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鍛造堅韌:命運麵前做個不屈服者(2 / 3)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場國際現代舞蹈大賽中,世界各國都派出“舞林高手”展現舞技。其中有一項是華爾茲的比賽,有十多對來自不同國家的舞者,穿著亮麗的舞衣在場中翩翩起舞。

世界級的舞蹈比賽,男女舞者的舞技都是一流的,每個旋轉、手勢、眼神、微笑都是那麼優雅,令人歎為觀止。

正當所有觀眾都被現場氣氛吸引時,有一位裁判慢慢地走到舞池邊,他彎腰撿起一隻紅色的高跟鞋。然而,華爾茲的優美樂曲並沒有停止,十多對舞者仍然一副專注、忘我的模樣,微笑地繼續舞蹈。

是誰掉了一隻鞋?不可能是從天外飛來的,也不會是從房頂上掉下來的,一定是哪位女舞者在旋轉時甩掉的。

音樂繼續著,但是所有觀眾的目光,似乎都開始尋找“是誰掉了鞋”。

兩腳高低不同,對一場舞蹈來說,是多麼糟糕的狀況啊!觀眾的目光搜尋全場,然而十多對舞者隨著樂曲不停地旋轉,根本看不出是誰出了問題。

直到華爾茲樂曲結束,觀眾才發現,其中一位女舞者正踮著腳,滿麵笑容地半彎著腰,向觀眾答禮;而觀眾向她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或許,正是因為有困境的考驗,人們才能不斷超越自己。

那些人生的失敗者,往往是不能堅持到成功的人。

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發現了這樣的過程:“如果我們被一種不尋常的需要推動時,那麼,奇跡將會發生。疲憊達到極限點時,或許是逐漸地,或許是突然間,我們超越了這個極限點,找到了全新的自我!”詹姆斯繼續解釋道:“此時,我們的力量顯然到達了一個新的層次,這是經驗不斷積累、不斷豐富的過程。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擁有了不可思議的力量,並感覺到難以言表的輕鬆。”

同樣,我們擁有了高度自律的能力,我們也將擁有詹姆斯所描述的那種跨越“疲憊極限”並最終實現目標的能力,因為堅韌實際上也是一種習慣。堅韌這一習

慣的過人之處便在於,你表現得越堅韌,你可能變得越堅韌。

事實是,堅韌對於改變我們的生活、實現我們的目標至關重要。許多事實證明:世界上一切事業,隻要人們勇敢地堅持去做,都會獲得成功,所有的貧困、不悅可以被盡數打破。

如果你覺得目前自己前途無望,覺得周圍一切都很黑暗慘淡,那麼你應當立即轉過身、回過頭,朝著希望和期待的陽光前進,而將黑暗的陰影遠遠拋在身後。

堅韌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鑰匙,試看諸事百業,有哪一種可以不經堅韌的努力而獲成功呢?

在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替代堅韌,教育不能,父輩的遺產不能,伯樂的垂青也不能,而命運則更不能,因為宿命論者總是在憂憂戚戚中耗費自己的青春。

真正的勇敢不是對什麼事都毫不畏懼,而恰恰是在自己非常膽怯的情況下敢於去做!真正的強者並不是一直處於成功巔峰的人,而是敢於直麵失敗、挫折的人!

練恒心,這是接近成功的最佳途徑

其實,生活的現實對於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一樣的,但一經各人不同“心態”的詮釋後,便代表了不同的意義,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事實、環境和世界。心態改變,事實就會改變;心中是什麼,世界就是什麼。心裏裝著哀愁,眼裏看到的就全是黑暗;心裏裝著信念、裝著堅忍,你的世界就會隨之剛強起

來。

剛強的性格永遠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特質。天下的事沒有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必須要靠剛強的性格去征服,這是最基本的成功法則。一個人在成功之前,一定會遭遇到很多挫折,甚至遭遇某種程度的失敗。在失敗重重打擊一個人時,最簡單和最合乎邏輯的方法就是放手不幹,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幹的。

古今中外,眾多的成功者並不是依賴機會或好運氣,而是得力於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缺乏堅韌力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大多數人常見的共同弱點。其實,這弱點是可以克服的。

朱威廉出生在美國南加州,父母都是上海人,經營著一家中餐廳,在經過最初的艱苦之後,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足。大學之時,朱威廉攻讀的是法律,出於對警匪片的喜愛,他從小就立誌要當一名警察。終於,大學畢業後,他前往洛杉磯當了一年的警察。不過,父母覺得這一職業太過危險,非常擔心他的安全,所以更希望他能夠回家繼承家業。

然而,朱威廉並不喜歡經營餐館,他覺得這種工作太過枯燥,與自己向往的生活相去甚遠。而且作為一個男人,在自己家中做事,完全沒有自我價值的體現,也沒有獨立的感覺。所以,他為不使父母擔心而放棄了警察職業,但朱威廉始終沒

有同意經營餐館。

當時,許多外商都選擇在中國投資。於是,1994年,朱威廉帶著3萬美金來到上海。他想得很天真,以為來了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可到了上海他才發現,自己的想法竟是如此幼稚——別人投資動輒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美金,而自己隻有區區3萬美金。而且,他一到上海就住在了高級賓館中,每晚至少要花費200美金。半年之內,朱威廉連續搬家,從五星到四星、三星、兩星、一星、沒星,最後到租住一間二十多平方米的舊民房,連空調都沒有安裝。這時候,他的口袋裏隻剩下了幾千塊美金。

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他也打過退堂鼓,覺得在中國做事業太難,人多,競爭也激烈。有一次,他都到了機場,甚至連行李都已辦完托運。可他坐在機場休息大廳裏一想:“就這麼回去多沒麵子啊!”以前來自家餐廳吃飯的多是中國人,很多人都會大叫:“我要回中國做生意去了。”但過了三四個月,待他們再回來以後,就什麼都不說了,在朱威廉看來,這些人就像是夾著尾巴逃回來一樣,往往成為大家的笑柄。如果就這樣回去,那豈不是和他們一樣了嗎?這會被朋友笑死的!

於是,在飛機起飛前,朱威廉又決定重整旗鼓,從頭開始,背水一戰!

創業之初,他隻有一個15平米的辦公室,一台從美國運來的

蘋果電腦,後來招聘了兩名員工,經過努力,他的公司有了一點小小的知名度。那時,朱威廉還親自跑業務,並且一連做成了幾筆小生意。有了成績,他又在大學裏招了幾名員工。可是好景不長,他的業務經理挖了自家牆角,將大部分員工帶走另起爐灶。朱威廉的賬戶裏就隻剩下兩三百元人民幣了。這件事給了他很大刺激,同時也給予了他極強的動力,他愈發努力起來。幾年以後,他獲得了“滬上直郵廣告大王”的美譽。他的總公司設在上海,員工人數達90餘名,此外,在北京、重慶,朱威廉都設立了分公司。1997年,他的公司成功加盟世界上最大的廣告集團。

剛到上海時,朱威廉覺得中國的人文環境與美國文化背景差異很大,總是和人溝通不到一起去,他幾乎沒有朋友。一個人很孤獨,於是,朱威廉經常在網上寫些東西,開始的時候,隻是放到其他網站上,後來就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比較安靜的“地盤”,可以讓大家都來真誠地寫點東西,互相交流一下。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朱威廉開設了“榕樹下”網站,他先把自己寫的東西放上去,後來,“路過此地”的人也開始投稿。這些文章一開始都是先投到他的信箱中,由他編輯好後再放到網站上,這樣就可以控製稿件的質量。開始時,每天隻有一篇、兩篇,

後來越投越多,多到每天接近上百篇。這樣一來,朱威廉一下班就得回家進行更新,根本沒有時間處理其他事情。有一次他去倫敦開會,在那裏更新網站,結果花了一千多英鎊。

長此以往不是辦法,他決定成立一個編輯部。1999年1月,“榕樹下”編輯部正式成立,設有十幾位編輯,原來都是“榕樹下”的作者。當時他做夢也沒想到,“榕樹下”後來會成為影響網絡文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網站。朱威廉以自己廣告公司的盈利來養著“榕樹下”,僅在最初的半年,開支就超過了百萬元,但他並沒有後悔,因為“榕樹下”的點擊率、訪問人數在成倍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榕樹下”。

作家王安憶曾說道,“榕樹下”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讓朱威廉非常感動,或許這正是對他堅持理想的一個最大讚譽。

開弓沒有回頭箭,箭鏃一旦射出,必然是有去無回。人生同樣如此,邁出腳步以後,若發現路上設有障礙,不妨繞過去或是另辟途徑,但絕對不能後退到原點,這我們做人必須奉行的一種原則!

所以,別讓外在力量影響你的行動,雖然你必須對壓力做出反應,但你同樣必須每天按既定方針向前邁進。用你對成功的想象來滋養你的強烈的欲望,讓你的欲望熱情燃燒,隨時提醒你不可在應該起來而行動時,仍然坐待

機會。

《王竹語讀書筆記》中寫道:“忍耐痛苦比尋死更需要勇氣。在絕望中多堅持一下,終必帶來喜悅。上帝不會給你不能承受的痛苦,所有的苦都可以忍。”是的,一個人隻要具備了堅忍的品質,便可以苦中取樂,若懂得苦中取樂,則必然會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