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四鎮高傑
高傑,字英吾,陝西米脂人,人送外號翻山鷂。
看籍貫就知道,高傑是李自成的老鄉,攤上這麼個鄉黨,自然要一起幹革命,老李一起兵,就拉上了他。
憑著出色的辦事能力,高傑在起義軍中的發展一直很順利,直到有一天,李自成讓他寫信勸降明將賀人龍。
賀人龍本人是萬曆年間的武進士,當時已官至參將,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投降流寇,高傑的勸降任務沒有完成,弄得老李極為不爽,於是他不再讓高傑領兵作戰,而是命他留在營中管理雜務。
當上辦公室主任的高傑,經常要去李自成的妻子邢氏那裏報銷。老李日日在外攻城掠地,邢氏正感到自己被冷落,一見高傑一表人材,姿貌魁偉,頓時春心大發。高傑正對老李心存怨憤,於是朋友妻不客氣,兩人公事之餘有了關係。
給上司扣了綠帽的高傑一直很心虛,最後索性把心一橫,尋思這吃皇糧總比當土匪強,咬牙投了官軍。
搖身一變的高傑自此追隨總督孫傳庭南征北戰。由於他驍勇善戰,又經常自告奮勇和李自成作戰,良好的表現獲得了孫傳庭的賞識。在孫傳庭的提拔下,他官職累至總兵,可謂成功轉型。
高傑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新老板最後還是死在了舊上司手裏,1643年李自成東渡黃河,斬殺了孫傳庭,明朝的將領紛紛投降,高傑知道老李最恨叛徒,更別說自己還拐跑了人家老婆,若是被捉到一定會被剁了喂狗,所以沒敢再次投降,而是決定避其鋒芒,主動放棄棲身的澤州,奔江南而來。
在這裏,他遇到了誌同道合的同誌,他們經過秘密協商,組成福王黨,後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然而就在定策成功,被朱由崧封為興平伯之後不久,高傑便和另一位總兵發生了糾紛,從來不肯吃虧的高傑伏擊了自己的同事,差一點就要了人家的命。這位被算計的將領就是四鎮之二——黃得功。
黃得功
黃得功,字虎山,遼東開原衛人,人送外號黃闖子。
黃得功的父親去世的早,母親一個人帶著他,生活十分辛苦。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女人帶著年幼的孩子,不讓他餓死就算萬幸,更別提讓孩子讀書識字考取功名了。所以黃得功沒上過私塾,自然目不識丁。
生活雖然困頓,但少年黃得功頗有誌氣,膽子也大,言談舉止非常有性格。
此外,他還有個特點——嗜酒如命。
十二歲那年,他老媽釀了些酒,準備賣掉貼補家用,結果被他看到,身為酒膩子的他哪裏顧得了許多,一股腦全偷喝光了。
麵對母親的責備,他滿不在乎地笑笑:“不就是點兒酒錢麼,還您就是了。”
母親對他的童言沒太當真。誰知,黃得功沒有開玩笑,不久,隨著遼東局勢迅速惡化,他參了軍,並在一次戰役中親手格殺了兩名八旗軍,獲得五十兩賞銀。他立刻回家送給母親,說道:“兒子用這些償還酒錢夠了吧。”
據說黃得功每次出戰前,都要喝數鬥白酒,喝到酣暢時便領兵出戰,衝在最前麵大砍大殺,啥也不怕,活像個精神病院裏跑出來的瘋子,搞得和他作戰的人十分頭痛。
就這樣,靠著舉世無雙的勇敢和彪悍,黃得功開始在軍中嶄露頭角,積功官至遊擊。
崇禎十一年,由崇禎皇帝親自下令,贈給黃得功太子太師的榮譽頭銜,同時升任他為總兵。
崇禎十五年,黃得功奉命移鎮廬州。
十七年,受封靖南伯。
在擁立朱由崧後,又被封為靖南候。
事實證明,黃得功可能是四鎮中唯一一個真正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