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鍛造堅韌:命運麵前做個不屈服者
堅韌性格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各種不可預測的挑戰或苦難。而堅韌性格可以幫助我們去戰勝人生中的那些紛紛擾擾。
痛苦的時候,才是成長的時候
我們深有體會,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令人滿意,一些必要的挫折會幫助我們長大,痛苦是成長的必然經曆,經曆過痛苦的蛻變,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絢麗。
無論你多麼不願意,人生之路就擺在那裏,布滿了坎坷和荊棘,生活的味道必然酸甜苦辣一應俱全,這一切都需要你去跨越。我們每越過一條溝坎就是一種人生,所經曆的挫折、磨難、困惑就是人生的過程。人生百味,缺少哪一種味道都不完整,每一種味道我們都要親自去品嚐,沒人可以替代。
其實,人生的苦味要多過甜味,一個人的降生便是從痛苦開始,而一個人生命的結束,多少也帶著些許痛苦。人這一生,就是不斷與痛苦抗爭的過程,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從與痛苦的抗爭中去尋找快樂。
是痛苦還是快樂,全在你心的裁決。再重的擔子,笑著也是挑,哭著也是挑;再不順的生活,微笑著撐過去了,就是勝利。承受,不靠身體,而靠心力。人生何時承受不起,便開
始輸了。
有個人湊巧看到樹上有一隻繭開始活動,好像有蛾子要從裏麵破繭而出,於是他饒有興趣地準備見識一下由蛹變蛾的過程。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他變得不耐煩了,隻見蛾在繭裏奮力掙紮,將繭扭來扭去的,但卻一直不能掙脫繭的束縛,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繭而出了。
最後,他的耐心用盡,就用一把小剪刀,把繭上的絲剪了一個小洞,讓蛾出來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會兒,蛾就從繭裏很容易地爬了出來,但是那身體非常臃腫,翅膀也異常萎縮,耷拉在兩邊伸展不起來。
他等著蛾子飛起來,但那隻蛾子卻隻是跌跌撞撞地爬著,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過了一會兒,它就死了。
飛蛾在由蛹變繭時,翅膀萎縮,十分柔軟;在破繭而出時,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身體中的體液才能輸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實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飛翔。其實它痛苦的時候,也正是成長的時候,隻是被那個無知的人無情地剝奪了,造成了生命的脆弱。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任何一種生存技能的錘煉,都需要經曆一個艱苦的過程,任何妄圖投機取巧減少努力的行為都是不明智的。人世之事,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才能渠成。與飛蛾一樣,人的成長必須經曆痛苦掙紮,直到雙翅強壯後,才可以振翅高飛。
人生可不是那麼容
易成功,總要經曆各種各樣的磨難和逼迫或者誘惑。它們終究殺不了你,反倒會使你變得更強,所以,感謝給你一切苦難的吧,感激我們的失去與獲得,學會理智,學會釋懷,不要消沉於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更不能讓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為你擔心,因你痛苦。痛苦不過是成長中必然經曆的一個過程,如果你沒有走出痛苦,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成熟。
急火難做美食,成功需要磨礪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每個人都難以避免遭遇失敗和挫折。世上有許多人很注重事情表麵的結果,隻以成敗論英雄,一旦遭到失敗和挫折馬上就放棄了。然而,人世間的許多事情很難做到一舉成功,必須具有堅忍不拔的性格才能堅持到底才能成功。因此,做事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在失敗時不忘初衷,具備了跌倒之後隨時可以爬起來的勇氣和毅力,他就有希望走向最後的成功。
在日本,曾經有一位父親很為他的孩子而苦惱,因為他的兒子雖然已經長到十五六歲了,可是卻一點也沒有男子漢的氣概。於是,這位父親隻好去拜訪一位在寺院修行的禪師,請他幫助訓練自己的孩子。禪師對他說:“你把孩子留在我的寺院裏吧。三個月以後,我一定可以把他訓練成真正的男人。不過,這三個月之內,你不可以來看他。”父親考慮了
一下之後同意了禪師的要求。
三個月之後,那位父親如約來接他的孩子。禪師安排孩子和一個空手道教練進行一場比賽,以此展示這三個月的訓練成果。教練一出手,孩子便應聲倒地。那孩子站起來繼續迎接挑戰,但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16次。禪師問父親:“你覺得孩子的表現夠不夠男子氣概?”父親回答說:“我簡直羞愧死了!心痛死了!想不到我送他來這裏受訓三個月,看到的結果是他竟然這麼不禁打,被人一打就倒。”禪師說:“我很遺憾!你隻看重表麵的勝負。你有沒有看到你兒子那種倒下去之後立刻又站起來的勇氣和毅力呢?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氣概啊!”
練就堅忍的性格需要磨礪,急火難做美食。隻要站起來比倒下去多一次就能走向成功。那些渴望成功的人都懂得不能因為暫時的失敗和挫折而自暴自棄,反而應該更加努力上進。
很早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鎮,來了一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他,名叫列文虎克,他是一個年輕農民。他的工作是為鎮政府守大門,一幹就是幾十年。他在工作之餘,隻愛磨鏡片。為了鑽研磨鏡技術,他到處求師訪友,向眼鏡匠學習,向煉金家請教,常在寂寞的深夜磨個不停。由於忙,他便減少了與親友的往來,有人罵他是“不近人情的家夥”。
對此,列文虎克無動於衷,鍥而不舍地勤奮工作,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超過了專業技師,最終製成了當時無與倫比的精細顯微鏡,揭開了科技尚未知曉的微生物世界的“麵紗”,為此他被授予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英國女王訪問荷蘭時,還專程到這個小鎮拜會他,英國皇家學會也選他為會員。
列文虎克的成功告訴我們,幹任何事情都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許多人在事業上的失敗,常常不是因為沒有選準目標,也不是因為難度大得不得了,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堅強的意誌和堅韌的品格。宋朝蘇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這是一個客觀規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列文虎克打磨鏡片,一幹就是幾十年,其中的艱辛、枯燥和乏味不言自明,沒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是萬萬不行的。他走的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打磨鏡片是那樣細小平凡,為了把手頭上的每一塊鏡片磨好,他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用盡畢生的心血完成每一個平淡無奇的動作。在他85歲那年,朋友們勸他安度晚年,不要再磨顯微鏡了,他卻說:“要成功一件事,必須花掉畢生的時間……”他活到90歲的高齡,也沒有離開顯微鏡行業。正是把堅忍不拔的品格作為成功法寶,列文虎克才走過了漫長而坎
坷的崎嶇小路,用辛勞的汗水澆出了絢麗的成功之花。
科學上的許許多多所謂“一舉成功”、“一鳴驚人”的壯舉,都是長久地進行頑強勞動的結果,都是以堅忍的性格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去戰勝無數困難的結果,諾貝爾獎獲得者、化學家戴維斯說:“真正的雄心壯誌幾乎全是智慧、辛勤、學習、經驗的積累,差一分一毫也達不到目的。”至於那些“一鳴驚人”的學者,其實他下的功夫和潛在的智能,別人事前未能領會到。要想取得成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什麼“錦囊妙計”,最需要的就是堅韌不拔的毅力。正如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所說:“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人生中的失敗者,往往是不能堅持到底的人
大多數的人隻是看到了成功人士的無限風光,而那些不為人知的經曆才是他們莫大的財富。麵對困境,人們可能擔心、惶恐、慌亂,也可能努力去解決問題。動搖和恐懼,會使問題更難解決,而集中精神努力去解決問題,才能挺過艱難的時刻,隻有咬緊牙關,一步步努力撐下去,才能獲得成功。
性格堅韌,是成大事、立大業者所必須具備的特征。這些人獲得事業的巨大成就,肯定少不掉堅韌的特性。已過世的克雷吉夫人說過:“美國人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怕失
敗。他們在事業上竭盡全力,毫不顧忌失敗,即使失敗也會東山再起,並立下比以前更堅韌的決心,努力奮鬥直到成功。”
堅韌、勇敢,是偉大人物的性格特征。沒有堅韌、勇敢品質的人,不敢抓住機會,不敢冒險,一遇困難,便會自動退縮,一獲小小成就,便感到滿足,他們永遠不會成功。
那些一心要得勝、立意要成功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失敗為最後之結局,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再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決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最後的失敗”,在他們的詞彙裏麵,也找不到“不能”和“不可能”的字眼。任何困難、阻礙都不足以使他們跌倒,任何災禍、不幸都不足以使他們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