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刻不容緩:高血壓並發症的預防與救治(1 / 3)

2.刻不容緩:高血壓並發症的預防與救治

高血壓等級不同,防治不同

高血壓患者可根據病情進展的不同,製訂合適的防治方案,不能一成不變采取最初的方案治療,對於不同時期的高血壓患者來說,可以根據病情進展的情況來製訂相應的防治計劃。

高血壓1期:主要特點為,血壓上升,超過血壓診斷標準,但是沒有心髒、腦、腎髒損害。也就是說,檢查心髒無擴大,腎功能正常,沒有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也沒有血管意外表現。眼底、心電圖、X線都正常。也就是說,此階段的高血壓患者僅僅表現為血壓上升。患者的收縮壓為140~159毫米汞柱,舒張壓為90~99毫米汞柱。

防治方案:此類高血壓患者應當每3個月進行一次隨診,可以先通過非藥物治療,包括控製體重、戒煙限酒、低鹽飲食、降低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適宜鍛煉等。如果進行半年到一年的治療之後,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可以進行藥物治療。

高血壓2期:主要特點為:血壓上升,超過高血壓診斷標準,而且伴隨以下幾項中的任意一項:左心室肥厚(檢查出心界向左下擴大,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能證實);尿蛋白或血肌酐輕度上升;眼底動脈全部或局部痙攣、狹窄。此階段患者的收縮壓在160~179毫米汞柱,舒張壓在100

~109毫米汞柱。

治療方案:每2個月進行一次隨訪,了解血壓控製情況之後,可針對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通過非藥物治療,同時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在進行非藥物治療3~6個月治療之後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可增加藥物治療。

高血壓3期:主要特點為:血壓持續上升,並且伴隨以下幾項中的任意一項:高血壓腦病或腦溢血、腦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滲出、視神經盤水腫。此階段患者的收縮壓高於180毫米汞柱,舒張壓高於110毫米汞柱。

防治方案:每1個月進行一次隨訪,及早發現高血壓危險,控製血壓水平,加強規範降壓治療,並且按時服藥,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發展、藥物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谘詢醫師,了解靶器官損害預警和評鑒,之後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

學會自測血壓,掌握血壓動態

高血壓患者或健康老年人可自行購買血壓計,在家中自測血壓或幫助家人測血壓。自測血壓的方法非常簡單,可根據自測血壓值調整降壓藥劑量。但是,多數人在測量血壓的時候容易忽視一些細節,使得測量結果誤差較大,所以,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法非常重要。

一、血壓計的購買

提到測量血壓,就不得不提及血壓計的購買問題,血壓計共分為三種:水銀柱式血壓計、電

子式血壓計、氣壓式血壓計,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特點,那究竟應該選擇哪一種才好呢?

水銀柱式血壓計:這種血壓計應用最為廣泛,該血壓計的袖帶寬度、長度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14歲以上成年人寬度為14,長度可繞上臂一周以上,小兒應當使用兒童專用袖帶,否則,測量的血壓值偏低。這種血壓計準確性、可靠性高,誤差小,但是較重,不易攜帶,而且裏麵的水銀易漏出,導致環境汙染或汞中毒。此血壓計測量血壓的時候需要用聽診器聽管音,不易掌握。

電子式血壓計:電子式血壓計大都和普通血壓計、電子分析控製端相連,計算機能夠自動加壓,同時根據情況控製加減幅度,通過測量血流動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測量血壓,分成腕式和手臂式兩種。血液黏稠度較大的老人由於微循環不暢,因此,腕部、手臂血壓相差較大,最好選擇手臂式血壓計,能夠避免較大誤差。此種血壓計外觀輕巧,攜帶方便,容易測量,顯示清楚,心率、血壓測量可一次完成。但是這種測量方法會受到周圍環境、袖帶滑動、摩擦等影響,相對於水銀柱式血壓計誤差較大。

氣壓式血壓計:此類血壓計壓力顯示器與鍾表相似,利用的是氣壓泵原理測量血壓,國內應用較少。此類血壓計攜帶方便,操作簡單,但是誤差較大

,不準確,刻度字數小,視力、聽力不好的患者不宜應用。並且,此類血壓計易損不易修。

二、測血壓前做好準備工作

測量血壓的時候,室內應當保持安靜,室溫最好在20℃左右。並且,測量血壓之前一定要放鬆,可以深呼吸一兩次穩定情緒,之後休息半小時左右。提醒大家,測量血壓以前不能喝酒、咖啡、濃茶,也不可吸煙。測血壓的時候采取坐姿或臥姿都可以,肘部和前臂可放到同心髒水平的位置。

三、測量時間要正確

血壓波動有晝高夜低的特點,並且,白天時血壓會出現波動,上午6:00~10:00和下午4:00~8:00的時候出現血壓上升的高峰值。因此,想要判斷藥物療效,應當在這兩個時間段內測量血壓值:早晨剛睡醒的時候,此時的血壓反應的是降壓藥作用是否可以持續至次日清晨;服用降壓藥2~6小時後,將測量結果同最高值比較,能夠反應藥物最大降壓效果。

四、掌握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選擇用右臂測量血壓,但是有些人兩臂血壓相差較大,應當同時測量後取平均值。對於半身癱瘓的高血壓患者來說,應當測量健康一側手臂。

測量血壓的時候,要將袖帶纏到右上臂,氣囊中間處壓到肱動脈,氣囊下緣放到肘窩上2.5厘米處,袖帶寬度可容納1~2根指頭即可,之

後把聽診器放到袖帶下肘窩肱動脈處。

然後,慢慢充氣,壓迫動脈,使得動脈血流停止,從感覺脈搏消失的時候開始繼續加壓,迫使水銀柱上升30毫米汞柱。

邊聽脈搏,邊將袖帶放鬆,放鬆袖帶的速率為2~3毫米汞柱\/秒,等到壓力下降到某種程度時,聽診器裏麵聽到血流聲時血壓計上的數值即為收縮壓。

繼續將袖帶裏麵的空氣放出來,聽診器中的聲音會越來越微弱,直至消失,這個時候,血壓計記錄的數值為舒張壓。

測量血壓的時候要將上肢向外伸展45°,手掌朝上,不管是躺著還是坐著,肘窩和心髒都應當處在水平位置。通常情況下,上衣袖應當卷到手窩處,如果袖口過緊,會勒到上臂,應當脫下袖子,測量過程中要放鬆手指,不能攥拳。

綁袖帶的時候,袖帶應當和肘窩相距一橫指,袖帶鬆緊度為能伸進1~2根手指。肱動脈位於沿小指一直向上至肘窩的地方,從內向外慢慢挪動即可捫到動脈搏動,將聽診器放到此處。注意,聽診器應當放到袖帶外麵。

壓力囊放氣的時候,一定要緩慢,通常為2~6毫米汞柱\/秒。通常情況下,明確聽到的聲音為高壓,沒有聲音為低壓,特殊情況時聲音變小為低壓。看數值的時候,眼睛視線應當同刻度平齊。

在血壓和病情穩定的時候,每周選出一天測量血壓,測量3次,三次

的時間分別是:上午吃藥前、吃藥後3~4小時、晚上臨睡前。若1天內測量的3次血壓值都不在正常範圍中,可繼續測量2天,或調整用藥,情況仍舊沒有得到改善應當及時谘詢醫生。

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之前情緒一定要平穩,避免緊張、興奮、焦慮、發怒、憂鬱等不良情緒。

高血壓合並高脂血症如何防治

高血壓和高血脂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血脂的升高會加重高血壓病情。資料顯示,很多高血壓患者血壓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比正常人高很多,同時伴隨著脂質代謝紊亂,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較低。此外,很多高脂血症常常伴隨著高血壓,二者為因果關係。

高血壓、高血脂均為冠心病的誘因,高血壓患者如果並發高脂血症,患上冠心病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二者並存,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比任患一項高,所以,高血壓伴隨高血脂的時候更要積極治療。

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壓會持續上升,進而出現全身小動脈硬化,會影響組織器官中的血液供應,進而導致嚴重後果,成為高血壓並發症。高血壓的各種並發症裏麵,心、腦、腎損害最為嚴重。

在我國,每年有150萬以上的人死於卒中和高血壓並發症,致殘者高達數百萬,所以,高血壓為中年之後心血管病的主要誘因。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高血壓對於人體的損

害是全身性的,很多並發症可能同其他疾病並存,引發的並發症不但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威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當提高對自身病情的重視程度,不能掉以輕心,積極控製血壓,能夠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致死率。

通常情況下,高血壓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病,病情緩慢,不易察覺。並且,多數高血壓患者最後死於腦卒中、冠心病等高血壓並發症,使得高血壓患者誤認為是腦卒中、冠心病等引發死亡,而高血壓本身對人體並無大礙。實際上,預防高血壓並發症首先要做的就是預防高血壓。

從中醫的角度上說,高血壓合並高脂血症主要和機體陰陽平衡失調,引發氣滯血瘀、痰濁內生有關。高血壓合並高血脂的患者除了應當注意日常用藥之外,平時應做好飲食調養工作,多吃些具有降脂之功的食物,如新鮮果蔬、豆類食品、燕麥、黑木耳等,下麵就來詳細介紹一下高血壓患者正確的飲食習慣:

一、主食以穀類為主

主食講究粗細搭配,可以在粗糧裏麵添加玉米麵、燕麥等,保持碳水化合物的功能總量在55%以上。

二、熱量分布要均衡

高血壓患者不能饑一頓飽一頓,也不能偏食、厭食,晚餐不宜太豐盛,也不宜吃夜宵。膳食的成分中應當添加足量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纖維、微量元素等。

三、新鮮果蔬應多食

應當確保每人每天新鮮果蔬的攝入量在400克以上,同時注意增加深色、綠色蔬菜攝入的比例。

四、增加豆類食品攝入量

多吃豆製品,不但能夠降脂,還能夠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每天幹豆的攝入量應當在30克以上。

五、燕麥應多食

燕麥中含有降脂、控糖成分,它的保健功效非常理想。研究發現,燕麥具有調節血脂的功能,並且能夠控製血糖、減肥、通便。老年人服用燕麥粥的時候應當多添加些水,不但能夠降血脂,還能夠補鈣,可謂是一舉兩得。

六、黑木耳

黑木耳能夠調節血脂黏稠度,還能夠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研究發現,每天吃5~10克黑木耳,連續吃50~100天,血液的黏度就會降低,所以,吃黑木耳的人不易患腦血栓、心肌梗死。

七、以植物油為主

膳食成分應當降低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增加高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飽和脂肪酸的產熱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1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占總熱量的7%~10%。增加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值。膳食中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能超過300毫克。

八、清淡飲食

平時盡量少吃油膩、煎炸、醃製食品,烹調的過程中最好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脂。那麼高血壓合並高血脂的患者的日常生活都有哪些宜忌呢?

1.運動。適度高血壓合並高血

脂的患者如果進行適量運動,不但能夠有效增加身體熱度,還能夠增加體內內源性熱原質,加快體內脂肪、糖類、蛋白質分解,利於血脂分解,還能夠將血管壁上的沉積物清除,進而預防高血壓、高脂血症,延緩髒器衰老。因此,高血壓合並高血脂的患者要堅持鍛煉身體,但是要注意運動的強度,尤其是老年人,應當以散步、打太極拳為主。

2.戒煙限酒。煙酒能夠促進高血壓、高血脂,因此,患者應當戒煙限酒。

3.控製鹽的攝入量。有學者發現,高血壓和鹽敏感相關,部分鹽敏感的人有鈉泵基因突變,而這種突變有遺傳性,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攝鹽過多會出現高血壓,而有些人攝入鹽過量卻不會發病。非食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過度減鹽會影響糖、脂肪代謝,而對食鹽敏感的高血壓患者必須減鹽,日常攝鹽量應當在5克以下,對上述患者均不會有太大影響。

4.考慮脂質代謝的影響。服用降壓藥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脂質代謝影響。研究發現,高血壓合並高血脂的患者,適宜藥物為烏拉地爾、呱唑嗪等α受體阻滯劑,它們既能夠降壓,也利於脂質代謝。但是有些降壓藥物會對脂質代謝產生不良影響,進而促進動脈硬化,如利尿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均有這種副作用。

5.藥物的配伍。服用降壓藥一段時間之後,如果

高血脂症狀並未好轉,並且存在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時候,要在醫生指導下與高血脂藥物配合使用。

高血壓合並腦卒中如何防治

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比普通人患腦卒中的風險大3~6倍;收縮壓從120毫米汞柱上升到140毫米汞柱,腦卒中的發生率會提高3倍;單純性收縮壓從140毫米汞柱上升至159毫米汞柱,腦卒中的發生率會上升40%。

如果血壓升得很高,並且長時間不受控製,會引發腦功能動脈硬化、管腔變窄或閉塞,進而引發卒中,因此,高血壓為引發腦梗死的重要因素。並且,高血壓可能會引起腦部血管薄弱處形成微動脈瘤破裂出血,因此,高血壓為腦出血的主要誘因。

那麼高血壓患者應當如何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呢?

1.穩定血壓。血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引發腦卒中,高血壓患者應當在醫師指導下服降壓藥,因此,應當避免服用大劑量降壓藥短時間內大幅度降壓,通常情況下,2~3個月內將血壓降至理想水平為宜。

2.穩定血脂。高血壓合並高血脂的患者出現腦卒中的概率更大些,因此,降壓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穩定血脂水平。

3.預防血凝。血小板凝集為出現腦卒中的病理因素,高血壓患者可通過服用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常用藥物為小劑量阿司匹林。

4.規律生活。日常生活中應當保持樂觀、

積極的心態,懂得調節自己的心情,避免過度緊張、疲勞、情緒波動大,平時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盡量避免熬夜,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平時多鍛煉身體,每天的運動量保持在半小時左右,量力而行,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沒事可以散散步、扭扭秧歌、做做保健操等。

5.控製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於代謝紊亂,很容易出現高血壓,而此類患者的血管也非常容易受損,進而引發卒中。積極、有效控製糖尿病對於腦卒中的預防來說非常重要。

6.心理調節。此類患者平時應當保持豁達的胸襟和開朗的心態,懂得進行自我排解。平時可為自己增加些文娛活動,如書法、繪畫等,對於身心健康都是有好處的。

7.多喝水。平時應當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尤其在睡前、晨起之時,喝上適量的溫開水更是有益身心健康。

8.暢通大便。便秘會加重腹壓,進而引發血壓上升,排便的過程中如果用力過度可能會誘發腦卒中,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膳食,適當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以免發生便秘。

9.提高警惕。絕大多數腦卒中患者發病以前都會有先兆症狀,主要包括:突然劇烈頭痛、頭昏目眩;四肢無力或麻木、吐字不清;突然精神恍惚,暈厥;情緒突變,暴躁或淡漠;常常打嗬欠、嗜睡;經常嘔吐或呃逆等。

那麼,高

血壓患者平時應當如何規範自己的飲食習慣才能更好地避免高血壓合並腦卒中的發生呢?

一、攝入高鉀食物

研究發現,每天進食大量新鮮果蔬的人出現腦卒中的概率更小,說明富含鉀的果蔬有預防卒中之功。這是因為,高鉀食物能夠調整細胞內鉀、鈉比例,降低體內鈉水瀦留、血容量,還能夠降血壓、預防腦卒中。

二、攝入富含類黃酮、番茄紅素的食物

研究表明,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誘因為壞膽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同時抑製其硬化能夠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類黃酮和番茄紅素能夠捕捉氧自由基,進而避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並能夠很好地預防血管狹窄、血凝塊堵塞腦血管。日常應當增加富含類黃酮、番茄紅素的食物的攝入量,此類食物主要包括胡蘿卜、南瓜、西紅柿、辣椒、草莓等。

三、飲食多樣化

患者的日常飲食應當遵循多樣化的原則,均衡攝入五穀根莖類、魚肉蛋類、奶及奶製品、果蔬、豆類、油脂類等,隻有這樣才可以獲得充足的營養素。

四、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研究發現,平時多吃富含硫氨酸、賴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不但能夠維持正常血管彈性,還能夠改善腦血流,促進鈉鹽排泄,有助於預防腦卒中。

五、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為人體血管、腸道的清道夫,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的攝入,如各種果蔬、糙米、全穀、豆類等,不但能夠幫助身體排便,還能夠預防便秘、穩定血糖、降膽固醇。

六、注意控製體重

出現卒中的患者通常由於行動不便而大大降低活動量,因此,每天的耗能量也會相應降低,所以,一定要限製熱量的攝入,以免發生肥胖。

七、注意戒煙限酒

雖然適量飲酒對於血液循環有益,但是過量飲酒會導致熱量攝入過多,進而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使得營養攝入不均衡。香煙裏麵的有害物質種類很多,這些有害物質容易導致微血管收縮,還會阻礙血液循環,進而增加卒中的發病率。

八、不能過量攝入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