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打虎真英雄(1 / 3)

第二天,張魚難得的睡了個懶覺。

起床後,又打坐練習了一會拳法和針法,吃過早飯後就出門溜達。

不用上班的日子真好,可以悠閑自得地安排時間,連陽光都是歡快的。

張魚走在街上,看著路兩邊來來往往的人群,和各種招牌的店鋪。這大宋朝的經濟真不是吹的,南宋雖然隻有半壁江山,但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繁榮程度,在曆朝曆代來說是頂尖的。

如今是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4年,宋金首次議和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南宋江南地區得到一定的穩定發展時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單就拿土山鎮這個不出名的小鎮子來說,各種茶肆、藥鋪、客棧、酒樓、成衣店、香燭鋪、字畫店、雜貨店等一應俱全。一排排店鋪分列在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布幌子上,寫著各種店鋪的名稱和主營業務。店鋪裏進進出出的男男女女,雖然大多數穿著粗布衣服,但也都神態安詳從容。

張魚特意注意了一下,這南宋的街道上川流不息走過的人群中,年輕女性還不少呢。她們穿著的衣服以裙裝為主,款式上跟唐朝婦女衣服款式相似,但胸前坦而不露,更顯優雅。

看來,這時的社會風氣還是比較開放的,對於女性沒有太多的束縛限製。這要感謝自唐朝以來從朝廷到市井間,那股追求婦女解放的新思潮。

這樣悠閑地走著,看著,想著。不覺來到一家茶肆門前。

突然,茶肆門前一陣喧嘩,一群人圍在一起像是在看什麼。張魚加快腳步走了過去。

擠進人群,張魚看到人群中間的空地上,一個老頭倒在地上正不斷抽搐,眼睛還不停的翻著白眼。

老頭旁邊,一位年輕女子正蹲在那裏,仔細地檢查著地上躺著的老人。女子掐了掐老人的人中,急切地問道:

“老人家,您這是怎麼啦?”

但此時老人已經說不出話,隻抬起手胡亂揮動了幾下。

女子連問幾句,老人都無法回答,還開始翻起了白眼。女子抬起頭,焦急地衝著人群喊著:

“誰有銀針?這位老人家癇症發作,必須盡快施針,不然性命危矣。”

“我有,給。”

張魚掏出身上帶著的針包遞給女子,順勢蹲了下來。

從買了銀針後,他就一直帶在身上,想著什麼時候能遇到個機會,可以實踐一下自己學到的醫術。沒想到今天派上用場了。

女子接過張魚遞來的針包,衝著張魚莞爾一笑,捏出一根細細的銀針,就要給老人針灸。

張魚卻伸手阻止了她:

“姑娘且慢。”

女子聞言抬起了頭:

“公子有何高見?”

“不敢,敢問姑娘因何斷定老人家所患為癇症?”

“倒地抽搐,口吐涎沫,手足痙攣,此為癇症之典型症狀。公子以為否?”

“抱歉,不敢苟同,在下以為老人家隻是食道淤塞,氣血不暢所致。”

女子的俏臉已經開始有了慍色,但依然彬彬有禮:

“敢問公子是哪家醫館的大夫?”

“在下隻是個小鋪丁,並非大夫。”

“……”

女子對張魚無語,不再理會張魚,救人要緊,她抬手準備給老人針灸。

沒想到,張魚再次伸手阻止了她。

就算女子脾氣再好,此時也要憤怒了。

此時,女子旁邊一個十五六歲的小丫頭,搶先指著張魚開口了:

“你一個沒給人看過病的小鋪丁,在這裏搗什麼亂?我家小姐可是世代懸壺,我家老爺從前是宮裏給皇上看病的太醫呢。趕緊讓開,別耽誤小姐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