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買回來後,孩子隻吃了兩口就不幹了,氣得表嫂把飯碗重重地擱在桌上,自己吃自己的,不管她了。於是,表哥接替了喂飯這個工作。表哥先是拚命跟女兒套近乎,希望喂飯工程順利進行。可是玲玲變著法兒折騰爸爸,一會兒要表哥學狗叫,一會兒要表哥扮鬼臉,把一個大男人折騰得夠嗆。
終於有親戚看不下去了,提醒他們不能這樣慣孩子,言語中也許帶了一點對父母的責備。表嫂覺得在眾多親戚麵前失了麵子,一把將玲玲扯了過來,按下身子就開打了。玲玲的哭聲驚天動地,一頓好好的團圓飯硬是搞得烏煙瘴氣。
最後表哥把玲玲抱走了,表嫂坐在沙發上生悶氣。我坐過去陪她聊天,詳細問了玲玲吃飯的情況。
表嫂說孩子不愛吃飯已經有兩年多了,一到飯點就鬧別扭,平時隻吃零食。為了讓她好好吃飯,他們費盡了心思,可是不但沒效果,反而越來越厲害。她說玲玲真是個討債鬼,她都後悔要孩子了。
我大概明白問題所在了,孩子並非什麼都不願意吃,而是以零食代替了正餐,尤其是家長這兩年來用了太多方法,使孩子在這兩年對抗中越來越難以馴服。
表嫂大概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說想帶孩子去看病。我連忙阻止了她,好端端的又讓孩子去遭這份兒罪。她心事重重地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我告訴她辦法倒是有,但是需要家長的配合。為了使她相信,我謊稱辰辰以前也這樣,可是現在已經完全改正過來了。
第二天,他們帶著玲玲來我家做客,玲玲又是不肯吃飯,這次表嫂沒有再逼她吃飯。玲玲很驚訝,一直都在偷偷觀察媽媽的反應,可是直到最後,也沒人再端著碗去喂她。
下午兩點的時候,玲玲說餓了,想吃零食。表嫂告訴她現在不在家裏,沒有零食。玲玲不依,開始哭鬧。一開始還好,他們都頂得住,可是過了半小時後,表嫂明顯動搖了,擔心地看著我:“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餓著好嗎?”
我告訴她現在可是關鍵時刻,要是妥協了,那就前功盡棄了。表嫂坐立不安地和我聊天。我發現玲玲邊哭邊在偷偷觀察我們這邊的情況,見沒人理她,哭得更加厲害了。
表嫂坐不住了,想去哄她,我跟她保證隻要再過半小時,最多不會超過一小時,情況一定會有所好轉。過了大半個小時,玲玲果然不哭了,改用央求的語氣向表嫂要吃的。表嫂下意識地想答應,我連忙給她使了個眼色,她隻好又硬起了心腸,對玲玲說:“中午是你自己不想吃飯的,現在沒有吃的。你想吃,隻能等到吃晚飯了。”
估計玲玲知道剛才的哭鬧沒有作用,這一次她沒哭。四點的時候,她跑來問我們晚飯什麼時候才能吃。表嫂心疼女兒,幾次問我可不可以給孩子一點吃的,我反複跟她保證,孩子餓一頓兩頓絕對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但是長時間這樣不愛吃飯,才會對身體有害。最終,表嫂撐過了那個下午。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玲玲頭一次沒有要家長追在後麵苦苦哀求她吃飯,甚至都沒要人喂,自己把一大碗飯菜吃得幹幹淨淨。
這個辦法我讓很多家長用過,有些家長覺得辦法這麼簡單,誰都會用,可是到了自己身上不是半途而廢就是功敗垂成。還有一些家長一聽這個辦法,心裏就很抵觸,直接點的家長甚至說:“自己的孩子哪做得到這麼狠心!”
這話想必是我們經常聽見或者自己也說過的話,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別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還以玲玲的事做例子。那天下午玲玲哭了一個多小時,還餓了一下午。可是之後她不肯吃飯的毛病改掉了,她僅僅受了那一次罪而已。因為她發現哭鬧對抗失去了作用,家長對於她是否吃飯沒那麼在意了。而且她要是不吃飯的話,隻能等到下一頓才有得吃,不好好吃飯,她就會餓肚子。
可是之前她足足經曆了兩年多的哭鬧對抗。如果把這個時間加起來的話,那絕對可以抵無數個下午。父母心疼孩子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明白一時心軟隻會讓孩子受更多的罪,和一次下狠心徹底根治,我想所有父母都應該明白應該怎麼做了。孩子之所以會越鬧越厲害,就是因為他抓住了父母的“軟肋”——爸爸媽媽很在意我是否吃飯。
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知道餓了要吃飯,這是一種本能。現在卻有那麼多孩子不愛吃飯,歸根到底,還是家長矯枉過正了,非把一件日常生活裏自己就會做的事當成頭等大事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