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閣應該是秦淮河邊最大的茶樓,茶樓地址選在一個河灣處,背靠一座小山,街道兩邊,掛滿了寫著“紅杏閣”的紅燈籠,足有一兩裏地,地上是平整的青石路麵,在紅色的燈光下,閃耀著暗紅色光芒。
大門口站著一個青衫人,一見老者下轎,快步上前,一拱手道:“老師可到了。學生恭候多時了。”
老者一怔,隨即笑了笑道:"哈哈,原來是張,張員外,請。"
一行四人,有序的走進閣樓,門口自有十來佳麗夾道相迎,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夫人快步走來:”四位樓上請。“
二樓麵對舞台的正中間,有個特大包廂,打開窗簾,居高臨下,整個茶樓大廳盡收眼底,那張員外滿意的點了點頭。
老者和張員外分賓主落座,老者道:"稚登,蘇可,你們也坐下吧。"
兩人一齊拱手行禮:”是,謝老爺。“
小姐上完茶點,張員外湊近老者,低聲道:"徐大人,您的事,學生已經有所耳聞,沒想到您老連嚴嵩嚴世蕃父子都扳倒了,卻被幾個太監給陷害了。“
”哈哈,居正啊,我是實在厭倦了,幾個跳梁小醜,我哪放在眼裏啊,實在是不屑與宵小相爭,不屑為之啊,老朽今年已過六旬,為官一生,每日裏小心謹慎,如履薄冰,絞盡腦汁機關算盡,何時消停過,人生百年能幾許,不值得啊。“
張居正站起身來,長歎一聲道:"唉,是啊,貪官奸臣總是此消彼長,殺之不盡啊,如今,連宦官都大權在握了。"
徐階道:"老朽是置身事外了,可居正啊,你任重道遠啊。"
"如今正值變法緊要關頭,老師您老這一走,我可是孤掌難鳴啊。"
"居正,今天老夫約你過來,有些善後之事還是要擺脫你一下。”
“老師盡管直說。”
“其實自打嚴嵩父子伏法後,老朽就有退意,朝廷的事,做是做不完的,眼不見心不煩啊,朝中那些人是做事的料那些人靠不住,你有一本帳,應該清楚,就不多說了,該互相照應的還是要照應一下,隻要抱成一團才有力量,才能與他們抗衡。我現在擔心的還有幾件事......”徐階聲音越來越低說了很多,張居正連聲說好,最後,徐階神色凜然的道:“那變法之事,切不可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古往今來,變法者眾多,成功案例微乎其微,好多法則都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變法實在有些大不敬,犯忌諱啊。一定要謀定而後動,多動腦子,切不可草率。”
“老師所言極是。”張居正唯唯諾諾,點頭稱是。
“縱觀古今之變法,從商鞅開始,都是觸犯保守派的利益,保守派根深蒂固,大多位高權重,變法一定要用超人智慧,而不是光靠一腔熱血能辦好的。你目前麵臨的最大難題是,皇上立場不堅定,必須短時間內抓幾件有成效的事來堅定他的立場,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