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年人應當懂得適當處理和兒孫、鄰裏等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避免衝突,增強安全感,保持平和心態。
3.老年人沒事兒可以多出去遛遛彎,多參加集體活動,扭扭秧歌、跳跳廣場舞,能夠減少孤獨感、失落感,提高自我價值,心胸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4.少回憶往事,多看今朝,展望未來。經常回憶往事容易情緒波動,隻有向前看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不但有助於心理健康,還能增添樂趣。
5.出現情緒困擾的時候可以谘詢心理醫生,或找心理工作者做一些指導、治療等。
6.定期檢查身體、合理用藥,積極治療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7.適當運動。老年人經常散步、練氣功,不但能夠鍛煉身體,增強身體免疫力,還能夠愉悅身心。
放鬆,才能輕鬆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肩上的負擔越來越重,很多
人都會覺得精神疲憊,甚至引起軀體疲憊。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容易緊張的人患病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人們長期處在緊張狀態下,機體免疫力會降低。
放鬆精神為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古代開始,中國的養生專家們就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並且有“樂而忘憂,喜則氣和”的說法,可見,樂觀對於人體健康來說非常重要。樂觀的心態能夠調節精神,將不利於身體健康的負麵精神因素摒棄,進而和暢氣血、調達精神。氣血和暢,才能生機勃勃,進而有益健康。
健康為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麵達到的完滿狀態。很多時候,心理因素同樣會影響疾病狀況。一個人對待自己、他人、社會的態度能夠幫助他正確地對待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坐標定位,告訴自己不悲觀、不驕傲,心態也會變得更加平和。一個心態平和的人是很難出現不良情緒的,即使出現不良情緒也能夠很快將它控製、改變。
古人雲:“凡遇不如意事,試取其更甚者避之,心地自然清涼,此降火最速之劑。”也就是說,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們應該懂得如何讓自己的心不去想不如意的事情,這是降火氣最佳的方法。學著做個快活人,不要自尋煩惱。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保持樂觀心態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愉快能夠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讓人更
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事情,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上的愉悅,都能夠使身體健康。
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經常去旅遊、踏青,不但能夠陶冶情操,還能夠鍛煉身心,增加身體和精神的“年輕態”。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不宜參加炒股、打麻將等可能會對精神產生強烈刺激的活動,對於情緒的控製不利,很可能會出現大喜、大悲、大怒等劇烈情緒波動,引發一係列悲劇。
下麵就來為大家推薦一些緩解精神高度緊張的小竅門。
1.手臂放鬆。將手臂自然垂直,放到身體兩側,雙手離開身體15厘米左右,手掌向下,或將雙手自然放到腹部,肘部貼到地麵上,這個階段的鍛煉目的是為讓手一直處在放鬆狀態。
2.呼吸節律。注意呼吸過程中腹部出現的變化。人在呼吸的過程中,腹部會微微隆起,而後慢慢收縮。此外,注意呼吸的過程中有沒有非規律性變化,如某些特殊變化。這個階段的鍛煉能夠幫助人學會注意呼吸節律。
3.眼部放鬆。靜坐或平躺,但是要全身放鬆,然後慢慢閉上雙眼,眼球向左移動,這個時候能夠感覺到眼睛左側緊張,因為此時肌肉在橫向拉扯眼球。數秒鍾之後,回歸至正常位置。1分鍾之後,向右轉動眼球。
別讓怒火輕易燃燒起來
高血壓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藥物和飲食均為控製高血壓的好方法
。當然了,高血壓的治療方法也非常重要,穩定情緒對降壓有利,而怒火衝天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這麼說:“高血壓患者不能太激動。”由此我們也能看出,情緒和高血壓之間有著直接關係,情緒不穩定容易對高血壓患者產生危害。
記得有一年,朋友因某事和父親頂了幾句嘴,他的老父本身就患有高血壓,生過氣渾身抽搐,抽搐停止後,頭痛劇烈。用血壓計一測,老人家的血壓很高,趕忙打電話給我,我讓他給老人家口含一片硝苯地平,以降低血壓。血壓降下來之後,我又囑咐他讓老人吃些開胸順氣丸和芬必得緩解不良情緒和緊張的神經,並告訴他以後盡量不要惹老人家生氣。
高血壓患者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應當將內心的憤怒采取適當的方法、在適當場合下釋放出去,以平息內心之火氣。高血壓患者最好不要經常將憤怒壓抑在心中,因為怒火會迫使血壓上升,所以,高血壓患者應當選擇在適宜的時間采用適當方式將內心中的怒氣釋放出去。
像我那位朋友,老父親本身就已心情不好,他卻仍然火上澆油,老人怒氣一上升,便引發血壓波動。
高血壓患者的家人應當時刻關注患者的健康狀況、情緒等,而不是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非要爭出個是非來,高血壓患者心
裏不舒服,怒氣上升,容易導致患者的血壓不穩定,甚至會加重病情。
高血壓患者本身也應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能任由怒氣的發出,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很容易因為小事而想不開,怒火上升。並且,高血壓患者怒火衝天極易導致腦溢血、腦卒中等。
記得有一年,樓上搬來一對夫婦,女的四十多歲,由於患有高血壓,長期通過服藥控製血壓,那位女士和丈夫的感情不是很好,三天兩頭大吵大鬧。一天,丈夫與妻子大吵一架後離開了家,等到丈夫氣消回家之後,發現妻子已經倒在地上沒了意識,立刻撥打了“120”,醫生來到現場時急忙對那位女士施救,之後立刻趕到醫院,經過一番緊張的搶救,那位女士總算脫離了危險。
後來和那位女士聊天才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那位女士發病前與丈夫吵架引發血壓升高,也沒吃藥,因此才導致了危險。她說,這次經曆,她的老公也嚇得不輕,因為當時的她兩瞳孔大小不等,失去了意識,而且大小便失禁,最後確診為腦出血。從那之後,那對夫妻很少爭吵了,畢竟,與生命相比,生活中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算不得什麼。
提醒患者,平時應當時常測量血壓,經常服用降壓藥,同時保持身心愉快,半年或一年要做一次全麵的檢查,包括化驗、B超、心電圖等。平時可多
吃果蔬,少吃油膩食物。患者本人及其家屬應當時刻注意情緒的變化,盡量不要生氣,以免發生意外。
讓壓力小一點,抑鬱少一點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一旦患上,將為終身性疾病,不但如此,疾病本身還可能會引發一係列慢性疾病。
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上高血壓之後會產生恐慌,開始情緒低落,意誌消沉,認為自己非常不幸,進而在精神上不能振作起來,病人將持續處在低迷狀態。常常表現出悲傷、悲觀,甚至絕望、抑鬱。
高血壓患者應當早些擺脫抑鬱等不良情緒,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疾病,才能更好地控製疾病。
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更容易患抑鬱症,並且患上抑鬱症的患者很難通過藥物控製血壓。研究人員對50名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讓他們用同種藥物控製血壓,連續3天,平均每4小時測量一次血壓,結果發現,通過藥物不能控製血壓的患者患抑鬱症的概率為通過藥物能夠有效控製血壓患者的6倍之多。從這個研究結果中我們也能看出,抑鬱症嚴重威脅著高血壓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