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好員工一個吃回頭草的機會
中國有句俗話:“好馬不吃回頭草。”現在許多管理者在對待離職員工的態度上也抱有同樣的成見。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跳槽員工的“忠誠度”值得懷疑,同時回聘員工在麵子上也說不過去。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係中關於“惜才理念”的範疇是很寬泛的。人才跳槽離去是公司的一種損失,人才跳槽之後的經曆對他們個人而言是一份寶貴的財富,不同的環境和工作內容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能力,閱曆也隨之增加。這樣的人才對公司來說遠比一個新手重要。
分析數據表明,雇用一個新員工所需支付的招聘、培訓費用以及相關的業務耗費,超過了需要支付給該員工的個人薪酬。但是如果這個人原本就熟悉公司現有的業務流程,就能夠順暢地與公司管理層進行溝通,並且無需支付適應職務前的培訓費用。
B公司是一家中等規模的廣告公司,有員工50人左右,下設業務部、設計部、工程部等部門。由於采取部門經理負責製,並且也沒有單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所以總經理康鵬對一般員工的個人情況並不是特別了解,與普通員工之間也很少進行單獨談話。這些員工的雇傭和解聘,一般都是由部門經理操作,總經理隻需要在最終決議上簽一個名就行了。
自從兩年前康
鵬任命原總經理助理季曉彬為業務部經理之後,這個部門的人員流動率比原來高了許多,很多業務員做了半年不到就離職了,並且一些元老級的管理者也相繼離開了公司,對此康鵬一直有點納悶,但礙於製度又不好多問。兩個月前在一次招標會上,他偶然遇到了不久前剛從公司業務部辭職的一位項目管理者小路,現在小路是另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部門經理。
在閑談中小路告訴康鵬,季曉彬作為總經理助理確實做得很出色,但是要他來主持部門的工作並不合適。他不善於處理與下級的關係,對於業務員費盡千辛萬苦爭取來的客戶,他總想辦法據為己有,對犯錯的下屬也過於苛刻,許多員工都忍受不了這樣的上級而最終選擇了跳槽。
美國哈尼根公司的總裁曾經說過:“如果雇員桌子上一台價值2000美元的桌上型計算機不見了,公司一定會對此展開調查。但是如果一位掌握著各種客戶關係,年薪十萬美元的經理被競爭對手挖走,公司就不會進行調查,員工也不會被叫去問話。”
有許多公司已經意識到他們正在失去一些優秀分子,但他們不知道是哪些人離開了,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離開,甚至連他們去了哪裏也不知道。對於那些采取分級製度按層次管理的公司來說,許多基層人員的要求及意見,往往在送達高層管理人員之
前,便已經被層層消磨扼殺。由於缺乏有效的溝通措施,許多公司一方麵不斷招人,另一方麵大量的人才也在不斷流失卻不知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