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之後就是成功(2 / 2)

山下確實是個老實人,他幾次回絕穀村的招聘。不過,他最終沒能按自己的意誌堅持下去,他被穀村說服了,重新回到了鬆下。

從此,山下變了,他從一個老實脆弱的人,變成一個不屈不撓的人,這是經受挫折與痛苦之後磨煉出來的。

穀村當時在與菲利浦公司聯營的鬆下電子廠。山下被拉去後,曾當過電子管理部長、零件廠廠長。他把菲利浦公司的經營管理方法學到手,其後又出任西部電氣常務。過了4年,他升任冷凍機事業部長。這中間他吃過許多苦,他後來回憶說:“西部電器、冷凍機事業部時代的經驗,對我來講實在珍貴。當時,幾次陷入困境,硬著頭皮埋頭苦幹,總算自己感到揚眉吐氣了。那正是我三四十歲階段,做了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對於當時所受的困苦,山下認為是鍛煉。他告訴我

們,不要擔心失敗,這不算白交學費。他說:“困難並不是壞事,是對希望的挑戰。工作中克服困難的過程可以培育人才,也會有發展。單純追求利潤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困難的工作帶來的好處是產生興奮,刺激大夥更好地協同合作,而且也能讓工作人員明白自己的地位和責任。”

山下之所以能如此講,是與他三四十歲時所經曆的曲折道路有關。如前所述,山下在當空調機事業部長時,吃過一次大敗仗。那一年,山下的空調機事業部年產量從10萬台增長到50萬台。可是沒想到遇上一個冷夏的氣候,真是意外打擊。對此慘狀,山下非但沒有歎氣,反而親自舉辦盛大宴會,激勵職工重新大幹。

中國明朝學者崔後渠曾有句名言:“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意思是說,在人生得意或某件事情得以圓滿解決的時候,不要那麼興致勃勃,而要努力保持謹慎、冷靜的態度;而在失意、落魄的時候,決不傷心氣餒,亂了方寸。

當然,做到這樣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山下卻實踐了這句名言。他說:“人在失敗的時候,反而能產生忍耐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要反省自己的錯誤,弄清楚問題的症結。與其說失敗可怕,莫如說是在其相反的時候——順境更危險。一旦被提拔、晉升,官架子就擺起來了,失敗也就孕育其中了,從我的經驗看,被

提升的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出現問題的。”

到1980年,鬆下已經變成資本達2兆日元的大企業。當時日本產業界銷售額達2兆日元的隻有3家,即豐田汽車、日產汽車和新日鐵。而鬆下比預定計劃提前一年突破了2兆指標。

可是,作為總經理的山下沒有流露出自己的喜悅,而是說:“銷售額超過2兆日元,也不能心安理得,銷售額增加的同時,必須充實新內容,否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正是從這一年起,山下開始整頓公司體製,著手進行從家用電器製造到電子綜合產業的改革。

“從銷售額上看,菲利浦是3兆8千億日元,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5兆億日元。不僅銷售規模,就是在利潤率上,我們的純利潤率是4%,而GE的6%遠遠高於我們。因此,鬆下的目標是要趕上GE!”

山下這樣引導部下,不要陶醉於眼前的好成績,要鼓起新的幹勁,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有人背後議論說:“山下欲望太大了!”然而,人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記會出現“陷阱”的危險,正是山下銘刻在心裏的警告。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勝利和失敗,乍看起來差異很大,一個趨向積極,產生歡樂和喜悅;一個趨向消極,誘生悲苦和憂愁。但它們在本質上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是一個統一體的兩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