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當我的名片遞進去以後,我在接待室隻稍停留片刻,就被引到這位中國的大人物麵前。依照慣例,總督向我表示了歡迎,然後他便請我坐在他的正對麵。他默默地坐著,一直對我微笑著,這樣長達幾分鍾,看樣子見到我使他非常愉快。但同時他又以銳利的目光從頭到腳地審視著我,似乎從我的外表能夠發現什麼奇異之處。最後,他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我的雙目,好像我的眼睛特別吸引他的注意。我必須承認,在這期間我雖然沒有羞怯感,但我的確感到不安得很。接著,他開始向我提問。
相過麵後,曾國藩問容閎是否願意在他麾下當一個軍官,並且說:“我從你的相貌可判斷出,你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因為我從你的眼睛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勇敢且具有指揮才能的人。”
但容閎並不想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他回答說,他也許有軍人需要的勇敢,但缺乏軍事訓練,通過這種方式謝絕了曾國藩的好意。[石霓譯注:《容閎自傳——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第131頁。]
這是文字記載中曾國藩相人實踐最生動詳細的一篇。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文字材料證明曾國藩精研相人之術。
《湘鄉曾氏文獻》中有《同官冊》一冊,內容是曾國藩接見屬員後寫下的評語。從這些評語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的相學素養。有一些人的身形麵相為他所肯定,比如“唇薄而定,鼻正而長”“麵如條瓜”“腰勁挺”。在這些人名後麵,他畫“〇”,這類麵相說明這些人“心術正”“可造就”“可用”。另一些人名下麵則記有“目有濁氣”“橫紋入口”“視下,言閃爍”“鼻削下銳,麵幹瘦非福相”等從相法角度來說是惡相的描述,這些人的名字被畫了“△”,後麵評以“心術或壞”“庸俗”甚至“壞種”等詞。[《湘鄉曾氏文獻》,2176~2344頁。]很顯然,許多下屬僅憑這一麵之緣,或者說,僅僅因為自己鼻子和眼睛的形狀,就被曾國藩決定了政治前途的窮與通。
除了這本《同官冊》,曾國藩研究運用相術的記載還大量見於其日記之中。
鹹豐八、九兩年,曾國藩日記中大量記載了他接見部下時的相麵結果,隨手舉出幾例:
陳青雲……眼圓而動,不甚可靠。[《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九月十五,附記,第297頁。]
劉湘南……眼黃有神光,鼻梁平遝,口圓有童心,腰挺拔,麵英發可愛。[《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十月廿一,附記,第317頁。]
廖世霖……充哨長。鼻梁直,腰身正。在家小貿營生。頭發、眉毛有濁氣。[《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十月廿二,附記,第318頁。]
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準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紋俗……。三年入羅營,從救江西。[《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十月廿一,附記,第318頁。]
周惠堂……充水營營官。顴骨好,方口好,麵有昏濁氣,色浮。不甚可靠。
傅裕昆……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曾國藩全集·日記》,鹹豐八年十月廿四,附記,第319頁。]
…………
曾國藩之精通相術與他的識人之明之間,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多數人認為二者是有必然聯係的。清末著名學者俞樾就這樣說:
湘鄉(指曾氏)出入將相,手定東南,勳業之盛,一時無兩。尤善相士,其所識拔者,名臣名將,指不勝屈。[《春在堂隨筆》卷一,江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三)
相麵術在中國源遠流長。春秋之時,在中國貴族之中已經十分流行。《左傳·文公元年》載:
王使內史叔服來會葬。公孫敖聞其能相人也,見其二子焉。叔服曰:“穀也食子,難也收子。穀也豐下,必有後於魯國。”
也就是說,周天子派遣內史叔服前來魯國參加葬禮,公孫敖聽說內史叔服會看相,便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叔服對公孫敖說:穀可以祭祀供養你,難可以安葬你。穀的下頷豐滿,其後代必定興於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