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兄弟同心(1 / 2)

第十三章兄弟同心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引自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久有淩雲誌重上井岡山千裏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看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又調自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在靠近群山的窗邊,站著一位偉岸憂鬱的少年,他長相俊逸,眉宇明朗,劍眉星目,刀削般的臉頰顯示出其堅毅的性格。尤其是他的雙眼,仔細的觀察,你會發現在他深邃的眸子中不停地在泛化著一種奇異的光芒,似乎是五顏六色不停地交織,又似乎完全沒有顏色,但是當你緊盯著他的雙眼的時候,你一定會有一種靈魂被吸走的感覺。少年眉頭緊鎖,深邃的目光聚焦在遠處雄偉壯麗的太行山上,他在思考怎麼說服眾人和他一起幹這轟轟烈烈的事業,他沒有必勝的信心。因為那時候忠君愛國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今漢朝雖顯衰敗之象,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如果貿然勸他們造反,不但成功機會很少,還可能因此殞命,實在是劃不來的事!

程興沛回頭凝望著眾人,歎息一聲!

何瑞廷瞪著眼珠子不解的發問:“大哥何故歎息,難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程興沛暗暗的點下頭,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定,麵向眾人,磁性的聲音緩緩發出:“你我幾人,萍水相逢,一見如故,我觀幾位皆非常人,現如今鮮卑肆虐,朝廷無能,實沒有指望的可能,然百姓迫切需要休養生息,否則這方圓數百裏就要‘千裏無雞鳴’了。不知幾位有什麼打算?”

靳單歎息一聲,無限感慨道:“靳某在老家北海因看不慣豪強欺壓百姓,一怒之下殺了他,從此亡命江湖,至今已有五六載,想我靳單空有一身本領,卻隻能落得天涯飄泊,報效無門。”

何瑞廷聽了,瞪大眼睛,惡聲惡氣的道:“殺人怎麼了,俺老何恨不得殺盡天下所有的貪官汙吏,地主豪強。”

邊亮歎息一聲,眼中似乎要滴出淚來,聲音哽咽,強忍住悲傷道:“我家隸屬遼東邊境,朝廷不斷與烏桓征戰,百姓戰禍不斷,實盼望有個開明的君主來領導他們。可朝廷連年用兵,不顧百姓死活,十幾歲的孩子也強迫去充軍,結果遼東一帶壯男寥寥,隻剩下老婦和兒童,慘不忍睹。”

邊亮說到這,兩眼微微紅腫,顯然悲痛欲絕,顫巍巍的聲音繼續響起道:“有一老人,為了年幼的小兒能逃過戰火,不遠萬裏,遠辭鄉土想來到關內避禍,不想朝廷竟然不允,強令此年幼小兒去服軍役,可此小兒才十歲出頭,怎能上的戰場?那可惡的軍官隻說送了銀子便可了事,可連年戰火,老人已經拿不出什麼了,結果……結果……”邊亮聲音嗚咽,斷斷續續道:“老人——老人被官軍——逼死,他的——小兒子得以——逃脫。逃脫之後,他始終記著這血海深仇,十二歲遊學四方,尋師訪友,常思拯救黎民,報仇雪恨,可他如今已經二十出頭,終是一事無成,到頭來隻能空懷壯誌,心中滴淚。”

駱剛急著問道:“你說的那人是誰?”

邊亮緩緩坐下,慢慢啜了一口酒,眼睛滿含淚水道:“不瞞各位,正是在下。我學得武藝韜略,辭別師傅,獨自下山,準備尋找機會報仇,可不想此人由於對烏桓作戰勇猛,已做了中郎將,勢力很大,我本想暗殺此人,可不想他守衛森嚴,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從此流落關內,而後便碰上了這一班兄弟!”

程興沛歎息一聲,獨自沉吟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