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判斷自己是否超重,超重、肥胖雖然有遺傳背景,但多數與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關係密切,雖然多為遺傳因素所致,但隻要預防得當,就能夠避免超重肥胖和與之相關的疾病。研究表明,減輕體重本身就可以降血壓,還能夠減少降壓藥的服用劑量,甚至能夠停用降壓藥,仍舊保持血液在正常範圍。
其次,肥胖者應當多進行運動鍛煉,利於減肥。運動鍛煉應當同將體力活動、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比如,平時可以在辦公室內伸伸腿、在椅子上伸伸懶,用爬樓梯代替乘電梯等。
最後,提醒高血壓患者應當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盡量少油膩,多清淡,能夠有效防控超重、肥胖。通常情況
下,輕度肥胖者大可不必過分嚴格控製三餐進食量,但應當避免額外食物的攝入,比如糖果、點心、含糖飲料等,並且注意適當增加勞動量、體育活動,最好每月都能減掉0.5~1千克體重,直至體重恢複到正常狀態。
中度以上超重肥胖的患者要嚴格控製飲食,除了要盡量避免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還應當減少飲食量,可以每天減少主食的攝入量,食量較大的患者應當盡量避免吃肥肉、高糖食物、幹果等。多吃果蔬,既能夠充饑,還能夠為人體提供充足的無機鹽、維生素,同時調整體重。
在此提醒患者,控製飲食的過程中應當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於求成,否則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四肢無力等不適,進而使得患者更加不願意運動,不但不能有效減肥,還可能會增加體重。所以,減少主食的過程中應當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在減肥的過程中為身體補足營養。
寬鬆著裝,身寬心更寬
可能有人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會覺得有些匪夷所思,難道高血壓患者病情與著裝也有關係?
可能很少有高血壓患者能夠將著裝和高血壓病情聯係起來,認為它們之間肯定沒有關係,豈不知,如果高血壓患者穿戴衣帽的方法不正確,同樣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還應當注意自己的衣著。
高血壓疾病和動脈硬化
症經常會伴隨發生,並且,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會涉及全身,其病理反應也為全身性的。就拿手臂動脈硬化來說,其動脈粥樣硬化的時候血管腔狹窄,如果這個時候穿著袖口較緊的衣服,或者帶著較緊的腕表,都會進一步增加腰部以下血流阻力。無論是衣褲還是首飾,都是宜鬆不宜緊的,以舒適為度。
有些人喜歡將衣服的扣子扣很緊,以顯示出自己的威嚴,實際上,高血壓患者不宜這樣穿衣服,對病情不利,會壓迫頸靜脈,導致腦血管供血不足,引發腦細胞缺血、缺氧,出現意外,高血壓患者的領口最好不要經常扣上,應當盡量減少戴領帶的次數,保持頸部寬鬆,利於大腦血液循環。
高血壓患者平時穿衣服的時候,注意保暖的同時還應選擇寬鬆、輕便的衣服。如果衣服過緊過硬,血液循環就會出現障礙,對病情不利。
高血壓患者怕受寒,尤其是頭部,在受到寒冷刺激的時候會導致血管收縮,引發血壓上升,所以,出門的時候應當戴上柔軟、輕便、溫暖的帽子,如果帽子過小,緊緊地裹在頭上,會影響頭部血壓循環,引發血壓波動。
頸部有人體血壓控製器頸動脈竇,如果領帶或領子係得非常緊,會對頸動脈竇產生壓迫,導致血壓驟然下降,甚至會引發暈厥,猝死。所以,心血管病患者的衣服領子也不可過緊或過硬。
心血管
疾病患者褲帶不能紮得太緊,會影響腹部以下血流,加重腹部負荷,引發血壓上升。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腹部肥胖或病情較重的患者,應當穿背帶褲,午睡的時候,應當將褲帶解開,用餐的過程中褲子也應當放鬆一些。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當選擇輕便、保暖功能較高的棉襪或毛襪,襪子的口應當鬆些,若襪子口過緊會阻礙小腿、腿部血液循環,此外,患者應當選擇稍微大些、輕便、保暖的布鞋,小而重的鞋會妨礙腳部血液循環。
高血壓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老年患者的褲帶應當鬆些,所穿的鞋子應當鬆些,衣服領子也應當鬆些。若遇到必須打領結的情況,領結也應打得寬鬆些,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關乎身體健康的任何細節都不應當放過,因為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健康排便也能降壓
排便的時候,糞便會刺激直腸壁上的感覺器,傳入衝動,通過盆神經、腹下神經至脊髓腰骶段初級排便中樞,上傳至大腦皮層,進而出現便意,皮層發出下行衝動至脊髓初級排便中樞,傳出衝動,經過盆神經,進而引發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舒張,大便就能夠順利排出。排便的過程中,腹肌、膈肌會收縮,增加腹內壓,促進排便。
外周血管阻力由腹腔、骨骼肌阻力血管口徑改變引發,腹中壓力增大
,腹腔內阻力血管受到壓迫,口徑變小,外周阻力上升,就會引發血壓上升。如果深吸氣之後屏氣用力排便,深吸氣的時候腹腔負壓會上升到最高,肺容血量會增至1 000毫升,之後屏氣,屏氣的時候最大血容量的肺中血液、淋巴液會回流至左心房一部分,增大前負荷;並且,深吸氣的時候,膈肌收縮會向下移動,腹腔空間減小,腹內壓上升,使得血壓明顯上升。
如果采用的是蹲位排便,屏氣的時候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會比坐位的時候高。高血壓患者的心髒處在高工作狀態,心肌耗氧量會隨血壓和心髒工作的增強而成比例增高,所以,由於排便而猝死的人不在少數。如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容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病患者很可能由於血壓上升超出腦血管壁調節能力而出現腦出血。
排便過程中屏氣用力為腦出血的常見誘因。高血壓患者排便的時候最好采用坐便,這樣能夠持久排便,蹲位更容易疲勞。
在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絕大多數都存在便秘症狀,便秘本身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就比較大,所以應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以潤腸通便,千萬不能將便秘看成是小事,平時多喝些水,多吃果蔬,可以適量食用蜂蜜,利於腸道蠕動,避免便幹便燥。必要的時候可服用適量麻仁丸、通便靈膠囊、複方蘆薈膠囊等。
大便過於幹燥,可取1~2支開塞露擠入肛門中。
清晨起來的時候喝上一大杯溫開水,堅持這個習慣能夠達到潤腸的目的。並且,臨睡前按摩腹部100次,之後用示指按摩關元穴(位於肚臍下3寸),沿著順時針的方向按摩100下。每天堅持這兩種按摩方法,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便秘。
睡眠有保障,血壓才穩定
前麵我們也提到了,好習慣對於高血壓病患者病情的控製非常重要,在這一節,就專門將睡眠對高血壓的影響拿出來詳細說一下。
高血壓疾病對老年人的危害非常大,很多老年人因為高血壓而出現腦卒中,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睡眠,創造出利於睡眠的條件。
高血壓的誘因很多,研究表明,由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缺氧導致的高血壓占總高血壓發病總人數的30%~50%。觀察發現,睡眠缺氧會誘發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血氧飽和度降低,引發交感活性上升,進而導致高血壓,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心腦血管意外、動脈硬化、猝死等,致殘率也非常高。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睡眠缺氧啊?睡眠缺氧的典型症狀為打鼾,打鼾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症。長期打鼾應當提高重視,否則可能會誘發高血壓。
睡眠如同陽光、空氣和水那樣,為人體不可缺
少的生命過程。睡眠時間和人的壽命有關,平均每晚睡7個小時的人壽命最長,多數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遲遲不降和失眠多夢、睡眠障礙之間有著密切關係。睡眠質量差,容易引發血壓波動,而血壓波動或血壓上升又會影響睡眠質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惡性循環,對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有的人隻在睡眠過程中血壓下降,因此應當保持血液晝夜規律。睡眠質量不好,容易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腦血管損害,而睡眠不足容易導致神經衰弱,植物性神經紊亂,煩躁不安、記憶力衰退、交感神經張力增加等,交感神經會導致血管收縮,進而引發血壓上升。
規律生活,盡量杜絕夜生活,合理睡眠,能夠讓心情放鬆下來,讓生活的壓力降下來,讓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平靜下來,還能夠擴張血管,讓血壓降下來。
那麼高血壓患者怎樣做才能讓睡眠的質量變得更高呢?
一、晚餐少吃肉
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難以控製晚餐,毫無顧忌地大吃大喝,使得胃腸功能負擔過重,進而影響睡眠質量,對於降壓不利。老年人應當重視晚餐,不能貪食。晚餐吃七八分飽就可以了,而且應當以清淡飲食、湯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不要擔心晚上喝粥或飲水過多會導致多尿。進水量不足容易引發夜間血液黏稠,促進血栓形成。
二、心境要平和
人有七情六欲,任何
一種感情的過激都容易使人難以入睡,甚至失眠,導致神經中樞興奮或紊亂,所以,睡前應當盡量平穩情緒,避免大喜、大怒、大悲等。若因為情緒興奮或精神緊張難以入眠,可采用仰臥姿勢,用舌頭舔下齶,然後將雙手放到肚臍下麵,放鬆周身。口中生津的時候,一定要將津液咽下,幾分鍾之後就能夠進入到睡眠狀態。
三、娛樂有節製
睡覺之前的娛樂活動不能過於激烈,應當堅持以娛樂為目的,最好不要參與有競爭性的娛樂活動。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不能過長,也不宜看內容過於激烈的節目,會影響到睡眠狀態。尤其是打麻將、打撲克等活動,更應當限製時間、控製情緒。
四、睡前要泡腳
應當養成睡前泡腳的好習慣,每天睡覺以前用溫水泡腳,泡腳的過程中可以按摩雙足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利於解除一天的疲勞。盡量少吃或不吃安眠藥,最好自然入睡。更不能養成依賴安眠藥睡覺的習慣。也可以睡前用溫水洗澡,以擴張全身血管,幫助患者入睡。
五、起床要緩慢
清晨起床的時候不能過急,可以先躺在床上活動一下身體,伸個懶腰,讓肌肉、血管平滑肌的張力得到恢複,以適應起床過程中體位的變化,防止起床過猛出現頭暈。之後慢慢地坐起來,稍微活動活動上肢,隨後下床活動,避免血壓波動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