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北美重視閱讀,不僅體現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上,比如每天雷打不動的家庭閱讀作業,更體現在幾任總統親自出馬不惜重金抓閱讀。終身學習者的培養靠閱讀,閱讀能力被認為是成功者必備的能力。

在加拿大時曾聽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Leaderisreader。

北美為什麼如此重視閱讀?這是很多人在看過《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之後表達出的疑問。在那本書中,我係統介紹了安妮所在的加拿大小學以Phonics為主線培養閱讀能力的具體做法。安妮學校的做法和美國小學如出一轍,也是用四年的時間培養閱讀能力,然後開始用閱讀能力學習學科知識。隻不過,從美國博友的信息看,美國一些學校推行的力度要更大些。

如果我們看過一本在美國家喻戶曉在中國近幾年也廣為流傳的書,上麵的問題就有答案了。這本書就是《朗讀手冊》。該書的作者也是美國早期閱讀政策的積極倡導者。

關於閱讀對一個人的好處,作者分兩個層麵進行了闡述:

讀書能帶來什麼好處?

一切都可歸納為一則簡單的兩個層次的公式:

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

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北美的早期閱讀理論堅持從出生開始閱讀。這種閱讀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狹義的僅僅是看著文字讀,更包括聽讀各種語音、看畫麵而產生的視覺刺激,甚至包括撕書、咬書、啃書、扔書等各種行為。按照他們的早期閱讀理論,大腦的發育需要刺激,聽覺的刺激、視覺的刺激以及各種能對書所做的動手活動,這些都是促進大腦神經發育的最佳方式。而且有科學研究發現,胎兒從末期開始就能夠吸收聲音,新生兒的視覺也能夠跟隨圖像。所以說從出生開始的閱讀活動也是一種智力開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