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治療,強健身體降血壓(1 / 3)

3.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治療,強健身體降血壓

科學運動,緩解高血壓患者病情

高血壓患者都知道通過藥物能夠控製血壓,在上一章節之中我們又提到精神療法能夠控製血壓,對高血壓有利,實際上,運動也能夠緩解高血壓病情。

早期高血壓患者能夠通過單一運動療法控製血壓,而中、晚期患者能夠通過運動減少降壓藥物的應用,進而減少醫療費用。並且,運動還可強身健體,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動脈硬化危險,預防、治療骨質疏鬆等。

運動療法實際上就是通過各種運動形式預防、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方法也稱為體育療法或醫療體育。運動療法能夠充分調動患者身體上的主觀能動性,進而發揮出其內在因素,通過肌體局部或全身運動消除或緩解病理狀態,恢複或促進正常功能。

生命的過程其實就是個運動的過程,運動能夠讓生活充滿活力、朝氣,運動療法不但能夠減肥,消除高血壓誘因,還能夠調動大腦皮質功能,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運動療法不但能夠降血壓,還能夠治療高血壓患者出現的頭暈頭痛、心煩失眠等症,利於鞏固療效,因此,高血壓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少不了運動。

運動療法非常簡單,而且不受場地和時間限製,隨時都能應用,有著其他療法達不到的功效,因此非常受高血壓患者的歡迎。運動療法沒有

特殊禁忌,症狀較輕的高血壓患者可根據病情采取不同的運動療法,對於重度高血壓患者來說,特別是伴隨嚴重心、腎功能障礙的患者來說,不宜選擇運動療法。

但是要注意,高血壓患者所進行的運動療法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量、運動時間、運動方式都應量力而行,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可以依據患者病情差異、個人情況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才能獲得最佳的療效。

患者每個星期運動3次,每次運動半小時即為規律性運動。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熱身運動,如伸展操、散步等,做5~10分鍾。通常情況下,做伸展操的時候,每個動作要保持20~30秒,而且要反複做1~3次,每天最好做1~2遍,這樣就能夠做出正確的伸展操。做伸展操的目的就是放鬆肌肉附近緊繃的肌肉,但是不能讓肌肉有疼痛感。

之後,可以做一些常見的有氧運動,如遊泳、慢跑、跳繩、爬樓梯等,做半小時左右即可。做完有氧運動之後,再做些散步、呼吸等調節運動,這樣能夠緩和運動後心跳速率、減少運動傷害,每次做10分鍾左右即可。

但是,高血壓患者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麵還是比較多的,下麵就為大家總結幾點。

1.選擇適宜的運動。運動的種類、項目繁多,患者應當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病情等選擇適合自己

的運動。

2.運動中的注意事項和禁忌要熟知。患者應對所選擇的運動項目的注意事項和禁忌應當熟知,這樣才能在運動的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危險的發生。

3.運動前測試。高血壓患者的運動和正常人的身體鍛煉不同,應當達到一定程度的運動量之後才能起效,過量運動是有風險的。為了安全、有效地達到運動治療的目的,運動以前可以進行運動測試,醫生可以根據測試結果,同時結合患者病情為患者製定運動計劃。

4.運動量要適宜。高血壓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自己能夠承受的運動量。運動量過小,很難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運動量過大,血液容易上升,甚至引發不良後果。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不能半途而廢。最初運動時,運動量要小些,之後可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不疲勞、輕鬆為宜,盡量避免劇烈運動,避免驟然前傾、後仰、低頭等。

5.注意同其他療法結合。進行運動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兼顧藥物治療和針灸治療,這樣才能更好地控製疾病。有些患者一聽說運動能夠治療高血壓,立即放棄其他療法,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理智的。因為運動治療雖然能夠控製病情,但療效較慢,作用較弱。運動治療並不是萬能的,有局限性,要注意和其他療法結合在一起。

6.選擇適宜的運動項

目。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運動,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體質、愛好等進行選擇,但是要注意,運動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與他人競爭。

7.鍛煉前檢查好身體。進行運動治療以前,應當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對身體進行檢查,排除隱匿痼疾,注意自我醫療監護,防止發生意外。

8.嚴重高血壓患者病情尚未控製不宜運動。高血壓已經合並心、腦、腎並發症,如果已經合並高血壓心髒病、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等,病情尚未穩定,暫時不宜運動;病情穩定的患者,應當嚴格控製運動量,出現不適時應立即終止運動。

9.運動前不宜吃的過飽。因為進食過後,肌體為了消化、吸收食物,會將身體中大量的血液流到胃腸道裏麵,進而降低心髒供血,易誘發心絞痛。

10.運動後避免情緒波動過大。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都可能會增加血液中兒茶酚胺濃度,進而增加心室顫動的風險。

11.運動過後不宜立即洗熱水澡。將全身浸泡在熱水中,容易導致血管擴張,進而引發心髒供血量相對減少。

有張無馳,血壓易高

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都會處在緊張狀態,再加上日常工作忙碌,飲食不合理等因素,我們的身心常常不能得到合理休息,感到身心俱疲。不及時緩解這種疲勞,時間一久,便會

引發身心疲勞症,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容易引發一係列不適,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

一、上班調節法

上班的時候,每工作1~2個小時就應當適當休息10~15分鍾,可以站起來走動走動,也可以閉上眼睛放鬆身心,用手輕輕地按摩太陽穴。或是走到有窗戶的地方,向遠處眺望一下,以放鬆過度緊張的大腦。還可以和同事們談些有趣的事情,緩解一下緊張的工作心理,恢複至最佳的精神狀態。

此外,上班的時候還可為自己泡上一杯茶水,可以添加些紅棗、枸杞、菊花等,保持活力的同時滋補身心。

上班族到了吃飯的時間一定要注意,不能暴飲暴食,也不宜思慮太多,飯後可以到室外走動走動,聽些舒緩的音樂,優美的旋律能夠讓你放鬆身心,舒緩精神壓力。還可以到開闊的地方做些保健操。

對於學生來說,在課間應當多做些活動,聳聳肩膀、揉揉眼睛、伸個懶腰等,對於全身疲勞的恢複都是有幫助的。

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喝上一杯溫熱的牛奶或是現榨果汁補充體力,還能夠緩解疲勞。或是嚼上一塊口香糖,緩解壓力的同時恢複身體機能。

二、下班調節法

如果下班的時間比較早,吃飯以前可以先出去運動一番,如打羽毛球、乒乓球、遊泳等。運動的方式和運動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喜好等決定。

也可以找幾個朋友到酒吧邊聊天邊喝酒,或者到西點店點上一杯飲料,聽著慢搖,能夠放鬆一天緊張的心情。還可以去蹦迪、唱歌等,心中的煩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一掃而光。

回到家後,給自己泡上一杯熱茶,躺在床上放鬆幾分鍾之後慢慢起身,品茶。晚飯過後最好出去散散步,享受夜晚的寧靜,感受周圍花草樹木帶來的自然氣息,身心疲憊瞬間消失不見。

三、按摩放鬆

如果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勞累,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消除疲勞。比如到足療、美容院等地,讓正規的按摩師幫你按摩,或者在家中夫妻之間互相按摩。按摩的過程中,皮膚、肌肉中的血液、淋巴循環會變得更迅速,穴位刺激能夠放鬆神經。每次按摩的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力度要適中,盡量放鬆全身,告訴自己正在享受的過程,這樣就能夠充分消除身心疲勞。

四、飲食放鬆

易疲勞實際上是身體機能較差的表現,可以通過飲食的方法消除身體疲勞,恢複活力。平時一定要規律三餐,按時按量吃飯。飲食應當多樣化,不偏食,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供應要充足。疲勞的時候可以補充適量糖分。

此外,缺鐵會引發貧血,導致機體易疲勞,學習、工作能力下降。在我國,有30%的女性出現了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於女性生理因素、減肥所致,鐵的主要來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