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形殺手:揭開你的神秘麵紗(3 / 3)

每種疾病發作之前都會有一些征兆,高血壓也不例外,如果及時發現,采取科學的方法積極防治,就能夠很好地控製病情,將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麵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高血壓的常見征兆:

一、頭暈眼花

高血壓的頭暈眼花症突然性和繼發性都很強。但是由於這種天旋地轉的感覺時間很短,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可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應當引起重視,提高警惕,突然頭暈眼花、視力模糊,可能是腦卒中先兆。

二、頭腦發脹

日常生活中,頭腦發脹的現象很頻繁,睡眠不足、傷風感冒、環境悶熱、勞累等因素均可能誘發此症,通過適當調節、休息之後就能夠得到緩解。但是,如果頭腦出現持續性鈍痛、發脹,並且伴隨著惡心、嘔吐等症,很可能為血壓上升的預兆,此時不能亂用止痛藥和治療頭痛的一般性藥物,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三、針刺般胸痛、突然胸悶

日常生活中,心跳突然比平時快,並且頻率不均勻,通常為心髒期前收縮。主要為心肌缺血、血管和血液異常引發病變所致。常常呈現出突發性、短暫性、劇痛性特征,還會

伴隨著血管堵塞、氣促,進而引發胸悶。這也是血壓上升誘發腦出血的前兆。

四、吐字不清

正在說話時,卻突然表述不清、舌頭打結,很可能由於情緒波動過大,引發血壓上升,使得中樞神經係統受到影響所致。

五、眼睛疲勞、刺痛、看東西重影

通常,青年人血壓上升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眼睛幹澀、刺痛等症,多是壓力大、長期受電腦輻射所致。對於老年人來說,一旦血壓上升,反應就會非常劇烈,甚至會出現高血壓危象,這是周圍小動脈血管暫時性強烈收縮,引發血壓劇烈上升所致。引發症狀:頭痛、頭暈、嘔吐、心悸、視力模糊等。通常情況下,血壓上升導致的症狀持續的時間較短,血壓平穩之後病情能夠好轉,但若腦出血出現痙攣,進而伴隨側肢體活動失靈,甚至抽搐、昏迷等,搶救不及時甚至會死亡。此外,老年人因為顱壓、血壓上升,非常容易出現短暫性眼睛刺痛,視物模糊,出現重影,不要認為這僅僅是眼病,應當先測量血壓,防止誤診。

六、四肢失常

有些人清晨或傍晚走路的時候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突然摔跤,千萬不要認為是自己沒走穩所致,可能是因為高血壓誘發的輕微感覺障礙;還有時候人吃飯突然拿不穩筷子,覺得手無縛雞之力,這種狀況可能為短暫性生理現象所致,很可能是血壓突然上升

引發的四肢麻木,通常持續時間較長。

睡覺打鼾,可能引發高血壓

可能有人看到這個題目時會覺得疑惑,打鼾怎麼可能會引發高血壓呢?內科專家表示,有些高血壓的出現實際上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所致,那麼,睡覺的時候打鼾為什麼會引發高血壓呢?

打鼾是常見的睡眠性疾病,多數打鼾者認為打鼾又不是什麼大病,也就不放在心上。實際上,如果不治療打鼾,不但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

美國的普拉不哈卡教授針對老鼠做了這樣的實驗:將幾隻老鼠關到籠子中,用類似人類睡眠呼吸暫停間歇頻率切斷老鼠氧氣供應。同時,讓另外一些老鼠生活在氧氣含量較低的環境裏,接近高原水平。十天之後,間歇呼吸氧氣的老鼠患上了高血壓。

結果顯示出,兩組老鼠最大的不同點為頸動脈,頸動脈為紅褐色扁橢圓形小體,在頸內、外動脈分叉的後麵,連接著動脈壁,它是由特殊細胞團包著結締組織構成的,能夠感受到氧氣濃度變化,進而反射性地調節呼吸運動。

正常情況下,氧氣水平下降的時候,頸動脈就會向神經係統發出指令,使得血壓上升,輸送出更多氧氣。氧自由基便會將這個信號傳輸過去。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氧氣水平反複下降,頸動脈裏麵的自由基就會過量,進而不斷向神經

係統發出血壓上升的信號。所以,即使氧氣恢複到正常值,血壓還是會上升。

在中國,有很大一部分人睡覺的時候打鼾,而這些人中,將近1\/4的人打鼾的時候會出現呼吸暫停。患者睡覺的過程中,每隔幾分鍾就會暫停呼吸15秒左右,整個晚上會暫停上百次。呼吸暫停的時候,體內氧氣含量迅速降低,不但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和精神狀態,還會導致血壓上升、心率加速,損害機體中某些重要器官組織功能,甚至增加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症的患病風險、脂肪和糖代謝紊亂。時間久了,自然會引發血壓上升。由此可見,治療打鼾對於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的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

及時體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很多標準判斷高血壓,及早體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夠有效控製血壓,同時預防高血壓並發症的出現。

目前,普遍采用的高血壓診斷標準為:未服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時間內,三次測量血壓,取平均值,收縮壓不低於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不低於9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

正常人安靜狀態下高壓不高於140毫米汞柱,低壓不高於90毫米汞柱,任何一項高出正常值就是高血壓。了解了診斷標準之後,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斷自己的血壓狀況了。

有些高血

壓患者通過服用抗高血壓藥物之後,血壓低於140\/90毫米汞柱,也是高血壓。

很多人都是這樣,平時身體沒有非常明顯的不適都不會增檢查身體,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等到疾病已經讓你覺得非常難受的時候再控製,想要治愈可就難上加難了。那麼高血壓患者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1.尿常規和腎功能檢查。檢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血鉀、血尿酸、血尿素氮水平,以確定早期有沒有腎髒損害及其損害程度,高血壓是否為腎髒疾病所致、是否伴隨糖尿病等,對於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的了解非常有幫助。

2.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用來確定高血壓病患者心髒功能狀況,同時判斷心髒是否出現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損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室肥厚或合並冠心病等。

3.X射線和其他檢查,如血管造影、CT檢查定位診斷,能夠判斷有沒有主動脈擴張、延長、縮窄等,以了解心髒輪廓動脈、肺循環狀況等。

4.靜脈腎盂造影、腎動脈造影、腎圖、腎靜脈血腎素水平和活動測定,對可能為腎血管性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5.血、尿皮質激素和醛固酮水平測定對於內分泌性高血壓具有重要意義。

6.眼底檢查,了解小動脈損傷情況,便於對高血壓病患者分級。眼底檢查對臨床診斷、治療、估

計預後等均有幫助。如果出現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則反映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和周身小血管病變損傷程度。

7.血糖、血脂、血鈣水平檢查。

8.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了解動、靜態血壓情況,為製訂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9.年輕的高血壓患者要做腎上腺B超檢查,了解有沒有腎動脈狹窄和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繼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就診的時候最好將之前的檢查結果帶齊,然後仔細回顧自己的病情,這樣一來,不但利於醫生充分了解患者病情,還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複查。

初次就診時,醫生會詢問患者有沒有高血壓或其他病史,如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什麼時候得知自己的血壓升高,有沒有服用過降壓藥,服藥種類、服藥劑量等。

之後,醫生會讓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包括測量血壓,必要時會測定左右上肢血壓甚至雙下肢血壓,了解是否存在差異;測量身高、體重,之後計算出體重指數;測量腰圍;檢查眼底;聽頸動脈、腹部動脈、股動脈有沒有雜音;全麵檢查心肺、外周動脈和腎髒情況等。

之後,醫生會讓患者進行實驗室檢查,包括心電圖、血常規、尿液分析、血鉀、血鈣、血肌酐、血糖、血脂水平。必要的情況下還會進行超聲心動圖和動態心電圖等檢查。這些檢查能夠讓醫生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全麵判斷,以

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疾病。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即使控製得很好,也應定期到醫院複查。為的是監測患者服用的藥物有無毒副作用。有些藥物可能會使患者體內某些離子濃度發生改變,對於高血壓患者的健康不利。所以,服用藥物的高血壓患者應當定期檢測血脂、血糖、血尿酸變化,以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種類。

定期複診還能夠及時觀測病情進展,看看是否出現肝、腎功能損害,有沒有心肌肥厚、心髒功能改變等,利於醫生診斷病情,延緩高血壓並發症的出現。

合理用藥,聽從醫生指導

高血壓患者都清楚,高血壓是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才能控製病情,但是一提到用藥,各種問題可就接踵而來了。

如今,降壓藥物層出不窮,並且它也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措施。各種降壓藥物的臨床應用來自科學評估,主要為隨機臨床試驗。通常以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作為終點來衡量。臨床試驗中,將一種降壓藥和安慰劑比較來了解該藥物的療效、安全性,或進行不同降壓藥比較,了解不同治療方法之收益。

目前可見的降壓藥物種類繁多,一種藥物有多種名稱:商品名、通用名、化學名等,使得高血壓患者購買或服用降壓藥物的時候很難辨認清楚。因此,服用藥物以前,應當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確定藥物屬於哪一類別、

通用名是什麼,之後,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下麵就來介紹一下常見的降壓藥物種類。

一、利尿劑

代表藥物包括: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酯、吲哚帕胺等。

作用機製:通過抑製腎小管對鈉和水的重吸收,進而達到排鈉利尿的目的,使得人體鈉的排出量超出攝入量,血容量和細胞外液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最終達到降壓的目的。

藥物副作用:低鉀、糖耐量降低、室性期前收縮、陽痿等,此類副作用多見於大劑量使用時,使用劑量較小能夠減輕副作用。親脂類利尿劑副作用較輕。

二、鈣離子抗結劑(鈣通道阻滯劑)

代表藥物包括:硝苯地平、司樂平、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維拉帕米、恬爾心、合貝爽、波依定等。

作用機製:抑製鈣離子通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膜,鬆弛平滑肌,降低周圍阻力,所以有降血壓、抗心絞痛之功。新型鈣結合劑有高度血管選擇性,具有降壓機製,同時能夠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側肢循環,對腦、腎、腸係膜和肢體血管均有舒張作用。

藥物副作用:頭痛、頭昏、麵部潮紅、心悸、踝部水腫、反射性心率加快,其中,短效製劑更明顯些。

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

代表藥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

作用機製:通過抑製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活性,降低血管緊張素Ⅱ

生成(血管緊張素Ⅱ有明顯升壓作用),進而降低外周阻力,降壓作用較強,能夠改善胰島素抵抗、逆轉左心室肥厚。

藥物副作用:幹咳、過敏皮疹,還可能出現血管性水腫、白細胞下降。

四、α-受體阻滯劑

代表藥物包括:呱唑嗪、酚妥拉明、酚苄明等。

作用機製:阻斷α1受體,降低外周阻力,不阻滯α2受體,對心輸出量、心率影響較小。

藥物副作用:產生耐藥性,容易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心動過速、頭痛、尿頻、惡心、水腫、體重增加等。

五、β-受體阻滯劑

代表藥物包括:普奈洛爾、美托洛爾、阿替洛爾等。

作用機製:β受體在人體心血管係統各部分都存在,如果興奮β受體,人的心率就會加快,心肌收縮能力增強。所以,阻滯β受體亢進會導致血壓降低。

藥物副作用:心動過緩,支氣管痙攣、誘發和加重哮喘,多出現在無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上。

六、複方降壓製劑

代表藥物包括:北京降壓0號。

作用機製:複方降壓製劑是我國特有的降壓藥物,具有非常好的降壓療效,在高血壓防治中起到明顯作用,服用方便、價格低廉,降壓效果顯著。具有各組分含量低、副作用小等特點,非常受患者歡迎。北京降壓0號為複方製劑,由氫氯噻嗪、氨苯喋啶、硫酸雙肼屈嗪、利舍平組成,協同正作用,拮抗副作用,將利

舍平、苯噠嗪組合在一起,降壓作用更好,對心率的負麵影響還可互相拮抗;將氫氯噻嗪和氨苯喋啶組合在一起,前者的“排鉀”能夠同後者的“瀦鉀”相抵消,降低副作用,同時提高其他藥物的降壓功效。降壓0號配方不但方便患者堅持治療,還能增強降壓療效、提高藥物安全性。

七、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代表藥物包括: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等。

作用機製:這是新一類降壓藥物,有很多和ACEI相同之處,包括心力衰竭患者方麵的特殊價值,雖然沒有可靠證據證明它能夠減少高血壓患者並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但與ACEI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咳嗽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