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以大局為重
有得就有失,有失必有得,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取舍呢?答案是做取舍要從大局出發,這樣我們就能超越一時的得失,獲得最終的成功。
從前有一個人走路時,偶然見一個人騎著馬從身邊經過,他就跟那個人要一匹馬,那個人說:你如果要馬的話就要拿你的雙腿來換。這個人想:如果我有馬了還要腿有什麼用?因此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用自己的雙腿換來了一匹漂亮的白馬。開始騎在馬上,他看到大家投來羨慕的目光,感覺威風極了,但時間一久,他開始厭倦了馬上的生活,又想踏踏實實地在地上走路了。然而,此時他才意識到他已失去了寶貴的雙腿!
這世間,美好的東西實在數不過來了,我們總是希望讓盡可能多的東西為自己所擁有。然而我們今天所愛的,往往是我們明日所恨的;我們今天所追求的,通常是我們明日所逃避的;我們今天所願望的,往往是我們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膽戰心驚的。人生總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當你一旦擁有了某種事物,你就會立刻發現它並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樣有價值,你的選擇是錯誤的。
生活中,我們也常在重複路人的錯誤,因為缺少全局性的眼光,我們常會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落入自己親手挖掘的陷阱中。
一個香港的老板來大陸投資,機器設備都是國外最
好的,生產效率極高。但是有一天突然這個地方發了洪水,雖然經過奮力搶救使大部分機器脫了險,但是還是有一台設備沒有搶救出來。洪水退了,為了盡快恢複生產,香港老板就在當地市場上盡快采購了一台機器來充當重任。這台機器質量還過得去,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不久它就原形畢露,各種小毛病開始顯現出來。今天這個螺絲鬆了,明天那個零件壞了,總得不斷修理,這樣常常影響整個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老板想重新買一台進口的新機器,但是進口機器非常貴,再說這台機器也還能用,所以就這麼一天又一天地將就著用著。但是這台機器總是出毛病,而且損壞的周期越來越短。到年底一算細賬,因為這台機器的這些各種小毛病,產量較上年度有明顯減少,這些損失加上維修費用等,足可以換一台進口機器了。香港老板這才痛下決心,以低廉的價格把這台機器處理掉,從國外購置回一台新機器。
但凡我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我們都不能有湊合用的心理,應該更換的東西一定要更換,該重新購置的東西就重新買,隻有這樣才能提高整個工作的效率。細枝末節上的修修補補,雖然能夠滿足暫時的需求,但是從整個長遠的計劃完成的角度來看,這會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不
少這樣的例子,為了節省一些眼前看得見的錢,而寧願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修補那些應更新淘汰的東西,用明天的收益去作賭注。而今天這兒出問題,明天那兒有毛病,既影響效率,又影響心情,而且這些薄弱環節總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造成更大的損失。
再比如我們夏天吃水果,一次會買很多回家。有的水果由於天氣熱很容易壞。我們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先吃壞的再吃好的,結果等到把壞的吃完了,好的也變壞了。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時候該放手時不放手,等於背上許多沉重的負擔。要知道放棄不是失敗,是智慧;放棄不是削減,是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