,“沒得一處不設教,無一人不當讀書,古時因為讀書人多,所以那風俗就好”#pageNote#6。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是變化人的氣質,使人明倫,與一般動物區別開來,再由個體的被“教”到群體的“受教”,達到變化整個社會風俗之目的。《讚襄王化·立教登科》的開篇詩及議論講道:“教化從來不可無,鄉村賴此醒庸愚。願人改惡同遷善,俗美風清慶有虞。教化一事,自古有之,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倘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人似禽獸,豈成世界?所以這教化,是斷不可少的。”#pageNote#7宣講者常引孟子“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之格言突出教育的重要性,如《宣講至理·節孝榮身》中

說:“昔孟夫子有雲:‘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蓋賢由教而成,不賢因不教而壞,誠哉是言也!”#pageNote#8宣講小說中,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刻薄寡恩、悖逆天倫者,多被稱為“禽獸不如”。《宣講選錄·天理良心》中,許克昌與其妻鍾氏談起“天理良心”為人生四寶,“人忘八德,與禽獸何異”?人因有“心”,成為萬物之靈,“人之心,號天君,這點靈光別獸禽。隨機應變通天界,運用裁成貫古今”#pageNote#9。《宣講福報·牛倒捍牆》雲:“孝弟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根。可見為人在世,斷不可忘此八字。若忘八字,則與禽獸何異?”#pageNote#10子弟成人,由教而致,不成人,亦由不教而致。

成人的下一步,就是養身立命。不能成人,自然不能作為“人”融入社會並被社會所接受,其結果,往往是無技藝養身,淪落潦倒,或作奸犯科,遭刑罰亡命喪身。宣講小說反複宣稱“子孫是後程”,“有好子孫方是福,無多田地不為貧,好與不好,隻爭個教與不教”#pageNote#11。《緩步雲梯集·悔過得妻》強調:“人有子孫要知化導,如不將好言化導,則子孫必走斜路矣。一路走斜,或為奸亡身,為盜亡身,為氣亡身,上不能承先,下不能啟後,斷香煙,絕後嗣,皆不教二字害之也。”#pageNote#12《宣講引證》在解說“訓子弟以禁非

為”時指出,為父兄者教子弟,先“啟其德性,遏其邪心,廣其器識,謹其嗜好”。子弟明德後,“幹紀犯分之咎自鮮矣”。明德而後學技,士農工商,各有傳業,倘若不明德、不習藝,“或遊手好閑,博弈飲酒,或結納匪類,放僻邪侈,往往陷溺而不悟”,結果“甚者罹法網,犯刑章”,不僅對子弟自身是傷害,對家庭、對社會也是危害。若教之得法,“使子弟見聞日熟,循蹈規矩之中,久之心地淳良,行止端重,可以寡過而保家,即可以進德而成材也”#pageNote#13。能安生也就能立命,就不會有胡作非為之事,自然能夠完成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任。

養子當教,養女亦要教。《宣講回天·義方訓女》雲:

從來養子當教,養女尤不可不教。蓋子不教,不過害自己,女不教,更貽害人家。所以古語雲:“養子不教如養豬,養女不教如養驢。”誠以女生外向,若教之不善,一旦出了閣,公婆不知孝敬,丈夫不知順從,妯娌之間,詬誶時聞,子侄之輩,殘刻難堪,甚而醜事現於閨門,羞及滿族,臭傳一鄉,種種弊端,難以枚舉,皆不教訓階之厲也,故教子不可不早,而教女尤不可稍遲。#pageNote#14

這一議論,《宣講大全·閨女逐疫》中亦有之。在一般人心目中,兒子是自己家的,女兒是別人家的,在重男輕女觀念影響之下,父母對女兒的教育往往重視

不夠。雖然比不上愛兒子,但愛女之心,人皆有之。從長遠角度考慮,女未教,則理不明,事不會,在婆家就會受到公婆妯娌叔伯的厭憎、排擠,不利於女兒在夫家的生活;從家族發展上看,男主外、女主內,女子是否賢淑明理能幹,直接影響到她所在家庭的和睦及子女教育;從榮辱而言,關涉兩個家族,一旦有“醜事”,“羞及滿族,臭傳一鄉”,影響遠甚於男子之醜事。《采善集·失教受辱》認為“教女比那教兒還要緊些”,原因是“若是女子教得不好,後來嫁過婆家去,公婆也厭惡他,丈夫也嫌賤他,就是後家爹媽的臉上也不光采。豈不是害了人家,又玷辱自己嗎?”#pageNote#15女子失教,受辱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娘家父母。《平常錄·養女失教》《萬選青錢·養女失教》等故事都闡明了養女失教所帶來的危害。

教什麼、怎麼教是子女教育的重要內容,二者不能截然分開。《宣講引證》指出,教育應先“啟其德性,遏其邪心,廣其器識,謹其嗜好”,使之先明綱常倫理,然後“士農工商,各有傳業”。該書引《王陽明先生語》雲:“子孫七八歲,無論敏鈍,俱宜就塾讀書,使粗知理義。至十五六歲,然後觀其誌向,為農為士,各隨其質以分之。”#pageNote#16書中所舉例證,有言教,亦有身教。要言之,教育的內容是“德”與“藝”

,德先藝後。《聖諭靈征·父兄不遵師教》認為,“為父兄者,送子弟讀書,務要因材施教,謹體聖諭以孝弟為本,材能為末,器識為先,文藝為後可也”#pageNote#17。《采善集·溺愛不孝》旗幟鮮明地反對溺愛,倡導父母要言傳身教:“大凡教子孫的道理也多,總不外身教言教兩行。”言教是“無論子弟聰明愚蠢,都要教他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使他學為好人”,身教就是要“存些好心,做些好事,留個好榜樣與兒看”#pageNote#18。《聖諭六訓集解·教訓子孫》之《諭男》篇認為教訓子孫是一個“齊家之道”,教育子女須頻頻開導,耳提麵命,倘若不聽,則要“嚴教”,具體的教法有三:胎教、身教、言教。身教是事事堪為行為準則,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夫婦和順、結交好人、勤勞節儉、不嫖賭抽煙飲酒、與人為善、忍讓等,“這身教本是個上行下效,要如此子孫們才依你教。若不然訓諄諄聽若藐藐,身不正令不行空把舌饒”#pageNote#19。言教則要因材施教,聰明的先教他立品行,愚蠢的教以具體的手藝等,使其知道孝父母、敬長上、篤宗族、和鄉裏。在《諭女》中,特別強調胎教,胎教之法有不貪淫、心正、身正、眼正、耳正、口正,胎教之外,還重母親對女兒之教,內容包括孝父母公婆、敬丈夫、和姊妹妯娌、勤紡織、惜五穀、親理廚灶、

三從四德等。

身教重於言教。宣講小說中有多個故事呈現身教及其效果,如《觸目警心·修路獲金》雲:“居孀節儉積錢銀,訓子辛勤結善因。良匠造成歌坦道,兩家同日產麒麟。這幾句話是說,世之為坤道者,亦當心存仁慈,利人濟物,以善功訓子,不以貧苦墮節。”#pageNote#20《大願船·遠色登第》的副標題是“德行訓子,拒色高魁”。《宣講福報·一寶翻梢》雲:“今人總說別人不是,自己有理,殊不知以身教者從,像崔氏隻是自己盡道,別人皆感化。吾願賢婦淑女,將崔氏所言所行,照樣做去,亦必一家安樂,子孫榮貴,鄉裏播為歌謠,後人傳為美談也。”#pageNote#21《聖諭靈征·不修父道》強調“為人不正其身,帶壞子孫,還是與自己添罪”#pageNote#22。故事中,蘇洪順恃家富拋撒五穀、肆意作惡,其子孫也食鴉煙,耍班子,既喪祖宗之德,又害祖宗之後;邢文淵貪戀酒色、唆人爭訟、侵吞善款,不正家教,帶壞子孫。

身教還包括多行善。《法戒錄·培文教》載,楊標之子楊柳堂聰慧,卻在婚後大變,楊標廣引古人故事,說道理勸之均未能奏效,後一老人告訴他:

孟子曰:“求則得之。”雖指道德仁義,還兼富貴功名,內外兩得,是求有益於得。若不返躬內省,而徒向外去求功名,則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矣。內外兩失,故為無益。即以功名兩字,論功

是陰功,非單指讀書之功。要有此陰功,方得成此名。大凡子弟有功名,雖是子弟的命,實由父兄的培植。有一輩人的陰功,子弟必得一步功名;有數輩人的陰功,子弟必得數步功名,這是一定的道理。#pageNote#23

楊標聽老人言,根據自己的特長,修學館,助貧寒,廣行善事。一日,楊柳堂聽《柴夫子訓子格言》後猛然警醒,又有感於父親的苦心,自此發憤,得以中舉。《采善集·積德化子》講述的是同一個故事,但表述略有不同,其中同樣論及身教之重要性:

古話說:“以身教者從。”要曉得子弟不聽說,皆因我平素來少了品行,己身不正,焉能正人。這樣想來,就要做些好事,為個好人,一則使子弟見了有個好榜樣,二則我能積德,亦可以挽回天心,那上天自然會默佑我的兒子,回心轉意,不消勸他,自然會成好人。所以古話說:“積德以貽子孫,子孫長久受用。”#pageNote#24

教育要靈活,要因人、因時、因事、因材施教。因時施教最主要的一條是趁早教育。所謂桑條自小欎,子女自小教,像《救世靈丹·雷誅逆子》中說的,“自小時教得好,到得成立就知道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若教得不好,至年富力強時,必然嫖賭嚼搖,奸盜詐偽”#pageNote#25。因時而教還指因事而隨時施教。大凡善教者,總是靈活的,如因交友而教交友之道,因不懂因果而教因果

之理,不懂法而教以法律知識,見躬耕而教以節儉,因錢財而教以施舍,以政事而教以忠君愛民等。《宣講引證》言:“讀書呢,教他用功夫;見人呢,教他習禮貌;做事呢,教他學勤謹;慮家呢,教他知省儉。空的時候,常將那古往今來孝弟忠信的事,同他談談,要他學學。”#pageNote#26其中所舉的孟母三遷及斷機教子,新繁令胡壽安見子烹雞而斥其奢,禦史包蒙泉之母教其以廉潔持身,趙方崖幼時夜讀書烤火致祖父教以勤苦等,皆屬於因事、因時而教。《采善集·善教登科》言“善教”雲:“文昌帝君說得有:上等人說性理,中等人說因果。我想四書五經,說的是性理,言辭渾厚,此子愚蠢,怕他讀了看做尋常話頭,不知警省,故爾說些因果報應,以開導他。”#pageNote#27從《法戒錄》“教訓子孫”條下故事的副標題,皆可看出教子孫的內容,如《培文教——教訓詩書》《登科報——教訓因果》《要惜福——教訓節儉》《陰陽律——教訓法律》《將就錯——教訓戒淫》《務本業——教訓藝術》《娘害兒——驕傲不教》。當然,這些教訓子孫的內容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的。楊柳堂聰穎過人,五歲讀書,十歲能成文,故“教訓詩書”;吹篪遲鈍,側重於“教訓因果”;富翁童良佐以耕種為業,對二子“教訓節儉”;冉大器之子不走正路,大

器“教訓法律”;林長春之子好逛花街柳巷,長春“教訓戒淫”;簡居敬有三子,遂“教訓藝術”,分別讓三子學機匠、染匠、裁縫,亦令他們各務本業。要之,因為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因人而異,教育也就能落在實處。

良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當時的社會中,讀書人少而文盲多,多數家長自身文化知識水平有限,不可能傳授給子女更多知識與道理,將子女送到學校是明智的選擇。作為父母,應該積極送子讀書,擇良師,尊師重教,且配合老師共同完成教育大任。《讚襄王化·隆學獲報》雲:“學校黨庠教化同,人心克正始為功。能端士習無虧行,可繼文翁治蜀中。這四句話說人生在世,既有父以生之,尤賴師以教之。師也者,所以教喻而成德也。但古之教人,以格致誠正為本,以修齊治平為歸,平日講明孝弟忠信、禮義廉恥。”#pageNote#28《宣講引證》引《朱子家訓增注》語,指出家長除了要身體力行以為表率外,“更擇嚴師益友,為之化導而教益之,使子弟潛孚默化,則品行端而心術正”#pageNote#29。宣講小說中的甚多不成才者,皆因教師嚴而家長不配合所致。《宣講集要》在闡釋“隆學校以端士習”時強調:“凡送子弟讀書,必望子弟成名。要望子弟成名,先要尊師重道。若老師刻成子弟,我就不要護短……你把老師看

得重,老師把你子弟當個人。”#pageNote#30教師教聖賢書,教子弟知識及為人處事的道理,故此,尊師重道者有善報,而辱慢師長則有惡報,《宣講集要》之《葬師獲名》《背師墜馬》,《聖諭靈征》“隆學校以端士習”條下《父兄不尊師表》《東家侮慢師長》案目皆是例證。

宣講小說中有大量因為善教而子女成材、家庭家族興旺的故事,也有大量因不善教而引起的子女無品行、無一技之長,作奸犯科、身陷囹圄、亡命喪身的情況。子女失教,原因有幾點:一是父母早亡,又無他人引導;二是父母無能,或因自身才學見識品行有限,不能教子女或教育失當;三是吝惜子女早喪母或喪父,或因為得子較晚,或因為獨子等原因,溺愛子女。第一種是客觀原因,姑且不論,後兩種原因尤其是溺愛所引起的失教最為普遍,更為宣講者所關注。

身教失敗或溺愛導致失教。《繪圖福海無邊·蘇草帽》中,宏順為人奸詐,處世刻薄,家庭富豪,廣有銀錢。他對獨子興發愛若珍寶,嬌養成性。結果興發人大性傲,教訓不遵,學賭貪嫖,浪敗多金,氣死母親,父重傷亦不理睬。宏順曰:“我自悔生平行為,故遭慘報。正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pageNote#31後興發因逼死二命,被砍碎身體。

不尊師重道加上溺愛子女導致失教。《孝逆報·淫逆變豬》中,

白翁夫婦勤苦積家,對獨子白天星十分愛惜,事事必依,全不教訓。及至送到學堂讀書,又對其百般護短,對老師說:“我的兒子讀不得書是淡事,不過規著他莫多事。”發現兒子貪淫,白翁要打,白母言:“桑條從小搬,大了搬不彎。兒子於今不成材,隻要漫漫教訓,何必定要打他?”#pageNote#32天星從此不孝父母、不理家事,貪淫好色,先遭雷擊,轉世變豬。《讚襄王化·還金昌後》的故事也大致屬於此種類型,不過又加上了父母的吝嗇,不肯為善。失教的結果,是失教子淪於嫖賭,將潑天家私敗盡後乞討為生,竟至於賣妻。

見識不明加溺愛子女導致失教。父母見識不明,任由兒女胡來,或者為子女的任何行事找到理由,進而聽之任之,且以其幼小為之開脫。《維世八箴·失禮誤子》中,韓鍾離隻知養子,不知教育,任隨二子胡行,概不禁止。弟罵兄曰大雜種大草包,兄罵弟曰二龜兒子,“鍾離全不禁止,反說兒子精伶”。妻薑氏勸夫教之以禮,鍾離不聽,“反教兒子行奸使巧”,其子韓聲遠不勤不儉以致哄騙偷盜、拐帶人妻,後討口回家,身染瘟疫,弟兄同死。小說議論道:“從此案看來,韓聲遠到後來無惡不作,總因衣食逼迫起見,而所以無衣無食之故,則由不勤不儉起,所以不勤不儉之故,總由於為父母者不以禮教子起見

。……為父母者豈可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pageNote#33二子互罵顯然不對,而韓鍾離心思“獨特”,視之為“精伶”,又以不義方而教,顯然是糊塗之人。糊塗之人而以糊塗之道教子,隻能更加誤子。《宣講摘要·鴨嘴湖》更屬於因父母見識不明而所教失當的故事。黎光德之子黎永正、徐元興之子徐安,二人俱是“素性小慧,好為詭詐”,但“黎徐二老均不教以正道,反各誇其伶俐”,及子長成人,“黎永正慣鑄假銀,人莫辨其真偽。徐安能造偽物,巧於取利”#pageNote#34,二人因此犯事逃走鴨嘴湖,黎永正被人謀殺,徐安因嫌疑入監。結尾議論道:“徐黎二老,自誇兒子伶俐,不以義方教之,縱子枉取人財,致使喪命幹罰,到老無靠,可為溺愛其子者戒。”#pageNote#35

夫妻雙方意見不統一導致溺愛放縱失教。《最好聽·咬娘乳》中,胡有厚之子良兒受妻張氏溺愛,就是良兒罵爹娘,張氏全不禁止,反誇良兒乖巧,會罵人了。胡有厚見妻子溺愛良兒,勸其善教,反被張氏大罵,“胡有厚無可奈何,隻得忍氣吞聲”。自此以後,良兒越發不堪,欺辱他人,打架偷盜,張氏護短,又不允許丈夫教訓。胡有厚將良兒送至學堂求先生嚴令教戒,張氏又求先生耐煩寬恕,甚至因為管得嚴而咒罵先生。總之,雖然胡有厚耐心教子,但良兒因為母親的溺愛

放縱,已經難以改正,最後無法,有厚與張氏分開,良兒愈加肆無忌憚,吃喝嫖賭、偷摸拐騙,陷入獄中被判斬刑。張氏懊悔,良兒憎母溺愛害了自己,數落張氏溺愛種種原由,咬下娘乳:

大老爺坐法堂容我講哪,非小人把母親妳尖咬落。這都是我的娘他害了我,娘把我不警戒溺愛刁唆。自幼時我就愛偷人小貨,反誇我會掙家至不警覺。若有人打罵我娘忙護著,人人怕我那娘放刁撒潑。我爹爹把好話教我不錯,奈我娘反說他嘴巴太多。送讀書娘護短時常逃學,叫先生莫嚴令由我懶惰。回家來父命我學把田作,娘反轉罵爹爹把兒刻薄。因此上不去嫖就去賭博,又好穿又好吃學當耍哥。終日裏哥弟們成群結夥,遇著人總講我七拳八腳。我爹爹隻為是受氣不過,把母子分出去各自開鍋。壞皮氣搞慣了那肯改過,不幾年把家業連筒丟脫。莫奈何開飯店才把賊窩,今日裏犯了案自知罪惡。這都是娘害我未得結果,恨不過因為此咬死賤婆。#pageNote#36

不犯大錯,不能領會溺愛之害。良兒反思自己短暫的一生,發現一切的過錯都源於溺愛。父母非不愛子,因溺愛而害子,於子於自己,都是莫大不幸。《輔世寶訓·護子成冤》的情節與此類似,有富臨刑前數落母親的溺愛,咬下娘乳。故事完畢,宣講者告誡總結道,為母者不可溺愛孩子,否則就是害

孩子。

宣講小說反複以故事言明子女不教或失教,對家庭、家族產生重大影響,以此警醒世人。《宣講大全·閨女逐疫》概括失教帶來的危害:“倘若溺愛不教,聽其長成頑性,作厥非為,大則覆宗絕祀,小則敗戶辱門,雖有萬金之家,莫供半年之用,致令為父母者,白首興嗟,黃泉隕涕,事後空悔,有何益哉?”#pageNote#37《照膽台·暗似漆》開篇言道:“人生一世,子孫是後程,子孫不好,任你有天大事業,總無交擱,眼光落地都做了一場話把。所以說事務雖多,訓子第一。若教訓得好,方為一個寶,目下雖然寒微,不久即能興家;倘教之不好,乃是一匹草,縱有千金之家,莫供半日之用。”#pageNote#38張從儉四十八歲方生一子喜生,喜生本極聰明,然夫婦愛之過甚,不讓教師管得過嚴,教師以《姑息養奸歌》暗示亦不醒悟,導致喜生不學無術,竟至好男風,假托外出貿易連累父母妻子,妻子自縊,喜生被大炮打成肉泥。張老夫婦聞知哭瞎雙眼,又連遭盜賊、天災,竟一貧如洗,落得個討口下場,“方境人人咒罵,個個指責,都不打發,雙雙餓死岩洞,無人知覺,竟被豬拖狗扯”。故事結尾議論道:“此刻薄成家,視財如命,不修善果,不教兒子,卒至家敗人亡,香煙斷絕,更留罵名於後世。由此觀之,可見子弟不可不教,教之尤不可不早

。”#pageNote#39喜生失教,害己、害妻、害父母、害嶽父母,小說將之歸為不教、不善教之故,可謂中的。《指南鏡·哭禁監》《法戒錄·娘害兒》《采善集·嬌養害兒》《采善集·溺愛不孝》《文昌保命錄·娘害兒》《千秋寶鑒·人財兩空》等,都是以“溺愛”為主題,《千秋寶鑒·人財兩空》還有一個副標題“愛兒是害兒”,即是直言溺愛害兒。標題本身,就是對溺愛之害的警示。

由於子女教育關涉子女個人、家庭、家族、社會,責任重大,故善教、不善教各有功過。《廣化新編》第十一回《觀音堂女尼講格言,靈應寺天君垂寶訓》雲:“不謹教子女,任令佚遊,嬉笑無度,一日一過。”#pageNote#40《陰陽鑒》第八回的標題為《勤授徒冥府逍遙,懶教子陰司慘淒》,“勤授徒”“懶教子”與“冥府逍遙”“陰司慘淒”各自為因果關係,直接表明對“勤授徒”的肯定與對“懶教子”的否定。真君所演子女律條,具體規定了父母各種“過”及受到的相應懲罰:

積隱惡,留殃後嗣,照事受諸苦三百次,大獄監固。

姑息養奸,致為敗類,照一人受諸苦三百次,大獄八十年,滿,放絕嗣報。

家教重名利、輕禮義,不量才質,擇業營生,致令遊蕩無成,貽誤終身,照一人受諸苦二百次,大獄六十年,滿,放癡聾。

為不才子夤緣功名,貽誤子弟,照一人逐事受諸苦百

次,大獄五十年,滿,放貧聵。

父兄縱逸,無模範垂後,照一人受諸苦五十次,大獄三十年,滿,放蒙聵。

延師教讀,無誠敬心,照一人受諸苦五十次,大獄十年,滿,放不學。

延師不慎擇選,結親不選賢良,照一人受諸苦三十次,大獄十年,滿,放矇。

容任惡習,不嚴教,照一事受諸苦二十次,大獄十年,滿,放瘖聾。

喜占小便宜,不戒止,照一次受諸苦十次,大獄五年,滿,放肺。

教子弟顯背聖賢義理,照一言受諸苦五次,大獄三年,滿,放盲。

望子弟勤儉,己不以身先之,一味嚴督,致生腹誹,失教於前,苛責於後,傷父兄情義,進一善言,不聽從,照一次受諸苦一次,議監放。

顯見奢華,不力禁止,照一次受諸苦一次,議監放。#pageNote#41

這些“過”多達十餘條,涉及姑息養奸、不善因材施教、不擇師、不修身以教等,除了一兩條涉及身教,其餘多數與溺愛有關,“過”的大小依對子女產生的影響而定。如第一、二、三條,致使子女成為敗類,遊蕩無成,“過”最重,受到的懲罰也就最重。身教不當及教的內容不當,同樣有過。

二、戒殘毒:以慈愛之心待子媳

父慈子孝,慈是父母的本能,也是對父母的規定。慈利於子女健康成長。但是,因為諸多原因,父母不慈的往往有之,其中就有溺嬰。《陰陽鑒》第八回《勤授徒冥

府逍遙,懶教子陰司慘淒》將其視為子女律中的大“過”:“溺殺己生子女,照一人受諸苦三百次,大獄百年,滿,放畜道。”#pageNote#42

溺嬰,主要是溺女。之所以產生這一現象,深層原因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現實導致的重男輕女思想,具體原因卻各有不同。《宣講大全·溺女現報》《讚襄王化·農桑致富》《法戒錄·狼毒心》《一見回心·嫌女報》等皆有表現。《法戒錄·狼毒心》的副標題是“溺女非為”,故事言林春多次溺女,其叔父問他原因,他回答道:

人在世養女子許多難處,比不得帶男兒易於撫畜。要梳頭要纏腳不敢失誤,買花朵打首飾許多題目。收拾得不合禮被人憎惡,有一點教不到難望賢淑。為養女費盡了許多辛苦,到不如早溺死免受勞碌。

有女兒到出嫁更見難處,如今人愛體麵又愛姑蘇。縫衣服要綢緞少用粗布,或三鋪或四蓋還在不足。若有點辦不齊臉皮難顧,嫁過去那公婆時時淩辱。因此上把女兒全不當數,回家來向爹娘啼啼哭哭。

有女兒放人家難選人戶,誰不想攀高門一生富足。也有的先發財後受貧苦,也有的遇著那不好丈夫。平白裏將女兒打罵不顧,又氣又凍餓受盡冤屈。回家來向著你時時哭訴,這情景叫爹娘怎遂心腹。

有女兒家富豪不難育撫,倘若是遇貧窮怎樣結局。一無穿二無吃盤養不住,娘受苦女受餓痛入心

腹。到此時雖撿起逃生無路,害得他一平生難把頭出。到不如早溺死免得受苦,早令他二一世投個富足。

有女兒怕的是門風敗露,身長大不學好醜事弄出。見幾多退姻親好不傷楚,見幾多打官司受人淩辱。那時節管教你羞愧無路,一輩子難出頭如何結局。是親朋把此事交相告訴,反罵你為父母全不管束。

有女兒才下地不知事務,不比那身長大知識完足。未見天全不知生死之路,好一似夢寐中還在睡熟。就把他拿溺死焉能醒悟,直當得腳踏死路途蟲物。細思想這件事無妨去作,縱然是有罪過不損福祿。#pageNote#43

《讚襄王化·農桑致富》中,李成溪指出溺女有四個原因:“有的為好安樂難得撫引,有的為占了胎難把兒生。有的為辦嫁奩難把人勝,有的為少衣飯家下清貧。”#pageNote#44其他故事所言的原因,大致相同。《滇黔化》第五回《禁子報力挽頹風,大悲偈勸行善果》中,還記載了一種奇怪的習俗:“每年三六九月逢初二三生者,不論男女皆要,餘月日皆不用也。”#pageNote#45綜合看來,溺女原因有六:一是養女比養兒麻煩,二是家貧子多難以養活,三是出嫁時嫁妝難辦,四是出嫁後又要找父母麻煩(讓父母擔憂或令父母受辱),五是騰空以便生兒養兒,六是當地陋俗。至於早點溺死免得長大後受苦及趁其還在夢寐中溺死好似“踏死路途蟲物”,更是

詭辯、無稽之談,但這一想法卻也是部分人的觀念。

事實上,上述這些原因並不能作為溺女的充足理由。《法戒錄·狼毒心》中,叔父一一辯駁林春之論,如對養女難的駁斥:“人生在世,原是為兒為女,況溺女罪大,王法不饒,一經犯出,太爺照例究辦,就要流徙一年。即或官可瞞,天不可欺,日後死在陰司,必要受罪。”對於嫁妝豐厚難辦,他認為量力而行即可;擔憂女兒出嫁後出乖露醜,令自己蒙羞,隻需早早教訓即可。他指出孩子無論大小都是生命,若擔憂其後受貧,自可以“或送至育嬰堂,寄人撫養,若無育嬰堂,或寫起生庚八字,擲於道旁,必有仁人君子,救濟於他,若湊得幾串錢,便可養活”#pageNote#46。生子為常,生子依日而定生死更是可笑。《滇黔化》第五回《禁子報力挽頹風,大悲偈勸行善果》中,布政司評道:“人之生也何常,豈有計定時日之理,如謂可定時日而生,亦將可定時日而死乎?是皆好溺子女之俗,而故設此難以借口耳。”#pageNote#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