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之前彭家那兩個人一樣的,估摸是來自江南道巴陵郡。

原本以為彭家倒了,那紅糖就隻有她們村裏的人會做,如今看來,是她想得太好了。

彭家的紅糖方子估計也有不少人惦記著呢,他家一倒,方子肯定就守不住。

這紅糖方子背後之人估計就是得到了彭家的方子,便來她們這裏開紅糖作坊。

至於為何不在江南道開而在嶺南道,應該是看上嶺南道種出來的甘蔗更好吧。

該來的總是會來,她得回去給村裏人提個醒。

其實這樣也好,至少可以促進一下她們龍昌縣的經濟,就是會損害鄉親們的利益。

不過這也不能怪誰,村民的眼界有些狹隘,隻會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從沒想過要做大做強。

自己能做的隻是將方子教與他們,至於路該怎麼走,那就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事。

回到村裏已經是傍晚,村裏炊煙嫋嫋,不過糖棚子裏依然忙得火熱。

葉夏至便進去跟眾人簡單地說了一下今日遇到的事情。

眾人一聽,立即就慌了。

“那該如何是好?”

他們基本都是隻會種莊稼,這兩年才多了熬糖這麼一個手藝,所以遇到事情,就容易慌亂。

葉夏至:“熬紅糖的手藝本來就不是隻有我們會,別人要熬,我們也攔著不住。

事到如今,就隻有做好自己手上的事,熬好紅糖,屆時紅糖依然會有銷路,隻是到時候做紅糖的人多起來,估計就賣不上如今的價格了。”

她也沒把握有多少人從彭家那裏拿到了紅糖方子,說不定不止是龍昌縣,其餘的地方也有人已經建起了作坊。

眾人一聽,心想也是。

不過理解歸理解,內心還是很茫然,做事時顯得心不在焉。

葉夏至抿抿嘴,不知道該說什麼。

倒是一旁的林村長沉默了片刻,大聲道:“都打起點精神,與其在這裏想東想西,不如趁著這會兒的紅糖價格還沒降,多做些紅糖。”

林村長的話提醒了他們,是啊,反正這門手藝一直在他們手上,不過是以後掙錢沒這麼快而已。

這會兒趁著紅糖價格高,就該多做些,多掙點銀子日後也有底氣。

眾人一掃陰霾,提起幹勁繼續幹活。

葉夏至見狀,也不在這裏繼續逗留,這個點該回去吃飯了。

木薯澱粉和木薯幹三天就曬幹了。

她們將木薯澱粉都裝在缸裏保存好,木薯片就裝在袋子裏。

葉夏至提了半麻袋的幹木薯片去磨成粉,然後帶到食肆裏,今日她想嚐試一下木薯煎餅。

在盆裏取出幾碗木薯粉,加入切好的蔥花和鹽粉,隨後慢慢倒入開水,揉成團。

木薯粉很粘,比糯米粉還粘,粉團還沒揉好,葉夏至的雙手就糊滿木薯粉,完全看不到一點皮膚的顏色。

葉白露揉糯米粉團的經驗老到,她在手上抹了一點豆油,笑道:“我來揉吧。”

葉夏至鬱悶地掛下手上粘著的木薯粉,道:“這也太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