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年末到正月#pageNote#0這段時間,是單身人士的真空時段。
正月該與家人團聚。有家的人回到家人身邊,有家鄉的人也會回到家鄉。空曠的都市裏,商店街連續三天都不開門,隻能買一大堆耐放的食物回家,開始真正的冬日蟄居。這種時候,單身的人會深刻體會到何謂寂寥。
過去,我曾做過一個“有閑人·無閑人調查”#pageNote#1。既然我們把擁有足夠可支配收入的人稱為“有錢人”,那也可以把擁有足夠可支配時間,亦即擁有許多自由時間的人稱為“有閑人”。每個人的一天都隻有二十四個小時。那麼,擁有的自由時間越多,就越是精神富饒的“有閑人”嗎?調查結果顯示,未必如此,無事可做、無人陪伴的時間越長,反倒越是讓人感覺煎熬。
曾幾何時,我獨自度過的正月就是如此。出門一看,到處都不營業,打開電視,每個台都放著雷同的新年娛樂節目。我絲毫不覺得快樂,唯有無聊與孤獨滲入骨髓。三天假期過去,才鬆了口氣。
現如今,無論除夕還是元旦,便利店都通宵營業,雖是正月時節,街上的風景也沒有太大改變。除夕這天,本該親手做些能吃上好幾天的年節料理,但為了減少連續三天做飯的時間,我直接用現成的熟食擺盤上桌,隨便吃吃,第二天就換成湯鍋。不想做飯的時候,可以去酒店或家庭餐館解決。一個人過正月也
不會再感到不便。
從前,聖誕節也是家庭團聚的時間,之後雖然成了情侶共度的時間,但並非每對情侶都能走到最後,所以聖誕節有各式各樣的過法,可以跟家人或是小團體聚在一起。再說,聖誕節本就是進口文化,對非基督徒的日本人來說,就算沒人一起過平安夜,也不是什麼嚴重的打擊。
但正月不同。
單身人士會在正月裏深刻體會到沒有家人的滋味。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回父母家過年。即使與人同居,這個習慣也一直沒變。父親那邊的兄弟姊妹帶著孩子過來,桌上擺著年節料理和雜煮湯,大家一起互道“新年快樂”,由此確認父親的家長地位……家族裏的正月,就是這樣一種儀式。
父母去世後,我再也無家可歸了。
對很多人來說,到了我這個年齡,自己的子孫輩會繼續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但我沒有走上這條路。
真正意義上的一個人的正月,是我在國外生活時體會到的。一到聖誕節,學生們就像退潮般回到自己家中,學生宿舍和公寓裏隻剩下遠渡重洋而來、無法輕易回國的留學生。在這闔家歡樂的時刻,很少有人會讓素不相識的外國人參與。
我在德國生活過一年。對基督徒而言,聖誕是一年裏重要的節點,類似日本人的正月。看著周圍匆匆忙忙的行人,我忽然覺得在這一天“好想擁有家人啊”。
以前在美國,有對
夫婦曾讓我借住在他們家中,待我像家人一般。於是我聯係他們,問:“可以讓我跟你們一起過聖誕節嗎”,接著我就跨越大西洋,從德國前往得克薩斯州的納什維爾#pageNote#2,度過了一個奇妙的聖誕節。納什維爾是鄉村與西部(try aern)音樂的天堂。女主人是虔誠的基督徒,她帶我到教會參加了彌撒,當時所唱的讚美歌,無一不帶有鄉村與西部音樂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