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適應現代閱讀需求的小說(1 / 2)

——我看《命運敲門聲》

許初鳴

何葆國很會講故事,他的小說大多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鮮活生動,語言清新通俗,結構機智巧妙,因此讀他的作品總有一種閱讀的快感、審美的愉悅。微型小說最鮮明的特點是篇幅短小,“以小見大,以微知著”,他的筆法和技巧特別適合微型小說的創作。微型小說集《命運敲門聲》就是一個例證。

這部小說集收入微型小說80多篇,是從作者數百篇作品中選編而成的。首篇的題目與書名相同,寫一個迷戀寫作的人因為“我”或“鼓勵”或“奚落”而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這篇1500字的小說分三節。前兩節結構相似,前五個自然段甚至完全一樣,寫迷戀寫作的簡進糾纏“我”幫他改稿子。後麵的情節則完全相反,第一節中的“我”用自己不太滿意的稿子以簡進的名字發表,並“鼓勵”他“繼續努力”;第二節中的“我”則奚落他“根本不是搞文學的料”,要他去搞點什麼別的。四年後,兩個“簡進”的結局完全相反,一個因為繼續迷戀寫作而發瘋,一個則因經營實業發了財。這大概就是小說題目所標明的“命運”吧?耐人尋味的是小說還有第三節,“我”不去開門,“大概十五分鍾之後,敲門聲漸漸弱下去,像一朵雲飄散了……”故事是虛構的,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又似曾見過或聽過這樣的現象和事實。

微型小說要在極短的篇幅中容納曲折的故事情節和豐富的生活感受,無異於螺螄殼裏做道場。然而,作者的創作功力也就體現在這裏。高明的作者在這樣的挑戰麵前,總是能揚長避短,把自己感受生活、提煉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和技巧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他的《密碼與保險》寫出了現實生活的尷尬——人有太多的密碼。“存折有密碼,信用卡有密碼,電腦有密碼,別墅門鎖有密碼,保險櫃有密碼,皮箱有密碼,手機有密碼,連客廳那台影碟機也鎖了密碼。”人的腦袋往往被“這些密碼象蜘蛛網一樣布滿”。有一天,他到銀行取錢,可是他一時想不起密碼,搜盡枯腸也想不起來,錢自然也就取不到。他想打開皮箱,皮箱裏好象有點散錢可供急用,可是他無法打開皮箱,因為他突然間把皮箱密碼忘了。“這時,他猛然想到哪一天似乎把一些密碼信息輸入了手機,急忙拿出手機,可是手機在他昨晚接了幾個令人不悅的電話之後用密碼鎖了,他腦子裏又是一片空白。他輕歎一聲,心想先回家再說。可是,走到家門口,他被大鐵門擋在了外麵,他把門鎖密碼也忘了。他就這樣呆立在自家門口。”真是“縮龍成寸”,“尺幅千裏”,短短兩三百字,卻一波三折,極盡跌宕起伏之能事,這正是微型小說的巧妙之處。不過,筆者認為末尾“他用密碼鎖住了許多東西,誰知道有一天連自己也被密碼鎖住了”一句似乎可以刪去。此外,《密碼與保險》其實可以分成兩篇來寫,盡管“密碼”與“保險”兩者存在著內在的有機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