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言論所依據的是朱熹的“山環水抱”說。
傳統時代的“風水先生”是分層次的,許多士大夫都基於“義理”,對風水深有研究,比如,曾國藩的好友郭嵩燾,以及他在為父親尋找葬地時請的新寧知縣許久霞等人。在京城時,他之所以相信幫他看房子的王繼賢,是因為王氏學有本源,能以朱子之理解釋風水,“言之成理”。所以曾國藩實際上是將風水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在朱子風水理論指導下的“學術風水”,另一類則是以那些不學無術的“地仙”為代表的“愚昧風水”。他是相信前者而鄙視後者的。鄉間那些專以踏看墳地為生的風水先生,多數是半文盲,畫虎不成,言語鄙陋。對他們,曾國藩和他祖父一樣,是看不起的。通過這樣的分類,曾國藩將自己的相信風水和祖父的不信地仙調和統一起來。曾國藩的妻弟歐陽淩雲對風水極感興趣,學會了為人看地,甚至打算以此為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曾國藩寫信給弟弟們,囑咐他們勸阻淩雲:“地仙為人主葬,害人一家,喪良心不少,未有不家敗人亡者,不可不力阻淩雲也。”[曾國藩全集·家書》,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致諸弟,第68頁。]
(七)
曾國藩因祖母之喪對“風水說”產生的篤信並沒能一直持續下去。鹹豐八年,曾國藩再度出山之後不久發生的一件大事,又使他對風水之說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就在曾國藩再度出山之後不久,湘軍在三河戰役中遭遇慘敗。悍將李續賓部被全殲,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也失蹤於亂軍之中,事後曾國藩極力搜尋,隻找回一具無頭之屍。
這是幾十年來曾氏家族中最大的慘禍,極重手足之情的曾國藩悲痛欲絕,在接到曾國華失蹤之信的當日,“萬感交集,徹夜不寐”。此後一連多日“心緒極惡”[《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十一月初三,第323頁。],“悲慟填膺,減食數日”[黎庶昌:《曾國藩年譜》,101頁。],甚至“不能辦一事”。[《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十一月初一,第323頁。]
離家以後,曾國藩一直因為父母葬地有“凶煞”而放心不下。得到曾國華的死訊後,他的第一判斷是風水所致。曾國華生前曾力主為父母改葬,因此曾國藩馬上寫信到家裏,要求盡快實施改葬:
如溫弟(曾國華字溫甫)之變果與二墳相關,則改葬可以禳凶而迪吉;若溫弟事不與二墳相關,亦宜改葬,以符溫弟生平之議論,以慰渠九泉之孝思。[《曾國藩全集·家書》,鹹豐八年十一月十二,與諸弟書,第443頁。]
按理說,這件事足以使曾國藩死心塌地迷信風水。但是靜下心來,曾國藩想起這一年四月他還家居湘鄉時發生的一件怪事。
當時曾國藩閑居家中,終日無事,聽說曾國荃家人請人來扶乩,也步行趕去湊熱鬧:“聞老九宅中有乩仙降,步往視之。”
扶乩和算卦一樣,是舊時人們卜問吉凶的常用方式。其法是扶乩之人自稱神靈附體,拿著一支筆,根據人們的提問,在沙盤上畫字,據說畫出的字句就是神靈的指示。
當時湘軍剛剛攻下九江,軍機頗順,曾國藩原以為可以順流東下,迅速消滅太平天國。不料扶乩的結果十分不吉利。
乩初到,即判曰:“賦得偃武修文,得間字。”(字謎“敗”字。)餘方訝“敗”字不知何指。乩判曰:“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餘又訝九江初克,氣機正盛,不知何所為而雲然。乩又判曰:“為天下,即為曾宅言之。”
扶乩得到了一個非常不吉利的“敗”字。曾國藩大驚,以為剛剛取得九江大勝,怎麼會出來一個“敗”字?乩又判說,這個“敗”字與九江之勝有關。曾國藩問,九江初克,運氣正好,“敗”字何指?乩又判說,這個“敗”字不但關係到天下大局,而且關係到曾家的家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