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在此跟大家探討這個問題,源於一次和朋友網上聊天。
那天上午,我在網上碰到了曾經的同事,彼此聊了聊近況,她突然問我:“你會對孩子實施快樂教育還是成功教育呢?”
不等我回答,她又發過來一句:“你這麼重視孩子情感發展的人,肯定會選擇快樂教育吧!”
我回過去:“快樂教育和成功教育有衝突嗎?我們必須得二選一?”
她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很多時候必須得有所選擇。比如,孩子不喜歡去學校,可是為了他好,我必須逼著他上學;孩子喜歡打遊戲,為了他好,我一定要阻止他打遊戲。如果我對孩子實施快樂教育,我應該讓孩子想幹嗎就幹嗎。”
然後她說了一件事。上個星期,孩子在班級裏排名倒數第八,全家都很不高興,所以決定剝奪孩子的一些興趣,比如打遊戲等,好專注於學習,可是孩子變得很不快樂。這使她產生了疑問,自己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如果想讓孩子快樂,必須放棄對成績的追求。所以,她特別糾結。
我想她是真正愛孩子,在乎孩子的心情,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而很多家長明明知道孩子不快樂,但是依然會逼著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不會把孩子的情緒太當回事。
實施快樂教育還是成功教育?這其實也是很多家長想不通,甚至有誤區的地方。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來是兩個完全可以相互促進的選擇,家長卻把它們對立起來,非得逼自己做二選一的選擇題。
老公問過我一個問題,他問我更喜歡辰辰還是更喜歡他。我當時的回答是這樣的:“我喜歡你,也喜歡辰辰,不存在更喜歡誰。何況你們兩個一個是我的愛人,一個是我的孩子,並不衝突。我喜歡你,自然喜歡和你一起生的孩子。我喜歡孩子,也因為我喜歡他的爸爸。何況,這兩種愛是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如果我不喜歡和你生的孩子,你會覺得我足夠喜歡你嗎?而如果我很討厭你,你覺得我麵對和你生的孩子,會沒有遺憾嗎?”
成功教育和快樂教育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做一下假設,家長給孩子一個完全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快樂地成長,隨便孩子幹任何事而不做引導。孩子不愛做作業,那就不做吧!孩子不愛去上學,那就不去吧!孩子想買什麼,那就給買吧!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快樂嗎?我想當其他孩子學有所成,而這個孩子學習和生活都是一團糟的時候,他內心不會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即使父母願意給他完全的自由,還有社會和學校環境在影響他。
孩子雖然不是成年人,但是他同樣會受到這些環境的影響和製約,而且孩子越大,這種製約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比如,人家畢業後,找到了不錯的工作,而他什麼學曆都沒有,根本找不到工作,因為從小到大的放任自流,更使他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連立足都成了問題,這個孩子還能快樂得起來嗎?連自立都是問題,他以後的愛情和婚姻會很成功嗎?肯定不會。
快樂來自很多方麵,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來自於成功。事業的成功、愛情的成功會使一個人產生極大的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就是快樂的最大來源,並且會從快樂上升到幸福。
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就讓孩子去追求成功。但成功了就快樂了嗎?這顯然也不是絕對的。看到這裏,你可能覺得像繞口令。既然快樂來自於成功,那麼顯然就是成功更重要啊。成功了,孩子就快樂了,那孩子為什麼不快樂呢?所以,我們再來把這個問題抽絲剝繭一下。
從心理學上來講,隻盯著一件事,比如成功,是非常累的,因為過於強化目標,一旦目標沒有達成,會使人產生深深的挫敗感和焦慮感。所以不能把成功當作唯一的目標,那樣既不現實也不可取,隻會把家長和孩子都弄得疲憊不堪。
所以,我提出一個新的理念:用快樂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成功。
我曾把這個理念告訴身邊的人,很多人剛聽到的時候都有一個反應:我們誰不希望這樣啊?問題是這現實嗎?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啊?
如果我們真的能明白快樂教育和成功教育之間的聯係,那麼這個命題既是現實的,更是最好的選擇。
前提是,我們要先認識幾個問題:
(1)家長追求成功的方法正確嗎
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學習,孩子都覺得很痛苦,所以隻要讓孩子學習,就是違背了快樂教育。可事實是,不讓孩子學習,孩子一樣不能獲得快樂。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過於苛求成績,隻有把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以一種積極愉快的態度去影響和引導孩子,孩子感受到了輕鬆和自由,才會不排斥學習。隻有這樣,孩子取得的成功才會越來越多,並且不會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