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長跑從小堅持,“不變”的神話(1 / 1)

練習長跑從小堅持,“不變”的神話

江蘇有一位普通的農民,出生的時候個子非常小,他六歲的時候還無法正常走路。正是這樣一個先天稟賦不足的人,在學會走路之後,就已經有了長跑的習慣,並且參加了很多大型的馬拉鬆比賽。他從2004年起,到多地參加馬拉鬆比賽,而且都能拿到較好的名次。

2009年,這位農民在芬蘭舉行老將田徑運動會上(參加此次比賽的人歲數都在四十五歲至四十九歲之間),他的名次也進入到了前十位。

如今這位農民,已是將近六十歲的人,他每天還是保持長跑的習慣,而且走路仍然是健步如飛,勝似年輕人。對於這位農民而言,長跑運動,已經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跑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運動方式,它不僅方便、簡便,而且可以提高我們的抗病能力。《健康諺》中講:“天天練長跑,年老變年少。”也就說明了練習跑步對於延緩衰老的作用。

長跑是一項鍛煉全身機能的運動,它能塑造完美的肌肉形象。對於青年而言,長跑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提高供應骨細胞營養物質的能力,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對於老年人來說,可以延緩骨骼的衰老速度,對老年性骨關節病症可以起到一定的控製、防治作用。

堅持長跑,還能讓我們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根據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長跑的

人心肌功能都要強於普通人。另外,在跑步的過程中,也是鍛煉我們心髒承受能力的一種方式。一般的人,當心髒跳動過快時,就會感覺到頭暈、心慌、氣喘等症狀,而經常參加長跑的人,這種情況就有明顯的改善。

經常長跑,對於我們的腸胃也有一定的益處。跑步運動可以加快腸胃蠕動,增加消化功能。人體消化功能增強,才會有欲望品嚐更多的食物,讓身體更加健壯。

另外,長跑還能夠鍛煉人的毅力,培養人克服困難的決心。對於女性朋友而言,長跑有助於調節月經,減少婦科疾病的發生概率。

長跑也並非是隨意的,在長跑的時候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否則也會給身體造成完全沒有必要的傷害。

長跑的時候,應保持一個正確的姿勢,最好不要低頭凹胸。長跑時,要采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呼吸的時候最好采用口鼻結合的方式。在呼吸頻率控製上,一般采用兩步或者三步一呼或者一吸的方法,若是不采用正確的呼吸方法極容易引起胸悶、胸頭暈等。長跑的時候,最好給自己選擇一雙舒服一點的鞋子。如果鞋子不合腳,也是對腳部的一種傷害。長跑之後不要馬上停下來休息,最好有一段慢跑的過程。

最初進行鍛煉時,不能一次跑太長的時間,要做到循序漸進。可以在前一天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運動量。此外,要根據自身的

身體條件,確定自己所跑的距離。長跑鍛煉需要堅持,否則也會降低其效果,一般來說,最好每周運動3次,如果一周隻運動一次,或者幾個月跑一次,即使跑的距離很長,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長跑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長跑。例如說一些患有哮喘、心髒病、骨質疏鬆症的人就不適合以長跑的方式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