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針對“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的提問,有人這樣回答:
“日常都是一個人生活,當然是像平常一樣度過。雖然是一個人,但也沒做什麼特別的事。這種蠢問題,叫人怎麼回答。”
原來如此。我反省了一下。
不過,在詢問了周圍的單身人士後,我發現了一些現象。變成單身之後,最先改變的生活習慣是,上廁所不會再鎖門了,接著就是不再關廁所門了。也有人舉例說,洗完澡後光著身子在房間裏到處走的感覺很棒。
此外,辛苦工作了一天,大晚上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那種解脫的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20世紀80年代末,藝人山口美江出演過一個什錦醃菜的廣告。廣告裏,她在深夜的便利店到處尋找“想吃的什錦醃菜”,之後踉蹌地回到昏暗的家中,一係列畫麵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反響。當時,空蕩蕩、黑漆漆的家,就是悲慘生活的代名詞,不像二十多年後的現在,獨居生活的狀態也發生了變化。
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是婚後依然工作的女性也會經曆的。不僅如此,她們還要趕在家人回來前開燈、匆忙換衣服、準備晚餐。與之相比,回到無人陪伴的家裏,用醃菜就著魚肉、啤酒吃晚餐,這種獨居生活要輕鬆得多。
《單身貴族》雜誌刊登了人稱“日本最強敗犬三人組”的酒井順子女士、香山RIKA女士和我
之間的對談,在對談過程中,我們對某件事發表了同樣的看法。
“回到家時,見屋裏沒亮燈會鬆一口氣呢。”
這是當然了。獨居者回到家,如果發現亮著燈,一般都會嚇一跳吧。
人有時喜歡跟別人待在一起,有時又覺得自己待著更開心。從日本夫婦的統計數據可知,很多妻子都覺得丈夫的存在是一種壓力。既有在丈夫出門後,獨自在家才悠然解脫的女性;也有在周末離開家人後,回到單身赴任地的公寓才感到放鬆的丈夫。
獨居、二人同居,或是更多人住在一起,都看各人的生活習慣。成長於傳統大家庭的人,或許會覺得獨居很辛苦。自小擁有獨立房間的年輕一代,也有新婚夫婦各住一個房間,否則睡不著的情況。夫婦間的距離也有不同。有的睡雙人床,有的同房不同床,有的分房睡,也有的喜歡在中間隔一道紙拉門,還有的必須隔著門牆才習慣。我有個剛結婚的朋友,跟另一半住在一套複式公寓裏。妻子住樓上,丈夫住樓下,彼此間用電話聯係。丈夫雖然抱怨這種生活方式跟戀愛時期沒兩樣,但妻子從小就是家裏的獨生女,覺得這種距離剛好合適。
接受了先前的批評之後,我迅速修改了問卷調查的問題,改為“一個人生活的優點與缺點分別是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所有答案裏,優點的數量都比缺點多得多。缺點
大都是怕小偷、擔心闖空門,還有生病時感到不安之類的。這些確實令人擔心。
有人年輕的時候膽子大,但被闖過一次空門後就總是擔驚受怕,於是搬進附帶護理的公寓,覺得同一屋簷下有他人的氣息存在比較安心。
與“他人的氣息”之間保持多遠的距離,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習慣。有的人希望同一空間內有人陪伴,有的人希望隔壁房間有人居住,有的人覺得樓上樓下能聽到些許響動的距離剛好,有的人覺得各在同棟樓的不同樓層更能保護隱私,還有的人覺得大家幹脆住在不同的樓棟比較好……總之,喜好多種多樣。
隻要空間夠大,一群人完全沒必要蝸居在狹窄的地方。有房地產開發商計劃在那須高原三千坪#pageNote#1的土地上打造一個麵向老年人的、附帶護理的“百年社區”。我曾參與設計競賽相關的工作,心想在這種麵積大又有豐富自然環境的地方,沒必要像城市一樣修成密集的高樓。果然,最後被采納的設計,就是在土地麵積內分散修建獨門獨院的住宅。熟人之間打個電話就能趕過去,完全不必擠在同一屋簷下。
最近,我為自己設想的老後計劃,開始傾向於獨自宅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