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我擔心他的身體,讓他安心養病,卻搞得他好象很委屈的樣子。我心有不忍,笑道:“大哥不必如此,弟與呂布一戰,雖說沒有傷著元氣,然損失亦是不小。弟意修養一年,待大哥病好,為弟運籌帷幄,爭雄天下。故大哥盡可寬心養病,弟總會讓大哥再上戰場。”
郭嘉得了我這個承諾,笑顏逐開,說道:“那就有勞華先生了。”
華佗道:“先生言重了。”
正高興終於把郭嘉搞定了,冷不防郭嘉又冒出一句話,問道:“嘉雖然不在管理軍隊事物,但是平時出謀劃策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華佗知道要讓他閑著什麼事都不做是不太可能,即使可以強製他閑著,難說會適得其反,因為養病一個心態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要是事事都順著他,那以後的日子可要苦了。華佗想了想說道:“可以是可以,不過先生得給我立個軍令狀。在這一載之內,衣食住行都由我安排,不知先生願不願立?”
我聽了差點把口中的茶噴出去,這年頭,治病還要立軍令狀。不過回想也是,要不這樣,很難約束住郭嘉。
郭嘉想了想,華佗怎麼說也是為了他好。再說了,自己雖然卸下了擔子,但還可以從旁協作,隻要可以從旁協作,不要老閑著,其它的事情什麼都好商量。於是爽快的說道:“好,就依華先生,立軍令狀。”
華佗聽了,仍覺得不夠,生怕郭嘉反悔。說道:“先生既願立軍令狀,空口無憑,今日可於大王麵前寫來,由大王做證。”
我聽了,這兩人還真來勁。對身旁侍衛說道:“去取筆墨。”
不多時筆墨取來,我令郭嘉寫下軍令狀。郭嘉剛才已經答應,現在自然不會反悔,大筆一揮,片刻便已寫完,把軍令狀交與華佗。華佗欣然收下,這才算完事。
完事之後當然把他們都打發走,自攻打荊州開始,好幾個月沒有試過左擁右抱的感覺了。今天晚上當然要親自上陣,大戰幾個回合……
次日,召開會一個戰後會議。和劉表、呂布一戰,兵員損失不少,所以我決定再次征兵,為日後進鼎中原打下基礎。提出征兵後,張昭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吳王,此事萬萬不可行之。”
我問道:“子布何言不可行?”
張昭進言:“吳王,江南少經戰亂,因此物阜民豐,然而江南人口卻不多。吳王前次大舉征兵,已使許多良田無人耕種,許多產業無人開發,此次若再征兵,不用多久,恐良田變成廢地、產業更是蕭條,日後軍隊亦難以給養,望吳王三思。”
郭嘉簽完軍令狀,第一天已經閑不住。出列說道:“嘉以為子布之言甚有理,有道是‘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若是國中百姓皆來參軍,國將無本可依,三弟可要慎思。”
我問道:“若不能征兵,我軍實力豈不銳減?”
郭嘉回道:“兵書雲‘兵貴精而不貴多’,我軍可加強訓練,提高士兵素質。再者,鼓勵百姓多生孩子,提高人口。”
虧郭嘉想到這法子,鼓勵百姓提高人口。現在這樣做,至少要等十八年才能派得上用場,他目光長遠,我可沒那耐心。再說了,十八年後別人怎麼樣也都還不知道呢。我問道:“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短期內提高人口?”
張昭回道:“稟告吳王,此事昭思之甚久。現今戰亂頻繁,有許多流民四處流浪,若能妥善處置,發放田地,可迅速增加人口。隻是如此行事,恐有難處。”因為有很多土地都讓豪強霸占了,連土地這最基本的都難以解決,還有安置、發放糧食呢。
“此法可行,子布可著手去辦。若有難處,可來報我。”我聽這個方法好,立馬說道。再說了,內政我對張昭可是放了一百個心。
眾人見我讚同這個做法,大家都沒有異議。見沒有人反對,張昭才說道:“昭定克守己職,不負吳王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