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吃好:營養巧妙搭配,吃好更健康(2 / 3)

要吃食物就必須保證吃得健康,食物搭配是一門學問。而紅棗在古代就被列為“五果”之一(五果包括桃、李、梅、杏、棗),在我國食用紅棗的曆史非常久遠。紅棗一直都是天然的美容食品,具有一定抗衰老的作用。人們常說“天天吃紅棗,一生不顯老”。紅棗不僅是美味的果品,也是一味滋補脾胃、補虛治病、養血安神、延緩衰老的良藥。那一顆小小的紅棗,在中醫的方子裏,經常會看到它的名字。《神農本草經》之中將其列為滋補佳品,在其中記載“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和百藥”等功效,非常有助於身體內的氣血循環。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五穀加紅棗,勝過靈芝草”的諺語,延續至今,人們仍舊喜歡這種營養搭配的方式。對於女性而言,將五穀與大棗搭配起來食用,既能美容養顏,又補養氣血,還能抗衰老,真是女性養生佳品,您有時

間不妨試一試!

七O、八O後的大多數女性飲食規律不正常,三餐不準時、不吃早飯、加班熬夜等。巨大的生活壓力,使許多女性偏愛咖啡、快餐等食物。為了保持優美的曲線,一杯牛奶、幾片餅幹或兩三個水果就是正餐了。多數人有著偏食、挑食的喜好,偏好吃某種食物,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營養不喜歡吃的就不吃。許多人僅僅滿足於單純的吃飽就好,完全沒有注意到營養搭配。一份快餐、一瓶純淨水、一瓶汽水或是一袋薯條,就是這樣忽略我們的腸胃,時間長了,腹痛、腹瀉就隨之而來。現在能夠靜下心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少,大吃大喝的過程中,食物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極易引起腹脹、積食、消化不良的現象。脾胃虛弱、體內氣血虧虛是大多數人的現狀。

如果我們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將五穀、紅棗煮成粥,早晨或是中午喝上一兩碗,有改善調理脾胃、補養氣血的功效。具體做法是準備薏苡仁、粳米、紅豆、黑米、綠豆各20克,紅棗10枚,先以清水浸泡十五分鍾。然後將準備的食材放入鍋中煮,加入兩三塊冰糖,融化之後便可食用。您不妨多煮一些,放在冰箱裏,想吃就能吃。最好每天煮一次,分早晚兩次食用,每次吃的時候要熱一下,即使是夏天也不能吃涼的,非常傷胃。

下麵我們再具體說一說紅棗對女性

脾胃的作用。

對於處在花季的女性而言,認為衰老離自己很遠很遠。然而,突如其來的衰老,讓女性朋友不得不正視這一殘酷現實。早衰是當今女性所困擾的問題,許多女性才二三十歲就出現了四五十歲人才有的症狀。

可能因為煩瑣的生活以及工作的繁複,現代女性無瑕關心照顧自己的身體。起居沒有規律,經常熬夜,是大多數女性所麵臨的問題。總覺得睡不夠,一直沒辦法提起精神,身體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這是匆忙上班族共有的問題。這些人感受最深刻的是“活得好累”!在驚慌不安的情緒中,發現頭發無光澤甚至脫落,顏麵憔悴。黑黑的眼圈、腫脹的眼袋或者眼角透露出即將衰老的信號。當某一天突然發現時,讓女性朋友就此抓狂。

衰老雖然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不過控製衰老的節奏卻是“事在人為”。女性在30~40歲時是最容易衰老的,其實,在這一時間段內的“衰老”現象,並非是真正情況的衰老,而是一種“假性衰老”,如同初中生患的假性近視一樣。在這一階段內注重養護髒腑、保持體內氣血充沛,就可以恢複以前的青春活力。如果還是保持著現在的生活方式,就像假性近視轉變為真實近視,無法徹底治愈,這個時候就會提前過上“老年生活”。

調整生活方式是第一步,剩下的事情

就是如何補益身體了。五穀加紅棗也有“灌溉”五髒六腑、潤澤全身的效果。做一套改善胃氣的營養食品,應準備好一些粳米、薏苡仁、小米、燕麥、小麥、蕎麥、玉米、黑米、黑麥、糯米、紅米、蓮米、綠豆、黑豆、黃豆、豇豆、紅豆、黑芝麻、白芝麻等一些五穀食物原料。這些原料在超市都有銷售,而且種類多樣。每天煮粥時,按照“五色入五髒”的原則來搭配。紅、黃、白、綠、黑色的食材各取出一小把,用清水浸泡15分鍾;準備8枚紅棗,洗淨後切成兩半;然後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煮,煮成粥狀,即可食用。胃火旺盛的人可以放一些冰糖,有去火、潤燥、和胃的效果。

因為紅棗味甘性溫,體質燥熱、濕熱較重的人不要吃太多,以免造成便秘或火旺燒心。有腹脹或水腫的人多吃極容易脹氣,或者使水濕積於體內,因此不適合吃太多,也不適合喝紅棗水。如果一段時間內食用過多紅棗,又沒有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還會導致蛀牙出現,因此在飲食方麵要控製好食量。

山藥木耳香菇湯最好的消濕腫的食物

在《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中說:“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要意思是腎髒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謝,起著調整人體內水液平衡的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是通過脾的運化、肺的宣發肅降、腎的蒸騰汽化作用而共同完成的

。脾肺代謝後的水液,經過腎髒的液化,化為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水分而排出體外。如果腎髒氣血不足,腎的蒸騰汽化作用不夠充足,身體水液代謝出現障礙,水液聚集,就會向皮膚表麵溢出,也就出現自汗,非常容易形成脂肪沉積,由此出現水腫型肥胖的症狀。

我給大家推薦的山藥木耳香菇湯,具有補血益氣、益腎化濕的作用,腎氣不足的肥胖人群最好經常食用。準備山藥100克,骨頭湯500克,香菇50克,黑木耳30克,香蔥兩根,生薑一塊,鹽、料酒、香油適量。將山藥去皮、洗淨、切片,將所有的黑木耳泡發清洗幹淨,將香菇切成塊,將香蔥、生薑切成碎末;把山藥、黑木耳、香菇放入鍋中,倒入骨頭湯和料酒,以武火煮沸;然後放入香蔥、生薑,以小火煮上十分鍾,淋上香油,調入鹽就能食用了。

我的一位朋友就非常肥胖,並且經常是大汗淋漓,隻要稍微一運動,全身就都被汗水濕透了,他為此感到非常的苦惱。有一次我們兩個人外出遊玩,剛下車就看見他的襯衫被汗水浸透了。我笑著說:“你真算是揮汗如雨啊!”他苦笑著說:“隻能說是苦不堪言。”

我就想起了這個山藥木耳香菇湯,便推薦他多吃這個湯緩解汗液不止。最開始的時候他半信半疑,感覺這個湯不會有什麼療效,但是又沒有其他好的

方法,隻好決定試一試。喝了差不多三個月,我向他詢問結果。他告訴我現在情況好多了,隻有在很累的情況下才會出汗。這個湯做法非常簡單,不僅可以改善出汗的問題,還能治療水腫,你何不嚐試一下呢?

主食,補氣血的最佳選擇

很多時候,養生其實就是從自己身邊的事情做起,就是從身邊最普通的事情上發現真理,而現代人卻忽視了這一點,真不能說是小的損失!

大家都知道,氣血流通是人體最為正常的功能。身體也像是一個極小的天地,有一個小循環,髒腑經絡,氣血流通,循環不息。隻有我們的身體氣血潤澤充盈,生命才能旺盛,身體才會康健長壽。

現代人特別是城市人群大多數處於亞健康狀態,每天朝九晚五地生活,不注重日常的飲食,工作壓力大,又缺乏運動,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腰酸背痛、神經衰弱、失眠、手腳冰涼等問題,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其實是我們體內的氣血出了問題。

氣血的作用就是支持、供養、調節髒腑的功能活動,假如我們體內的氣血受損,就會影響到髒氣的運行,脾胃升降及其樞紐作用都會受到限製,進而清陽之氣不能散布,後天之精不能歸藏,飲食水穀無法歸於正常,汙濁糟粕無法排出,接著就會發生多種病變。因此,想要脾胃健康、身體健康,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補益氣血。

要補氣血,我們就必須要知道氣血從何而來。有的人感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血肯定是從心髒裏來的。沒錯,但是這種認識是有誤區的。因為我們的心髒隻是管理血脈的,而並非是血液的源頭。那氣血之源在什麼地方呢?我們說過了,脾胃為氣血之源。中醫裏講,胃主食,水穀精微進入胃部之後,通過脾來運化,將全部精華轉為氣血然後輸給各個髒腑器官。可見,食物才是氣血的源頭。

我們食用什麼樣的食物會起到補氣血的作用呢?《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曾有記載:“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我們的生活中,五穀應該是人的主食,而且五穀能夠為身體補充氣血。

曆代養生家都非常推崇並且提倡“五穀為充”,在日常生活中要攝入一定量的主食。主食攝入不足,極容易導致腎氣不足、氣血虧虛。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發為血之餘,就是說,頭發的生長以及脫落,潤澤與枯槁,主要依靠的是腎髒精氣的盛衰以及肝髒分泌的營養液的滋養。

現在很多年輕人早早出現了衰退的症狀,頭發早脫或變白,這主要是肝腎中精血不足所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脾胃為人體提供的主食營養不充足。

根據一家權威機構的最新調查,主食吃得少的人,膽固醇會增高,患上心髒病的概率高

。另外一項調查顯示,如果1周不進食麵包、麵條、土豆等主食,大腦的記憶力以及認知能力都會受到損害。

顯然,我們體內的氣血就像維護汽車正常運轉的汽油一樣,而主食則是氣血的主要材料。

生活中,有一部分女孩為了保持曲線美而節食,不吃東西,尤其控製主食的量,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很不妥當的。有這樣一位女孩子,平時為了減肥就不吃主食,餓了就用水果扛。前一年,這個女孩子還堅持跑步鍛煉身體,但飲食上絕不碰米飯、白麵等食物,單一吃一點水果,有時再喝點牛奶。的確,減肥很成功,她的身材保持得很好,可是卻發生了另外一件事。她經常感覺頭暈惡心,每天都不能安心進行工作,還經常感冒。後來到醫院進行全方位檢查,發現她患有缺鐵性貧血。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攝入主食的量過少。大米、白麵當中澱粉的含量非常高,屬於多糖能量密集型的食物,這些能量被攝取後,存在體內的脂肪中,從而引發肥胖,同時也會出現多種慢性疾病。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現代學的解釋是: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稱之為代謝病,吃的量要比消化完的多就是代謝病的根源。最後說一下能量平衡的問題,往往多吃多動的人,比少吃少動和不吃不動的人身體狀況更好。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肥胖的原因並非是因為攝

入過多的食物,而是因為脾胃運化失調所致。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這個膳食寶塔共分幾層,它的各層位置和麵積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我們看,最底層、麵積最大的是什麼?是穀類、薯類及雜豆食物。底層其實就是營養的根基,根基若是過於單薄,整個寶塔怎麼會穩固呢?這其中,穀類包括米、麵、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木薯、甘薯等。按要求,每人每天日常的攝入量應該在250~400克之間。日常生活中應多吃一些雜糧、豆類等主食,少吃那些精細加工的食物。

很多時候,養生其實就是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就是從身邊最常見的事物中發現真理,而現代人卻不注重這些問題。

山楂雖小,調理脾胃最有效

對於山楂而言,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一直是難以忘懷的,記得小的時候我最喜歡吃冰糖葫蘆。這種小吃在我小的時候隻是過節時的專利,看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冰糖葫蘆,馬上就會讓人感覺到濃重的年味——春節不遠了!每到寒冷的冬季,正是山楂上市的季節。如今天氣轉冷後,超市裏麵就會推出成堆的山楂供顧客選擇。

山楂又稱紅果,色澤紅豔,果肉不多,不過酸味明顯,吃一顆就能提神開胃。山楂不僅是食材還是一味藥材,《本草綱目》中說山

楂有:“化飲食,消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指出山楂能消食、除油去膩、活血理氣、化瘀止痛的功效。

人們一到過年飲食是非常難以控製的,親朋好友宴請不斷,麵對各類豐盛的宴會,想減少油膩都難。很多人過完節不僅對大魚大肉過敏,而且引起了腸胃不適。一肚子的油水,使本來辛苦瘦下來的腰圍慢慢撐起來,更有甚者患上“假日綜合征”。

因為公司提前放假,萬芳就回到東北老家待了兩個禮拜,每天在家裏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睡睡,或者參加朋友間的聚會。一日三餐的大魚大肉,各種零食,從早到晚都沒讓胃腸休息過。家鄉的各種美食都吃遍了,每天肚子都是鼓鼓的,整個人也胖了不少。假期結束後,萬芳回到工作單位,可身體卻出現了問題。整天都是飽脹感,什麼都不想吃。有時候感覺肚子有些餓,可吃點就脹肚。萬芳找到我,讓我給開一些藥來吃。

我建議萬芳少吃些油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這段時間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時每天吃些山楂,既開胃消食,又能將多餘的脂肪消除掉。冬天生吃山楂會對胃部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時候還會對牙齒有影響,我建議大家最好煮熟食用。將山楂洗淨後,去核,放在碗裏,加入兩三塊冰糖,放到蒸鍋上蒸15~20分鍾就好了。蒸出來的山楂顏色亮

澤鮮明,味道酸甜可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令人氣憤的事情。生氣之後就會感覺身體不舒服,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這也是中醫常常講到的“鬱則氣滯”。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有效地調節體內氣機,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氣滯久則化熱,熱鬱則化火”的現象。所以,對於非常喜歡生氣的人而言,脾氣暴、火氣盛,還會出現牙齦腫痛、長青春痘等一係列的上火現象。笑口常開,保持心情愉快,才能使氣機調和、順暢,身體康健。

山楂可以順氣、清火,生氣的時候不妨多吃一些。山楂能順氣、消食化滯、活血化瘀,而山楂又是紅色水果,紅色入心,對於因為生氣、動怒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律不齊也有非常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