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要錢”的“大帥”(3)(2 / 3)

確實,同治三年,曾國荃經過多年艱苦的攻城戰,終於攻陷了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奪下了鎮壓太平天國的首功。

“天京”是太平天國經營多年的大本營,人們傳說城中金銀如山,財貨似海。在入城之前,湘軍將士們都知道,這是湘軍最大也是最後一次發財機會,大家都想最後再發一筆橫財。所以在先頭部隊把天京城城牆炸開一道口子後,湘軍士兵不聽號令,爭先恐後殺進城裏,奔著金銀財寶去了。史料記載:

時中軍親兵傳令出六成隊,留四成守營,而兵勇貪破城功利,皆違令赴前敵,中軍至無一人。

就是說,連曾國荃的親兵衛隊都不聽指揮了。曾國荃想讓他們六成人進城殺敵,四成留下來看守大本營。結果,城牆一破,所有人都跑進城裏去了。

曾國荃對部下的心理狀態心知肚明。他清楚,大家如此爭先恐後,不是為了殺敵,而是為了發財。但是他沒有采取任何約束措施,因為曾國荃這個人以護犢子聞名。湘軍多年來,欠士兵的軍餉非常多,曾國荃想通過這種方式,對部下進行點彌補。曾國藩此時已經派他的幕僚趙烈文到曾國荃這裏指導軍務。趙烈文一看這個情況,就勸曾國荃管管士兵,不要讓他們搶得太狠,曾國荃居然發了脾氣。

趙烈文說:

傍晚聞各軍入城後,貪掠奪,頗亂伍。餘又見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甚至各棚廝役皆去,擔負相屬於道。餘恐事中變,勸中丞再出鎮壓。中丞時乏甚,聞言意頗忤,張目曰:“君欲餘何往?”餘曰:“聞缺口甚大,恐當親往堵禦。”中丞搖首不答。

就是說,他勸曾國荃進城維持紀律,曾國荃衝他發了火。他再勸,曾國荃幹脆不理他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大燒大殺大搶,曾國荃部下的每個無名小卒都發了橫財。他們不僅將城內的金銀財物洗劫一空,甚至連房子裏的木料也拆下來,從城牆上吊出來,用船一船船運回湖南。時人記載說:“泊船水西門,見城上吊出木料、器具紛紛。”就是說,城門太擠,人們就從城牆上往外吊木料、家具。頓時,整個長江中千萬隻大船,滿載從天京搶來的財物婦女,日夜不停地駛向湖南。

經過這場大劫掠,“江寧磁貨盡入軍中”,太平天國慘淡經營十餘年的大量財富,都成了湘軍的囊中之物。天京之戰,曾國荃一戰成名,不過所成卻是“老饕”之名。中國人愛傳小道消息,而且很多消息一旦經過重重傳說,就會誇張到令人無法相信的程度。關於曾國荃這次到底得到了什麼好東西,有許多說法。其中最有名的一個說法是天京城破後,曾國荃得到部下所獻明珠一串,這串珠子像今天的巨峰葡萄那樣大,而且還會放光。“大於指頂,懸之項下,則晶瑩的鑠,光射須眉。珠凡一百零八顆,配以背雲之類,改作朝珠。”

又說,“(曾國荃)獲一翡翠西瓜,裂一縫,黑斑如子,紅質如瓤,朗潤鮮明,殆無其匹”。就是說,他還得到了一個翡翠西瓜,比大南瓜還大。中間裂開一道縫,裏麵黑子紅瓤,都是天然形成,絕對是無價之寶。

這些傳說有鼻子有眼,十分富於轟動效應。不過,這些傳說其實都靠不住。比如這個“翡翠西瓜”,其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野史傳說中。早在嘉慶皇帝抄和珅的家的時候,人們就傳說和珅財寶中有這麼一個東西。後來人們說孫殿英炸慈禧陵的時候,又說慈禧的棺材裏也發現一個“翡翠西瓜”。這個西瓜,做了太多曆史故事的道具了。所以這類傳說,我們可以置之一邊不理。我們要探究的是,曾國荃在這次天京大劫掠中,到底收獲多少財產,他是不是通過這次搶劫暴富的呢?

我的結論是,天京之劫雖然很慘烈,但是曾國荃本人並沒有從中獲得太多財產。

讓我們先來看曾國藩駐曾國荃軍中做軍師的趙烈文的說法。趙烈文在日記中記錄了很多湘軍搶劫的情況,我們判斷,日記中記載的情況是比較真實的。在他後來的日記中,卻有這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