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過度運動,以免事倍功半
我的外甥前幾天在打球的時候受傷了,去醫院檢查了之後才發現並沒有傷筋動骨,隻是肌肉組織因為長時間的運動受了點輕傷。以後生活注意調養一下就可以了。
這個周末,外甥寫完了作業之後又準備出去玩。
“你的腿不是已經受傷了嗎?怎麼還要去打球?”我問道。
“沒事,這就是一點小輕傷,無所謂的。”他非常不在乎地說道。
“那樣是不成的,雖然運動對身體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不能長時間的運動,尤其是在身體還沒有完全的康複的時候,你還是不要運動的好。”我說道。
“養生在動,動過則損”。運動雖然對身體是非常好的。尤其是現在這種現代化的社會,生活的質量提高了,那麼體力的運動就會變少了,很多人的體質都是缺乏運動的。據調查,全球肥胖症和冠心病增加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長期不運動。
缺乏運動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經常不運動會導致智商下降,這是因為,經常運動會使腦部的血液循環,如果經常靜止不動,那麼就會對人體血液循環造成一定的影響,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因此就會造成智力的下降。其次,不運動會導致人體肥胖,還會引起人的情緒化,若是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那麼就會造成抑鬱症。
經常運動的確是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是運動也
要適量,否則,不僅不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健康,還會損害自己的身體。根據調查,很多運動員的壽命並不是很長,就是因為過度的鍛煉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因此就造成了身體中某些器官的老化,所以就影響了這些人的壽命。
很多人在剛剛開始運動的時候,情緒是非常高漲的,希望馬上就會有效果出現,因此就不管自己的身體條件的局限性,肆意的運動,結果這樣不僅僅會損傷自己的身體,還會影響以後的鍛煉情緒。另外,哮喘和貧血的症狀有些也是因為過度運動造成的。
那麼怎樣鍛煉才是正常的呢?因為人體的條件不同,所以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專家們經過研究得出,正常人一般每星期鍛煉三次或者是五次。以前沒有鍛煉,剛開始鍛煉的人,一般就要循序漸進,不可以過度的鍛煉。可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少鍛煉,然後逐漸增加到三次到五次。
鍛煉的時間也是有規定的,一般人要二十分鍾左右,這樣才能夠達到消耗脂肪的作用,所以說,我們在鍛煉的時候,要大於二十分鍾,但是不能夠超過一個小時,避免身體發生過度疲勞等症狀。因此,一般的人的運動時間最好就是二十分鍾以上,一個小時之內。
另外,運動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首先,在運動完之後,不可以立刻就蹲下來休息。有一些人因為鍛煉很累了
之後,就會立刻蹲下來休息一會,這樣是不可以的。因為人在大量的運動之後,立刻就將身體蹲下,那麼肢體的血液就會下流,進而就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靜脈血管裏麵就會積攢大量的淤血,心髒就會因為缺血,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所以,運動之後馬上蹲下來是不正確的,而是要站在原地活動一下筋骨,做一些深呼吸的運動。
其次,在運動完之後,不可以淋冷水浴。很多人在夏天運動過之後,會出很多的汗。於是就很想淋冷水澡,但是這樣也是不可以的。運動之後,人體的毛孔就會全部打開,這樣病毒就很容易侵蝕到人體中,如果立刻就淋冷水,那麼就會引發感冒發燒等疾病。
再次,運動完了以後,不可以大量的喝水。也有很多的人在劇烈的運動之後,就會覺得口渴,因此就覺得自己的身體中缺水,就會飲用大量的水。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不正確的。大量地飲水會造成身體中鹽分的流失,影響新陳代謝的平衡,就會讓人出現嘔吐等現象。
運動可以說是加強身體機能的好的方法,但是,如果運動的方法不適當,也會損害我們的機體,因此,我們要學會合理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