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枕中丹,鎮心安神、增強記憶老偏方(1 / 1)

孔聖枕中丹,鎮心安神、增強記憶老偏方

在眾多中草藥中,有一味藥的名字叫“遠誌”。遠誌,味辛苦,性溫,入心、肺、腎經,是遠誌科植物遠誌的根皮。古人為其取名遠誌,指的是服藥過後可以變得誌向遠大,智慧增益。葛洪《抱樸子》記載這樣一則故事,有位叫陵陽仲子的人,服遠誌20年後,不但又擁有了生育能力,記憶力大增,凡是讀書所見內容均可過目不忘。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遠誌具有豁痰開竅之功,能夠治療痰迷神昏,常和菖蒲、鬱金等同用;還可安神寧心,治療失眠、心悸,常同棗仁、茯苓等配伍。其次可以去痰止咳,促使痰液排出,減輕咳嗽,常同杏仁、貝母、紫菀等同服。

現在為大家介紹的中藥方劑為“孔聖枕中丹”,由遠誌、龍骨、石菖蒲、龜甲等成分組成的,出自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能夠治療心腎不足導致的失眠、健忘、精神恍惚、驚悸不安等症。

關於此方劑名稱來曆還有個說法。我們知道孔子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弟子三千,後世稱孔子至聖大師,也叫孔聖人。而“枕中丹”的意思是珍貴的丹方,秘方。顧名思義,這個方劑的背後意義是,讀書善忘的人服了此藥,能像孔聖人那樣資質聰明,過目不忘。所以,將這個方子命名為“孔聖枕中丹”,或者“孔聖

大聖知枕中丹”。

《醫方集解》中談及孔聖枕中丹時說:讀書健忘,是由於心血不足,痰與火亂其心神所致。所以此方中選用龜板補腎,龍骨鎮肝,遠誌瀉熱散邪,且能通腎氣上達於心;菖蒲辛散肝鬱,開心孔而利九竅。全方重在散痰火之鬱,使心肝安寧,則聰明開而記憶強。後人將其列為滋陰降火,重鎮安神劑,主治讀書健忘、心神恍惚、夜不成眠等。

就在去年,有位父親帶著一個十六七歲的男孩來問診。這位父親說,這孩子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晚上經常睡不著。我告訴他,導致睡不著的原因很多,如吃的過飽、精神壓力過大、興奮過度了等,原因不同,方法自然不同。

那位父親聽到此,告訴這孩子原本愛說愛笑,非常活潑,現在什麼話都不愛家裏人說了。而且爸爸還發現他晚上很晚不睡覺,早上又起不來,成績也在下降。爸爸覺得這孩子現在與家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說完,爸爸歎了口氣。我看到那孩子在一旁一語未出,呆呆地看著地板。

於是我轉而問那孩子為什麼會睡不著,起初孩子不肯說話,後來我將孩子的爸爸支開,跟他敞開心扉地談了起來,孩子告訴我,馬上就麵臨著高考了,可是這次模擬的成績很不理想,怕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

我很疑惑,問他,距離高考不是還有半年的時間嗎,可以好好準備啊,

可是他卻搖搖頭,說現在自己的狀態很差,壓力大,睡不著覺,記憶力也下降了很多,經常看完一遍書,合上之後就全忘記了。而且經常煩躁,爸爸媽媽常常嘮叨不停,我煩死了。更嚴重的是,上課的時候難以集中精力,時不時開小差。以前並不是這樣的。

聽完他說的一行話,我大概明白了。我悄悄地問他,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應該還有遺精吧?他非常吃驚地望著我,你怎麼知道?我說告訴他,這不是什麼秘密。像他這種情況在中醫典籍中有記載,屬於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健忘。心為陽,屬火,居上焦;腎為陰,屬水,居下焦,兩髒間關係密切,相互交通。心為火,居上,腎為水,居下,水能升,火有降,心陽下降交於腎陰,腎陰上升而濟於心陽,使心腎兩髒的陰陽、水火、升降處在平衡、相濟、協調狀態,以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如果該升不升,該降不降,即為心腎失常。與這個小男生所出現的症狀是相同的。

聽我這麼講,他非常緊張,激動地問我:“那我該怎麼辦?還有得救嗎?我還要考大學呢!”我笑著告訴他,不用擔心,喝了我給他開的方子就可以擁有像孔子一樣過目不忘的本領。之後,我將他爸爸叫進來,告訴他,孩子的失眠症結及我的診斷方法。將方劑交給孩子的父親,並悄悄地告訴孩子的父親,不

用過於擔心孩子的成績,這孩子很有想法,也很有誌向。

第二年夏天,那個男孩又來到我的診所,一副生龍活虎的樣子,我一問,原來他考上了很不錯的大學。他是過來和我道謝的,他告訴我,自從喝了我為他開的方劑之後,睡眠質量好了很多,與家人的溝通也變得更加融洽。

在我國千千萬萬的莘莘學子之中,一定還有很多學子因為學習和家庭壓力過大而出現失眠,精神恍惚,健忘等症。如果自己可以自我開導,父母能夠多些理解、寬容,孩子的學習過程就會輕鬆很多。學習隻是技巧、方法,對人來說,重要的是懷揣遠大的誌向。不管在哪裏,都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