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巧眠:輕鬆睡眠有妙招,讓你一覺到天亮(1 / 3)

第五章

巧眠:輕鬆睡眠有妙招,讓你一覺到天亮

春眠不覺曉,與春困進行戰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詩人非常恰當地描述了春天的特點,大地複蘇,嫰柳抽芽,一派新氣象,而人們卻如同像是冬天的熊一樣冬眠起來,一整天暈暈乎乎的,總想睡覺。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人們之所以會出現春困現象,與氣候變化是分不開的。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我們體表的溫度也不高,全身的血管都處於收縮的狀態,血流量減少,在全身血流量不變的情況下,大腦內的血液也就增多了。而當春季到來之時,氣溫逐漸升高,體表的溫度也隨著增加,全身的血管就會擴展開,體表的毛細血管得到了更多的血液,新陳代謝也活躍起來,此時大腦所得到的血液比以往得到的少了,氣血不足了,也就有了困意。

雖然春困是非常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是它對身體健康無益而有害,這是因為“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春天到來,萬物都複蘇了,而人體的陽氣在此時也在順應自然,向外生發,如果因為春困而賴在床上,就會阻礙陽氣的生發,不利於人體健康。所以,在春季,我們應該“早臥早起,廣步於庭”。早上早些起床,在戶外吸收大自然的陽氣,讓身體如同春日的陽光一樣,生機盎然,

精神百倍。

雖然我們知道在春天應該早起,但是春困卻是不好辦。那麼,對於我們而言,應該怎樣與春困做鬥爭呢?這是我給大家介紹的幾種方法。

一、夜晚進行睡眠補充

想要早晨起得早,不犯困,我們就應當“補神”,一提起“補神”,晚上睡眠的時間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1.掌控好進入睡眠的最佳時機。當夜晚降臨時,我們的體溫開始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隨之減慢,全身會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但是如果體溫過低,我們就會感覺到冷,對睡眠不利。所以春季不宜睡眠過晚,最晚不能超過10點半。

2.睡眠要有周期性。我們的睡眠是有周期性的,從最開始的深,之後變淺,隨後再變深,不斷地循環。一般情況下,人體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的周期是1小時30分鍾。若是在淺睡眠時間醒來,頭腦會比較清醒,並且是精神煥發,所以,在臨睡前,將鬧鍾調成1小時30分鍾的倍數就能夠使自己在睡一覺之後感覺到頭腦非常清醒。

二、飲食調整

春季出現了春困,我們就必須把睡眠質量提升上去,使自己在夜晚安眠,白天我們也就不會太犯困。而食療在所有的方法之中是最方便的,也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助眠方法。

1.蔥棗湯

準備一定量的大棗和蔥白;將大棗清洗幹淨,並且在清水中浸泡一天,蔥白清洗幹淨;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清水,放進大棗,旺火煮沸;20分鍾後,放進蔥白,然後再以小火煮10分鍾。

2.百合湯

先準備好一定量的鮮百合,將百合清洗幹淨後,放進鍋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進行熬煮;當百合熟爛之後就能食用了。

3.蓮心茶

準備好一定量的蓮子心、甘草,將二者同時放入杯中,用開水進行衝泡即可。

4.棗麥桂圓湯

準備適量的大麥、桂圓肉、紅棗肉;將食材清洗幹淨後一同放入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煮製;當食材煮熟後,就能直接食用了。

5.五味子糕

準備適量的五味子、糯米粉;將五味子碾成粉末,糯米粉發酵;待發酵完後,將碾好的五味子摻到糯米粉中,之後放進蒸籠中進行蒸製;蒸熟後即可出鍋,最好是在睡覺之前食用。

夏日炎炎,睡眠注意事項要牢記

一到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因為“熱”而睡不著,這時,有的人就會采用一些小技巧為自己降溫,輔助睡眠。不過,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上說,生活中輔助睡眠的降溫小技巧是會危害到身體健康的。

一、袒胸露腹而睡

夏季氣溫炎熱,有一類人群,特別是男性,為了讓體表獲得更多的涼快感覺,總是喜歡光著上身睡覺。其實,這樣睡覺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光著上身睡覺時袒胸露腹,雖然會讓人覺得非常涼爽,可是也非常容易導致寒熱在體內分布不均,

造成血管收縮,身體供血量相應減少,很容易誘發胃腸道神經功能紊亂,進一步損害胃腸道黏膜,甚至出現習慣性腹瀉。

這種習慣性腹瀉還會讓我們感覺到渾身無力以及腹痛,甚至還會出現胸悶、氣急等情況,如果裸腹而眠者本身患有胃炎,還會出現便血的情況。

我建議大家在夏季睡覺的時候最好穿一件睡衣,這樣不僅能吸附身上的汗液,還能夠預防身體受涼、習慣性腹瀉等問題。

睡衣應該以輕薄柔軟、全棉質的為主,這樣更有利於吸收汗液,減少皮膚的刺激性。睡衣的顏色應該淡雅、輕淺,這樣有利於明目、安神;而且,睡衣的款式千萬不要太小,千萬不可束縛住胸、腹、背部等部位,否則睡覺的時候是很容易失眠、做噩夢的。如果不想穿睡衣睡覺,至少也應該使用小毯子、毛巾等將腹部蓋上。

二、風扇、空調相伴而睡

在夏季,有不少人都喜歡在睡覺的時候開著風扇,這樣的確可以給身體降溫,促進睡眠,但是很少人會再起來將電扇關上。長時間吹風扇會將人體出汗的均衡狀態打破,並且會讓人感覺到諸多不適,比如腿酸、頭暈、腹痛等,甚至還會引發更多的疾病。

此外,開著空調睡覺也是不好的。我們在開空調時,就會將臥室的窗戶關上,但是長時間開空調,會導致室內聚積大量的細菌、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呼吸

道健康非常不利。而且有不少人在睡覺時裸露腹部,若是這種情況下吹空調,很容易使寒邪從腹部侵入體內,極容易導致腹瀉的問題。

三、室內潑水降溫

我們都知道,夏季雖然炎熱,可是一場大雨過後,空氣就會變得清新,天氣也變得涼爽了不少。的確,雨水蒸發可以讓氣溫降下來,使人感受到涼爽。

於是有人想出了這樣的方法,為了安眠,臨睡前在地上潑些水,讓空氣的溫度降下來,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正確。

水分在蒸發的過程中需要流動的空氣。普通家庭的居室麵積比較小,再加上受到牆壁、家具等影響,室內通風條件較差,使得室內空氣處在相對靜止狀態,流通出現障礙,水分不能自然向外散開,就會滯留於空氣裏麵,不但會使得室內溫度上升,還會讓周圍的空氣變得悶熱,與此同時,室內地麵上的細菌、塵埃會隨著水分漂浮到空氣中,空氣質量變得很差,不利於身體健康。

四、涼席越涼越好

在涼席的選擇上,並非是越涼快越好。那些涼性非常大的竹席,適合火力旺盛的年輕人,不適合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體質虛弱的人夏季最好選擇草席。但草席較容易生蟎蟲,所以在新草席使用之前,最好先將其放到陽光下進行暴曬,並且要反複拍打數次,之後再以溫水將灰塵擦掉,讓其在陰涼處晾幹之後再使用。臨睡前

最好再擦拭一遍,以除去灰塵和汗水。

不管您選擇哪種類型的涼席,在使用的時候,室溫都不要太低,尤其不可以長時間開空調,否則就是雪上加霜,這非常不利於身體健康,尤其是對於年紀大的老年人而言。

秋高氣爽,睡眠有講究

古人雲:“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這句話的主要含義是,一定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

對於我們而言,想要遵循這個規律,早些起床,必須從各方麵進行調養。首先要將運動加強,秋高氣爽,氣候幹燥,這個時候應該多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晨的微風當中散步、跑步、鍛煉。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而且還可以接受耐寒訓練,讓身體逐漸適應寒冷的刺激,同時也是為即將到來的寒冷做準備。

另外,必須保持室內的溫度。秋季空氣當中的濕度很小,風力大,我們身上的汗液蒸發得快,很容易讓人的皮膚幹裂,身上的毛發容易脫落,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並且要適當給自己的身體補充水分。

根據秋季的特點,我們還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維生素之類的製劑與潤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我建議大家用西洋參、麥冬、沙參、杏仁、百合、川貝、胖大海等。對於陰虛體質的人來說,不妨服用一下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其實,與年輕人比較起來,老年

人的五髒顯得衰弱,胃腸係統也更加薄弱,如果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注重飲食細節,生冷沒有節製、饑飽無常的話,那麼極容易引起胃病。

所以,在秋季,中老年人應該少吃多餐,多食用一些容易消化、開胃的食物。

中老年人在食物的選擇上,應該以養肺生津、甘平潤燥為主,比如,百合、梨、麥冬、荸薺、豬肺、山藥、蓮子、藕等。

一到了秋季,自然界滿處都是蕭瑟,這很容易讓我們陷入憂傷的情感當中。所以,大家還需要注意精神方麵的保健。

在秋天我們可以多外出走一走或是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從而保持身心愉悅、陶冶性情。

我們都清楚,秋季的溫差變化非常大,風寒邪氣最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再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會發生心衰。

所以,到了秋季之後,我們必須要注意防寒保暖,身體條件好的人可以堅持每天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可以適當洗一洗冷水浴,從而提高我們身體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的發生。

冬藏策略:早臥晚起,等著陽光出來

“冬者,天地閉藏,冰凍地坼。”冬天來臨,氣溫驟然下降,天空飄蕩著幾朵雪花,在這樣的天氣中,如果起床太早就是在犯傻,這是很多人的看法。事實上,任何季節都是如此的,醒來了,就應該起床,而在冬季,更

不能賴床,因為在門窗緊閉的季節,室內空氣質量差,有害氣體、細菌、塵土等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懂一些醫學知識的人會說,在《黃帝內經》中不是講“冬三月,此謂閉藏。冰凍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嗎?我們的老祖宗不是也提倡“冬藏”嗎,為什麼不能在床上多睡一會兒呢?其實,我們祖先說的冬藏並非是在床上賴著,而是應該適當增加睡眠的時間。總是賴在床上極容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不舒適的感覺,還會引發感冒。

我們知道,對人體最重要的睡眠就是深度睡眠,而深睡眠在4點之前就結束了,之後的睡眠狀態都是在淺睡眠。如果在冬季,我們喜歡在床上躺著,頭腦清醒後仍然在床上賴著,就會消耗大腦中的氧氣,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就必須消耗營養,從而導致很多不適症狀出現。

在早晨7點之後,如果我們還賴在床上,就會“令四肢昏沉,神經懵昧”,因為在這段時間,我們的大腸經開始活躍起來,此時,人體應該將身體內的垃圾全部排出體外,但是不起床就會阻礙大腸的蠕動,不能使廢物從大腸中排出去,這樣一來,沉積的廢物就會危害我們身體的血液和五髒六腑。如果在早上七點到十一點這段時間還賴在床上,那麼,對於我們的傷害就會更大,此時胃經、脾經當令,人體的消化能力

會非常強,人體中沒有食物,胃酸就會對胃黏膜進行腐蝕,而從營養的角度來講,此時不起床,身體得不到食物中的營養,長期如此,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胃腸類的疾病。

在冬季,被窩裏的溫暖經常讓我們不舍得離開,而一旦早上賴床,我們也就錯過了吃早餐的時間。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在早上七點至九點這段時間,小腸會大量吸收營養,如果不吃早餐,就會導致血糖偏低,整個人看上去渾身無力,還會使記憶力降低。大腦的營養需要從葡萄糖中攝取,而葡萄糖隻能集中在肝髒和腎髒之中,並且在八小時之後就會消失。所以,如果早晨不攝入食物,大腦所需要的能量就得不到供給,就會令我們的記憶力減弱。

另外,我們早晨在空腹的情況下,體內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會比較高,長期如此,膽固醇就會析出,極容易出現膽結石。

因此,從養生的角度出發,我們也應該早些臥床,早些起床。在冬季,除了不可賴床之外,還應該在細節上注意睡眠:

一、控製好光線

人體內有種激素與睡眠有關,它就是褪黑素。在冬季,從五點開始,天色就開始漸暗,幾乎沒有什麼光線了,此時身體中的褪黑素開始分泌,所以,人們就會感覺困倦。在鄉村,天色黑下來之後會變得非常安靜,很適宜睡眠,而城市中光

源非常多,對睡眠不利。在睡眠時,我們則需要將光線調暗,避免讓光線擾亂睡眠。

二、使用滋潤型沐浴露

在冬季,天氣比較幹燥,我們的皮膚也會變得幹燥,此時沐浴最好選擇滋潤型的沐浴露。因為皮膚幹燥會讓我們感覺心煩,從而影響我們的睡眠。

三、少喝湯水

在冬季,天氣寒冷,我們不容易出汗,水分的循環也不多,所以,在冬季夜間,排尿成了影響睡眠的一大問題。但是如果在夜間想去方便,就必須醒來,再次入睡就困難了。因此,在晚飯時盡量不要喝湯,晚上最好少喝湯水。

小米睡前吃,保證夢香甜

現在出現在電視熒幕上最多的可能就是保健品廣告了,最常見的一類就是改善睡眠的保健品。“無論是多年的失眠症還是臨時的睡不著覺,吃一粒就立馬見效。”這句話可能是大家最常見的保健品廣告語了。

萬先生是一個北漂,從2000年開始,從家鄉到北京打拚,幾經磨難,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把家鄉的土特產作為銷售重點,然後打開全國的市場。

創業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俗話說“創業艱難百戰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而這些也讓萬先生精神壓力極大。別看白天他向所有的員工發號施令,接見客戶,可是下了班,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是他最難受的時刻,談判、簽文件、發展戰略、人際關係等這些

白天打交道的東西,在腦海中仍舊揮之不去,每晚都會失眠,直到兩點多鍾才睡覺。

萬先生是一個性格非常堅強的人,剛開始一直以為是壓力大造成的睡眠困難,可時間一長,就扛不住了,身體發出了各種信號。後來在別人的介紹下找到了我。

一看他的氣勢,我就知道他是一個幹事業的人,說話鏗鏘有力,一臉正直。對於這種自信滿滿的人,不能一開始就聊病症,而要旁敲側擊,逐一了解。閑聊中,我就詢問他每天都吃什麼食物?他說自己的工作非常繁忙,一般就是在上班的路上買點吃的,中午就吃工作餐,晚上應酬時胡吃海喝,不應酬就回家吃泡麵,或者在回來的路上買點饅頭,隨便買點小涼菜就可以了。

聽到這兒,我便開始告誡他,虧你還是專門跑市場的領導,負責推廣東北的土特產的,怎麼不試試東北小米呢?每天晚上用小米熬點粥,最好放一些蓮子,長期吃下去,不用一個月,你失眠的問題就解決了。

萬先生質疑地看著我,小米粥就能緩解失眠症?

答案是肯定的,小米具有“健胃、和脾、安眠”的功效。這位老板總是和農產品打交道,難道不知道嗎?像這一類的壓製型睡眠,不是特別嚴重,平時不要太緊張,把責任和工作分擔下去,抓主要的事情就可以了。然後,多愛惜身體就好了,應酬少點,把生活搞好點

,每天回家熬一點小米粥,簡單、方便,又快捷,是治療失眠較為有效的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