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低鹽飲食最為健康,低鹽是人類有效防治高血壓的基礎。
鹽為人類延續生命之必需品,能夠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分布,維持體液平衡,適量攝入食鹽對健康有利,但過量攝入食鹽卻對身體健康不利。
人體攝入的食鹽越多,血壓水平就會越高,也就是說,鈉離子排泄量或鹽攝入量和高血壓呈正相關。研究發現,我國南方高血壓的發病率比北方低,主要是因為北方人攝入的食鹽量比南方人多很多。
對於已經出現高血壓的患者來說,限製食鹽的攝入量是必需的。相關資料顯示,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如果限製食鹽的攝入,不但能夠減少降壓藥物使用劑量,還能夠提高降壓藥物療效。高血壓早期輕度患者僅通過限製食鹽攝入量就可能恢複正常血壓水平。因此,無論是預防高血壓還是控製高血壓病情,都要限製鹽的攝入。
北方人口味較重,所以,更要注意清淡飲食。高血壓患者體內每增加7克鈉就會同時瀦留1 000毫升水分,增加循環壓力,導致血壓進一步上升。所以,如果尚未服用利尿劑,應當嚴格限製鹽分攝入。
高血壓要控製每天鹽分的攝入,通常每天6克左右食鹽為理想的食鹽攝入量,早餐時盡量避免食用腐乳、醃菜等鹹食;午餐和晚餐炒菜的時候盡量少放醬油、鹽。
適當減少鈉鹽攝入對於降血壓、減少體內鈉水瀦
留有幫助。注意減少鈉鹽攝入的同時,還應注意食物裏麵的鈉含量,如,掛麵中鈉含量較多,蒸饅頭時用酵母代替堿,使用無鹽醬油等。
清淡一點,血壓就低一點
為了降血壓,一定要保持飲食的清淡。有些高血壓患者一聽到“清淡”二字就頭疼,在他們看來,清淡無非是清湯寡水、菜葉一堆,和“美味”是掛不上鉤的。實際上,清淡飲食也是可以做成美味的,關鍵看你能否充分利用起廚房中的食材。
一、用高湯調味
高湯主要包括蔬菜湯、雞骨湯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用高湯蒸煮食物,不但能夠讓菜肴變得美味可口,還能夠增加菜肴的營養價值。
二、利用濃味食材
芝麻、花生、紫菜等食材香味濃厚,可增添菜肴香氣。如果將上述食材切碎後放到湯羹之中,或者作拌菜調料加入一些,能夠增加菜肴香味。
三、天然食物酸的應用
可以用檸檬、柚子等水果裏麵的酸味為烤魚等菜肴調味,不但能夠代替醬油、鹽,還能夠為人體補充維生素,這樣烹飪出的菜肴風味獨特。用這些酸味做涼拌菜也是非常好的。
四、葷素搭配
實際上,讓高血壓患者長期和“和尚飯”打交道並不科學,不但患者本人覺得清淡無味,患者的身體也會缺乏一些營養素,將葷素搭配在一起食用,不但能夠豐富菜肴,還能夠增強菜肴營養,可謂色香味俱全。比
如,做湯羹的時候可加入適量肉末或海米,味道是非常不錯的。
五、掌握火候
有些食物烹飪過嫩會有生味,不易入口,但是烹飪時間過久又會變老,吃起來毫無鮮嫩之感,因此,如果想要讓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變得更豐盛、更合胃口,應當控製烹調時的火候。
六、豆製品代替肉類
高血壓患者不宜過量食用肉類,飲食宜清淡,但是多數高血壓患者肥胖、喜食肉類,看到肉的時候很難控製住自己的嘴,這時候不妨到市場中買些素肉(豆製品),味道類似肉類,高血壓患者嘴饞的時候可以吃些素肉解饞,不但不會引發高血壓,還能夠為人體補充足量蛋白質,可謂一舉兩得。
補鈣,飲食中的重點
患上高血壓之後,醫生通常會讓患者服用降壓藥,這其中就包括鈣通道阻滯劑。那麼有些患者看到這裏就會覺得疑惑,你不是說要補鈣嗎?降壓藥中的鈣通道阻滯劑為的是阻斷鈣,和補鈣矛盾吧?
研究表明,不管是遺傳、內分泌、腎性或神經性等因素導致的高血壓皆為鈣流入細胞的量增加,引發血管收縮、阻力上升,進而導致血壓升高。服用鈣通道阻滯劑為的是阻止鈣流入細胞,進而降血壓。補鈣則是調整細胞外鈣濃度,這同樣可以降壓。因此,高血壓患者補鈣是必需的。下麵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合理補鈣對於降血壓的好處。
1.資料表明,
每天補鈣1 000~1 400毫克能夠輔助降壓,同時能夠幫助輕度高血壓患者恢複血壓正常。補鈣還能夠抵製鈉元素的升血壓作用,增加飲食鈉排放量,進而減輕水鈉瀦留。
2.鈣對維持正常神經肌肉應激性、腺體分泌和酸係統活性,尤其是凝血過程中的作用很大,為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3.鈣和高血壓呈負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每天服用1克鈣,連續8星期後血壓就會降低。平均每日鈣的攝入量在450~500毫克的人,患高血壓的概率為每日攝入鈣1 400~1 500毫克的兩倍。所以,鈣的攝入量過低容易導致血壓上升。
4.鈣自身能夠阻斷鈣通道,防止細胞外鈣離子進入細胞。
5.鈣結合在細胞膜上能夠降低細胞膜通透性,增強興奮度,鬆弛血管平滑肌。
6.維持足量高鈣攝入,能夠抵抗高鈉損害。鉀離子對穩定細胞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鈣能夠對抗高鈉導致的尿鉀排泄上升。
7.甲狀旁腺能夠產生一種耐高熱多肽物質,進而引發高血壓,被稱作“致高血壓因子”,致高血壓因子的產生主要由於低鈣飲食刺激,高鈣飲食就能夠控製其產生。
中國人主要吃糧食和蔬菜,因此,鈣的攝入水平非常低,尤其是中老年人,過去的飲食條件差,長期以來進行的都是低鈣飲食,隨著年齡的
增大,血壓水平也在慢慢升高。在我國,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鈣的攝入量比發達國家推薦標準差很多。
中老年人應當提高對補鈣的重視程度,明白補鈣為防治高血壓的最佳方法,同時能夠預防骨質疏鬆。高血壓患者應當在每日飲食攝入鈣的基礎上再補充700~1 200毫克鈣。如果連續服藥一個月左右血壓降到了正常水平,可適當減少降壓藥的服用量。
鈣的最低補充量為600~1 000毫克,長期服用鈣劑,可選擇不含維生素D的鈣劑。尤其要注意,鈣量不是鈣片重量或鈣鹽重量,而是鈣元素含量。服用鈣片的時候一定要看清說明書,以免上當受騙。
含鈣較多的食物包括:豆製品、奶製品、肉類、魚類、蝦類、蛋類等,日常生活中適當增加此類食物攝入量即可。
果蔬攝取,一天也不能少
我們都知道,嗜酒、高鹽飲食為誘發高血壓的因素,醫生們通常會勸高血壓患者多吃些果蔬,少吃些油膩食物。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有這樣的報道,他們對495名成年人進行了跟蹤調查,先讓他們少吃果蔬和相當於美國人平均量的脂肪,之後將他們分成3組,一組按照上述飲食繼續吃,另一組增加果蔬攝入量,第三組增加果蔬、減少脂肪含量,之後繼續觀察8個星期,結果顯示,多吃果蔬能夠降血壓,若再進行低脂肪飲食
血壓就會進一步降低,特別是對於輕度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降低的就更明顯。所以,增加果蔬攝入量、少吃脂肪為預防高血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果蔬中富含維生素C和果酸,能夠幫助人體排出多餘膽固醇,進而有效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果蔬裏麵鈉鹽含量較低,鉀鹽含量較高。
鉀對於高血壓的降壓作用很好,鈉卻能升高血壓,所以,多吃果蔬能夠降低人體的鈉鹽比例,升高人體的鉀鹽比例,促進胃腸蠕動,排出多餘脂肪,利於減肥。
果蔬的種類很多,但並非每種果蔬都對高血壓患者有好處,比如,土豆、山芋、南瓜富含澱粉、糖類,不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那麼哪些果蔬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呢?
1.橘子。蜜橘中富含枸櫞酸、大量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素。
2.蘋果。經常吃蘋果能夠改善動脈血管硬化,對於攝入食鹽過量的高血壓患者有益,蘋果中富含枸櫞酸、蘋果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營養素。
3.荸薺。藥用新鮮荸薺具有非常好的降壓、化痰之功,並且富含粗蛋白、鈣、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
4.山楂。可擴張血管,降血壓,降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