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2 / 2)

姬允就是這樣的孩子,關鍵是這小子沒爹沒媽了無牽掛,心野。

姬允這孩子心思縝密,並沒跑遠。他知道此刻城門已關,夜裏瞎走再被巡查的軍卒當盜寇給抓了。他早就探查過一個藏身的好地方,宋國國公府東麵的宋國太廟。這地方隻要沒有祭祖活動一般沒人來。姬允在城中三轉兩轉,一抬頭,但見一道灰瓦白牆之中古柏蒼鬆遮天蔽日,陰沉沉黑壓壓讓人肅然起敬。姬允停住腳步躲在街角暗處側耳細聽,隻有風聲掠過樹間的隱隱鬆濤。觀察多時姬允見並無異樣,閃身來在牆下,墊步擰腰快似狸貓飛身上牆,轉眼消失在大牆之內。

姬允進得太廟,遠遠見門房窗戶隱約有燈光閃動,知是看門的老軍尚未歇息。便不敢湊近遠遠地繞開向大殿後身溜去。路過大殿姬允悄悄長身從大殿窗戶看進去,大殿內燭火搖搖昏昏暗暗。正麵牆上一排排一層層的靈位,這都是曆代商王的牌位。其實古代帝王家的牌位也講究大了,尤其是商代,供誰不供誰那是有一套專門的禮法。因為商代帝王傳位的規矩和後來的朝代有大的區別,商代可以兄弟繼位。這樣一來太廟裏的順序就比較亂。您想啊,老大傳位給老二,老二死了又把大位傳給老大的兒子,這樣老大的兒子是應該排在老二後麵,還是排在老大後麵?這裏麵就會搞出個並列關係,所以老二的牌位單放,分開祭祀。姬允哪裏搞得清這些七七八八的規矩。隻覺得大殿之內陰氣森森莊嚴肅穆,呆久了令人毛骨悚然。他隻看了幾眼便不敢停留躡足潛蹤轉到大殿後麵。大殿後麵是一排矮房,從窗戶看去漆黑一片。

姬允用手挨個推推窗戶,果然有一扇窗戶並未上閂。姬允把窗戶推開單手一撐窗台雙腿一飄,“哎呦”姬允就覺得腳下一陣疼痛,雙腳並沒落在地下。彎腰用手一摸,艸。原來屋內窗下放著東西,好像個大槽子。姬允雙腳正好落在槽子裏。姬允蹲在槽子裏回手關上窗戶,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槽子。原來是個大鼎,鼎沿兒被摸得溜光。還好沒砰在鼎耳上,要不然非得摔個跟頭不可。姬允也沒多想邁腿出鼎,單腳剛要落地,“咣當”。好麼,敢情鼎下麵還有東西。姬允這才加了小心,用腿在地麵輕輕一劃拉,我的媽。地上滿是東西,要找個下腳的地方還真難。姬允跨在鼎沿兒上,慢慢用腳撥開地上的東西好落腳,這些個東西一個個都挺沉重。費了好半天勁總算清出個落腳的空地。這回姬允長了教訓,出了大鼎蹲在地上慢慢清理慢慢摸索。敢情這屋裏地上木台子上堆滿了各種青銅禮器。什麼簋呀鐏啦爵角鼎盤無計其數,也沒個擺放規律。姬允慢慢想明白了,這些都不是宋國本國的禮器,都是戰利品。這些年師傅孔父嘉東征西討滅了周遭好幾個小國,搶回來的東西太多,還沒來得及整理都堆放在此。可別不把這些破銅爛鐵當回事,那時候諸侯們打來打去很大的動力就是為此,這些東西是國力財力科技水平,總之,是綜合國力的象征。所謂國之重器就是指的這些,問鼎中原問的也是這些。關鍵時刻這些東西還能救命,一旦大國兵臨城下眼看抵抗無望,國君趕緊把自己綁起來嘴裏叼個木棍,把這些東西裝在手推車上,拉著一車東西開城請降,就可免去滅族之災。

姬允年紀雖小但從小的教育,他當然的是一位政治人物。是政治人物沒個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的。此時摸索到這些東西早把逃亡之事忘在腦後,徑自在屋裏摸著黑整理起來。這一通折騰,忽聽譙樓之上鼓打三更,也覺得累了,倒在這些器物之中沉沉睡去。昏昏沉沉倒好像自己已是這些物件的主人,洋洋得意心滿意足,那裏還想得起來沒吃晚飯的饑餓?

太廟這個地方即陰森又肅穆,靜的瘮人屋裏又黑,姬允蜷縮在一堆青銅器裏也不知睡了多久,恍惚之中有人叫他。他順著聲音看過去,黑暗之中仿佛有個人影。姬允仔細聽聽,這聲音好熟悉好可親。誰呀?這聲音好像有一種魔力,不由得他不跟著聲音站起來向那個人影走去。待離得切近,那個人影抬起手好似要撫摸他的頭發。姬允本能地往後一躲,隻聽那人輕歎一聲:“唉,允兒,”

媽媽?姬允渾身的汗毛都立了起來,“媽媽?!”

那個人影好似很悲切地啜泣一聲,姬允大喊一聲:“娘!”便張開雙臂撲了過去。

欲知後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