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區閑閑書話十年文萃》後記
網絡深刻改變了世界和人生,越來越多的人將它視為精神家園。其中一些人,選擇了天涯社區的閑閑書話。
2000年11月10日,西西弗發表《解題“閑閑書話”》,不啻是本版的出生證和宣言書。十年來,無數天南地北素昧平生的人們在此交流互動,相識相知,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妙愉悅的時光,譜寫了一篇篇動人心弦的文字和傳奇。
閑閑書話以“閑”為底色,以“書”為中軸,沒走向封閉,不偏執一端,兼收並蓄,姹紫嫣紅,不經意間,發展成長為獨具風格長盛不衰的網上讀書論壇。此間藏龍臥虎,高手如雲,許多事關讀書與思想的焦點話題和事件發軔於斯,為傳統媒體關注追逐,在華文社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
時光如電,閑閑書話將迎來開版十周年。值此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之際,“出版選集,搜集精華,以整體和紀年形式呈現中文網絡閱讀與寫作的風貌、實績和水準”(沈昌文語),留下一份恒久的紀念,同時“示來者以軌則”,是大家的共同心願。梁某不揣冒昧承乏此事,於2009年11月11日發布“編纂啟事”,期望能差強人意,不辱使命。編務之浩繁艱巨,可想而知。在新知舊雨的熱心支持和鼎力合作下,經過半年堅韌不拔的努力,重重困難得以漸次克
服,輕舟已過萬重山。刻下,“十年文萃”如期完成編纂,即將發排。感謝所有參與的朋友,祝賀所有入選的作者。
《天涯社區閑閑書話十年文萃》全四卷,120餘萬字,得作者236人,文章312篇。書人書事書話書單而外,舉凡書評、影評、樂評、畫評、淘書訪友、遊山玩水、飲食男女、花鳥蟲魚……百無禁忌,一概不拘。選文時注重內容的斑斕多姿和表現形式的新穎別致,兼顧各個時段,突出個人特點,同時確保整體的質地、平衡和勻稱。如謂拙編有其價值和特色,端賴閑閑書話家底豐厚。至於其不足之處,除客觀限製外,請歸咎於在下的眼光和口味吧。
全書不分類別,以人為本,由35公裏和分居首尾,其他作者從A到Z依次排列。每篇文章均附發表年份,每人文章均附作者各出機杼妙趣橫生的自撰簡介。每位作者至多選文兩篇,以盡量顧及普泛性,俾使更多好文章能夠入選。所有入選文章,都在閑閑書話發表過(多係原創主帖,不少且是首發。也酌收了少量由他人代發的作品,但原作者必須具有天涯ID)。其中8篇文章選錄了部分精彩跟帖,借以展現論壇的特色和原生態。四卷《文萃》的副標題《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快樂的行旅》《這些書您都讀過嗎》和《我的閑閑書友》皆取自入選文章篇
名,對應的關鍵詞分別是歲月、旅行、讀書和網緣。
本套叢書由本人和北京文彙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總監張萬文先生(原北京天下書圖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共同策劃。萬文是我的老朋友,也是天涯及本版的熱心讀者和資深“潛水員”,我們的合作非常愉快。
出版界耆宿沈昌文先生賜序,提綱挈領言簡意賅,足為《文萃》點睛生色。沈公曾長期主持三聯書店和《讀書》雜誌編務,可以說我們這一代人都受過他的沾溉。去秋旅居京華,有幸親承色笑,沒想到沈公居然也是閑閑書話的資深“潛水員”,幾乎每天必上,對其間文章、人物和動態了然於胸且多有揄揚。無巧不成書的是,當年“閑閑書話”得名,亦與此老“關係萬千重”。這對我是一個及時的鼓勵。前輩風範,山高水長。
方連辛、雍容、地道表達、ddrose、白沙淡菊和素情自處分擔了部分初選事務,地道、白沙和小方出力尤多。叢書順利麵世,諸位功不可沒。
俞曉群先生為我提供了很多幫助。yiping1914、樸素、雲在-青-天、慧遠、雲也退、湖人附近、三十年代、黃山李平易、ernie、zhoura等人或協助處理事務性問題,或提出建設性意見,或推薦好文,或幫助聯係作者,都為成書做出了貢獻。
我在第一本書《大漢開國謀士
群》出版前夕,曾經寫道:“所有作品,最終都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的。我完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半任務,另外的一半,就拜托給與本書有緣的讀者諸君了。”
其實,編書何嚐不是如此。
2010年5月24日,改定於深圳天海樓。
(原載《天涯社區閑閑書話十年文萃》,梁由之策劃主編,全四卷,文彙出版社2010年9月1版1印,平裝本定價138.00元,精裝本定價218.00元。全四卷依次是:《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歲月》《快樂的行旅·旅行》《這些書您都讀過嗎·讀書》《我的閑閑書友·網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