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養眠:調理自然,內外通補保健康(2 / 3)

目前市場上的安定類藥品,可通過現代技術手段構造分子結構,其藥性已經變得十分強大,應用範圍也在逐漸地擴大,但是副作用也相應增加。例如個別體質不宜服用安定的患者不僅不能入睡,反而易於興奮,會出現多語、睡眠障礙、幻覺等症狀,極容易出現更為嚴重的藥物性失眠,可以說是適得其反。

對人體損害更大的是催眠鎮靜類藥物在發生作用和完成任務後,想要從體

內排出,就必須經過肝髒的解毒,然後再經過腎髒排出體外,如此一來,這一類藥物會極大地增加髒腑器官的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肝腎中毒,影響到肝腎的功能。所以,肝腎功能不良者,在服藥以前應該遵醫囑。

我們都知道,朋友以及醫生都會給出忠告,不到萬不得已不應該求助安眠藥。如果是因為時差、親友過世、身體病痛等造成的暫時失眠,那麼幾個晚上甚至幾個星期的短期服用失眠藥物是可以的。因為這些情況下,安眠藥可以預防從短期失眠惡化成長期失眠的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在決定服用安眠藥的時候,都不應該放棄改變那些影響失眠的思想與行為。應該最大限度地降低對藥物的依賴性,以下是幾點服藥原則:

1.藥劑量要最低,兩三個星期後應該停止,最多不能超過四個星期;

2.間歇性服藥,隻有在連續兩晚無法入睡的情況下服用,絕不連續服用,這能保證你每星期吃藥不超過兩次;

3.絕不增加劑量或超過醫生的指示,並一定要服用半衰期較短的安眠藥。

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如果將治療失眠的所有希望放在安眠藥上,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其實,在現代社會,失眠是一種較為常見、易高發的疾病。大多數失眠完全可以通過患者的自我調理、改良作息規律來醫治。失眠患者不要有過多的心

理負擔,以平常心來看待,否則越是緊張、越是強行入睡,結果就是越不能入眠。其次要找出並消除失眠的原因,對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不能認為失眠隻是偶爾的小問題,算不了病而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總之,病理學方法醫治失眠是“治標”,心理學方法醫治失眠才是“治本”,隻有兩種方法共同使用才能從根本治好失眠。

失眠者請對號入座,尋找自我修補方案

我在接診的時候會遇到不少失眠患者,見到我的時候都會說自己害怕吃安眠藥,安眠藥的副作用相當大,萬一身體對藥物出現了抗性,越吃越多,毒素在體內不斷地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誘發身體不適。

相對來說,中醫療法的副作用還是比較小的。

我們都知道,中醫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治療疾病,就是辨證施治,針對人體的各種症狀給出不同的藥方。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心腎不交

中國古代非常推崇睡子午覺,要練子武功,所追求的養生法就是心腎相交。心腎相交是身體最和諧的一種狀態,能夠讓人體生機勃勃。

如果一個人每天睡眠時都超過晚上12點,甚至到淩晨1點還不睡覺,白天也不睡覺,那麼心主火在上,腎主水在下,在子時心火下降,腎水上升,水火相濟,得以維持人體正常的水火、陰陽平衡

。水虧於下,火炎於上,水不得上濟,火不得下降,心腎無以交通,所以心火上升而無法入眠。

那麼,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讓心腎相交,在這裏為大家介紹一種以黃連、肉桂為主要材料的交泰丸。交泰丸出自明代韓懋的《韓氏醫通》。這個方子中的黃連清心降火為君,少佐肉桂,以引火歸元,共達水火既濟、心腎交通之功效。《四科簡要方·安神》篇當中說:“生川連五錢,肉桂心五分,研細,白蜜丸,空心淡鹽湯下,治心腎不交,怔忡無寐,名交泰丸”,指出了方劑中黃連與肉桂配伍的比例為10∶1。

若是感覺上麵這個方子的藥力不夠,還可以與黃連阿膠湯合用,這道湯中有黃連、黃芩、阿膠、白芍、肉桂、雞子黃等,都有鎮靜安神的作用。有的患者以心陰虛為主,可用天王補心丹;腎陰虛為主者,可用六味地黃湯加夜交藤、酸棗仁、遠誌等熬製成湯藥服用。

此外,對於失眠症狀較輕的患者,每晚睡覺前用熱水泡腳,邊泡還可用手按摩足底,左右腳不斷交替用力按摩。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腎經之氣所出,如水的源頭),用熱氣熏它,並按摩它,有滋陰降火、引火歸源的作用,對心腎不交型失眠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二、肝鬱血虛

中醫認為,“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簡單而言,

就是人受外氣之後不能發泄出來,總是自生自氣,就容易肝氣鬱結,即使睡著了,也容易多夢受驚,平時脾氣容易急躁,容易大動肝火,這是肝氣鬱結不能舒緩所致。

遇到這類情況,我們的主要做法就是疏導肝氣,補足血氣,清肝瀉火,可用酸棗仁湯加柴胡。其配比是:知母9克、川芎6克、茯神12克、柴胡12克、甘草3克、酸棗仁9克。這個方子中,酸棗仁養肝血、安心神;川芎調暢氣血,疏達肝氣;茯神、甘草寧心;知母清熱除煩;酌加柴胡都能起到疏肝解鬱的作用。

有些患者因為血虛肝熱而失眠,宜用琥珀多寐丸(琥珀、黨參、茯苓、遠誌、羚羊角、甘草)。若是肝鬱化火者,宜用丹梔逍遙散(白芍藥、茯苓、當歸、白術、柴胡、甘草、煨薑、薄荷、丹皮、山梔)加忍冬藤、珍珠母、夜交藤、柏子仁之類。

三、肝膽兩虛

肝藏血,主疏泄,對氣血津液的生成、輸布和代謝有重要的影響。《黃帝內經》裏說:“人臥則血歸於肝。”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失眠分為虛證和實證,而肝膽兩虛顯然是虛證。肝膽兩虛是不可忽視的,張仲景曾用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這也是從肝鬱血虛入手,而《本草經疏》中說:“病後不得眠,屬膽虛”。

因此,我們利用傳統中醫知識,進行補益肝膽,安神養血,可以服用酸棗

仁湯和真珠丸。酸棗仁9克、龍齒12克、柏子仁12克、真珠母12克、茯苓9克、犀角3克、地黃9克、川芎9克、甘草3克、知母9克、當歸9克、人參3克、沉香3克。在這個方子當中,酸棗仁湯有補益膽虛之效,真珠丸具有鎮膽虛之驚的功效,二方共達補益肝膽,養血安神的作用。若失眠症狀是由於膽氣虛弱所致,則可選用參胡溫膽湯(黨參、枳實、麥冬、柴胡、茯苓、橘紅、香附、桔梗、半夏、竹茹)。(注:這裏的酸棗仁是指炒酸棗仁。)

四、心脾兩虛

失眠的人入睡困難,睡覺時經常做夢,易醒,醒了之後就更難入睡了,或者有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狀,這是非常典型的心脾兩虛。這一類人多數為勞心過度,傷心耗血而引起的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就不能補足精神,從而導致人無法入眠。

想要治好這一類的失眠患者,就要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建議您試一試歸脾湯。其構成藥材包括:黨參30克、龍眼肉12克、黃芪18克、白術8克、木香6克、當歸12克、陳皮6克、酸棗仁18克、茯神15克、遠誌15克。方中黨參、黃芪補心脾之氣,當歸、龍眼肉養心脾之血,白術、木香、陳皮健脾暢中,茯神、酸棗仁、遠誌養心安神,起到補益心脾、安神養血的功效。

如果是患者心血不足,可加白芍10克,

熟地、阿膠珠各12克,幫助心血調養;如果是不寐較重者,酌加五味子12克、柏子仁15克,有助於養心安神,或加合歡皮12克,夜交藤、牡蠣龍骨各30克,可以起到安神鎮靜的作用;如果是兼見脘悶納呆,苔滑膩者,加半夏、厚樸各10克,茯苓15克,陳皮12克,還可以化痰、理氣。

五、陰虛火旺

有一些失眠患者在失眠的時候,常常表現出心煩、入睡困難,同時兼有手足發熱、盜汗、口渴、咽幹等症狀,這是非常典型的陰虛火旺的失眠症狀。

我們傳統醫學治療這一類失眠的主要宗旨是滋陰降火,清心安神。對於此種情況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黃連阿膠湯。其主要構成藥材包括雞子黃2枚、阿膠9克、黃連3克、黃芩9克、白芍9克。水煎2次,阿膠烊入,用生雞子黃調入藥汁,分2次溫服。這個方子中,黃連、黃芩降火,白芍、阿膠、雞子黃滋陰,幾者相互調劑則可安神鎮靜。

六、心虛膽怯

很多人失眠是因為受到驚嚇而無法安然入睡,即使勉強入睡也極容易被驚醒,整天精神恍惚、心神不安、膽怯恐懼,這些表現都是膽怯心虛的症狀。

因此,我們治療的宗旨是安神定誌,最好選用安神定誌丸。其配比是茯苓15克、龍齒30克、人參6克、茯神、遠誌各10克,石菖蒲12克。在這個方子中,人參益氣,龍

齒以鎮驚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補氣益膽安神。幾種藥材共用可以起到鎮驚益氣、定誌安神之功效。

在上麵我們總結了影響睡眠的幾個方麵,還有很多具體的原因不能一一講解。我隻能說,歸根到底,失眠與心理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開心、寬心、放心,那麼失眠也就從此告別了你的生活。

胃部疾病,也會影響睡眠質量

前麵我們提到了養胃的重要性,其實在中醫裏麵還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說法。這句話的出處是《素問·逆調論》:“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其主要意思是,一個人的飲食出了問題,會造成人的脾胃失調,由此引發失眠。中醫認為,從五行生論,脾為心之子,脾胃相表裏。因此,脾胃功能失調,胃氣不能受製,極容易導致腹痛腹脹的問題,更有甚者會出現惡心或嘔吐的情況,還有一部分人出現便秘的問題。

大家常說“人活一口氣”,其實這口氣不僅是用來睡覺的,同時是用來消化所吃的食物。如果晚上吃得過多,氣就會受到中焦阻隔,陽氣無法輸送到大腦之中,繼而引發失眠。在古代養生術上提倡過午不食,就是說一天隻兩餐,上午九十點鍾吃一頓飯,下午四五點鍾吃一頓,晚上就不可再吃。作息

時間按照太陽的規律,日落而息,所以那時候的人睡眠都很好。

記得是去年春酒的時候,還沒過元宵節,一位將近50歲的女士帶著女兒到我這裏就診。仔細詢問一番,才知道女兒自從結婚到北京,有一年多沒回家見媽媽了。終於盼到了過年,於是就把母親接到北京來住。愛母心切,女兒給母親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換著花樣的招待母親。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這位媽媽發現自己的飲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睡眠質量卻大大下降,每晚睡眠的時間隻有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是在床上輾轉反側。更讓她害怕的是,出現了頭痛昏沉、記憶力減退、脘腹飽脹等症狀,總是想吐。前兩天,她到醫院幫母親開了一點維生素B1、維生素C以及柏子養心丸,但吃藥之後症狀還是沒有改善。

我仔細觀察了她的舌苔,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大便黏滯,再根據其個人的症狀,屬於中焦濕熱,胃氣不和。於是,我給她開了個方子:黃芩、藿香、佩蘭、黃連、厚樸、枳殼、薑半夏、竹茹各10克,蘇葉、白蔻各8克,六一散20克(包煎)。用水煎服每天服用一劑。另外,我建議她飲食上千萬不要大魚大肉,吃點粗茶淡飯就好了。

5天之後,母女再一次來到我的診室,滿臉笑容地告訴我,現在睡眠好了很多,之前胃脹、惡心以及頭昏眼花等症狀都

得到了改善。於是,我又給她們拿了點調理的藥。之後,她們就沒有再來過。

根據我的行醫經驗,因為“胃不和”而導致“臥不安”,睡眠時好時壞,沒什麼規律,並且使用安眠藥效果也不佳。到了西醫那裏,往往診斷的結果是神經衰弱,結果越治越嚴重。因為服用安眠藥、養神藥,雖然能夠暫時緩解失眠的問題,但是治標不治本,所以要想解決睡眠障礙,我們必須從影響失眠問題的直接原因下手。

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飲食平衡,少吃油膩的食物。在這裏,我給大家兩個建議,讓你告別“胃不和,則臥不安”所帶來的困擾。

一是晚餐必須注意“七七”原則,即晚上7點以後或者睡前3小時千萬不要進食,飯量最好是七分飽。配菜最好以清淡為主,避免高油脂的肉類以及蛋糕點心,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

二是晚飯後千萬不可立馬休息,稍微走一走,對於消化非常有好處,我們不是常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你是否知道睡眠也有一個生物鍾

在自然界中,很多事物都是具有周期性的,大海的潮起潮落,四季的天氣變化,晝夜的交替循環,包括人類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些現象都是自然的循環往複。各類生物的繁衍生息、公雞打鳴,都如同定時的鍾一樣周而複始,我們將大自然中的這種現象稱之為“

生物鍾”。

實際上,我們人體也是有生物鍾的,睡眠其實也是其中的一種。在長期的生活實踐當中,每個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睡眠習慣,有一部分人喜歡早起,而有一部分人則喜歡熬夜晚起,還有的人睡眠非常的有規律,總是定時定點。當然這與長期以來養成的睡眠習慣有關係,但也與人體“睡眠—覺醒周期”的生物鍾現象是密不可分的。

1962年,一位非常年輕的法國地理學家就做過實驗,他在阿爾卑斯山海拔2500米的高度找到一個山洞,並且居住在裏麵。這個山洞的深度達到30米,有S型的蛇型通道,下降到地下大約是140米。山洞內一片漆黑,地麵結冰,溫度正好可以使水結冰。他的身邊沒有任何記錄時間的東西,僅通過電話與外界進行聯係,支配他睡覺、起床、吃飯的時間。他製訂自己的生活計劃,並且進行日期記錄,而他的朋友記錄著真實的時間日期表。他住在山洞內采用與外界相同的作息時間,住了兩個月。有趣的是:他的覺醒—睡眠周期是24小時31分鍾,也就是說在洞內的作息時間,每天向後推遲31分鍾。實驗到第25天時,他的洞內生物鍾比洞外整整延時了12個小時,即白天與黑夜之間是完全顛倒的。到了實驗的第50天,他的覺醒—睡眠周期又重新恢複到與外麵相同的時間。

由此

可以知道,人體自身就具有認知白天黑夜的規律。人類對於生物性的規律非常敏感,一到夜晚睡眠的時間就發困,到早晨在一定的時間段會自然蘇醒。由上麵的實驗我們也可以看出,這種生物鍾節律不是被動形成的,而是我們身體內部存在一種內在性的主動過程,即使將環境中的各種因素都嚴格控製在恒定狀態,生物鍾的節律現象也是照樣出現。

洲際飛行後我們的身體出現的時差反應也說明了這個現象。當我們從中國大陸走向大洋彼岸的時候,新環境的日出日落與國內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也出現了晝夜顛倒。這樣,在最初的幾天裏,我們的生物鍾仍舊按照原先的規律進行活動,所以在夜晚有了失眠的情況,因為這個時候故居的時間正是在白天。而到了白天就會呼呼大睡,因為此時故居的時間恰逢黑夜。這也表明了我們的睡眠也是有生物鍾的。那些從事“三班倒”做夜班的人也會有非常深刻的體會,他們晚上熬夜工作,白天補覺,但是身體依然按照正常的節律進行活動,所以到了晚上特定的時候,特別是到了淩晨,人就非常希望睡覺,工作效率也會下降,容易出現危險事故,這也是生物鍾節律造成的。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生物鍾。如果人的生活節律受到改變,從而改變了激素分泌量,導致神經紊亂,體內生物鍾

也是會受到影響的。因此,我們應該順應人體的生物鍾,充分睡眠就能恢複健康。

充分睡眠雖然能夠讓我們的精力更加旺盛,但睡眠質量非常好的人也容易出現疲勞的感覺,這也是因為睡眠生物鍾所引發的。研究顯示,在晚上11點至12點進入睡眠狀態的人,第二天上午10到11點是最有精神的。相反,到了下午l點至4點精神出現萎靡,然後在晚上6點至9點的時候又進入了一個精神旺盛期。

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妨安排一下適合自己的生物鍾節律,如在“精神困頓期”做一些社交、遊戲等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的工作,而在“精力旺盛期”則從事一些較為複雜的工作。當然,也可以通過改變入睡的時間來改變生物鍾。睡眠之前應該調暗燈光,因為強烈的燈光會讓人無法進入睡眠的狀態。窗簾幫助遮擋光線。人們晚上或因上夜班而在白天睡覺時,都必須拉上窗簾。臥室上床之後就應該把燈關掉。在幽暗的環境下睡覺,不僅營造了安靜的氛圍,還避免了外界的幹擾更有安全感,因而更容易進入睡眠的狀態。

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節奏隨之加快,許多人因為加班工作、學習,或者為了追求享受盡情娛樂,入夜之後也變得非常忙碌,不少人甚至是全力以赴、如癡如狂、廢寢忘食,真可謂是到了無以

複加的地步。一些人如公務員、藝術家、作家等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聚精會神地謀劃發展;而白領階層中那些在大公司、大企業、外企或合資企業工作的人,常因為參加各類社交活動而至深夜;為了謀生和發展,不少人加班熬夜,甚至通宵從事各種經營活動;而舞廳、網吧、酒店、桑拿室、遊戲廳入夜人員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在那裏釋放自己的壓力……

為了工作,為了學習,為了娛樂,總之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讓熬夜現象日益嚴重起來。但是熬夜是不可取的,因為它擾亂了生物鍾,紊亂了生物鍾的節律,違背了從古至今、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會對我們的睡眠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我們的大腦及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調查發現,現在我們已經平均削減了超過20%的夜晚正常睡眠時間,尤其是在城市中,睡眠時間更是不足,這似乎是城市人群病態最常見的表現。

現代社會夜生活很普遍,但對身體是一種傷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豐富讓人們的身影越來越忙碌。在過去,人類的基本生活作息都是跟著“太陽走”。除了宮廷或富有人家,人們當天色將黑的時候就漸入安眠的狀態。而現代社會不同了,在城市裏,尤其是大城市,夜晚強烈的燈光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文明日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