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把晌午采的蘑菇曬上,薺菜蕨菜放好。有和二哥一起飲了豬,喂了雞,也就沒什麼事情了,而陽光也沒有那麼烈了。
杜子青覺得天氣差不多了,想到那幾株土豆苗,找到了杜二哥,“二哥,我在山上找到了一種菜,那個也可以當做糧食,是我在林大娘家是看到一本書上寫的,你和我一起去移回來吧。”
杜二哥想了想,隻是問道,“你確定嗎?”
杜子青很堅定的道,“二哥,我確定,而且這種醃酸筍的方法也是從那本書上麵看到的。”
“那好吧,二哥相信你,不過爹娘那裏你自己去說。”杜二哥其實是有點兒懷疑的,不過妹妹這麼堅決,那就同意吧。
杜子青笑了,笑的很甜美,賺錢的第一步這麼輕鬆就成功了,怎能不高興呢?
等杜子青甜他們把土豆苗種好,杜父,何氏和杜大哥就回來了。,進門後,吃了杜子青中午留給他們的飯,也都給予高度讚揚。
何氏這次進城收貨頗豐,把杜子青要的布頭給她,“鎮上布頭也是有人收的,今天是娘撿了個漏,正好收的人還沒來,娘塞給夥計兩文錢,才把布頭給了我。”
杜子青心中感慨,以前還說變廢為寶,現在看來古人也是很聰明的。
接著何氏又喜滋滋的拿出兩塊布,一塊是藕荷色,一塊靛藍色,“今天賣荷包是那家布店有些陳年老貨賣,娘看挺便宜,才十八文一尺,就給你和你二哥一人一身衣料,比往常便宜一半呢,你看著給你做一身,再拿靛藍的給你二哥做一身。還有那家鋪子的繡線,花色多質量不錯,娘看你沒有了,也買了些。”杜子青看何氏說的那麼高興,再一次感歎農家女不好做,尤其是窮人家的。
“娘,那我那幾個荷包呢,尤其是那幾個新鮮的花樣子,賣得怎麼樣?”杜子青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自己的現代知識有沒有用。
何氏這下笑的更開心了,仔細看會發現有一種驕傲的味道“寶兒呀,你還別說,你的幾個荷包這下賣了個好價錢呢。你以前繡的荷包是二十文一個,但是今天那老板把你的荷包一共28個分成了三種,一種就是10個二十文一個,另一隻說是繡的很精細,也有10個三十文一個,再就是那個新樣子,老板按照四十五文一個收了,成本一個才十文而已,淨賺了半貫多呢。那老板還說以後再有繡的精細樣子新鮮荷包,一個按五十文收呢!”
杜子青聽了也覺得很高興,沒想到還不錯,不知道繡一個大的繡品價錢怎麼樣,當然杜子青也趁機把土豆苗的事情給何氏說了,還是按照給杜小弟的那一套說辭,何氏雖然覺得有些浪費,但也沒有苛責,同意了她的做法。
杜子青先給自己做了件衣服,掐腰做的,既省了布料有幹淨利索,給杜二哥做了件書生穿的長袍,沒往大了做,杜二哥穿上很有點書生的風範,兩件衣服都剩了點布料,給杜小弟拚了個短褂,別說,還挺新鮮,杜小弟非常喜歡。
這天沒有什麼事,一家人都在院子裏那顆杏樹下納涼,杜子青覺得一家人就這樣溫馨閑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杜父和大哥在休整農具,杜母縫補著大哥的一件舊衣二哥在看書,小弟在牆角掏蟲子喂小雞,她在繡荷包,隻覺得歲月靜好。
突然,杜老爹一副為難地樣子說話了,似乎沒法開口一樣。
,
“老婆子,你說我們那三十畝山地種什麼呢?唉,麥子和玉米種了沒收成,還不是讓人白受累。”
何氏一聽這話就生氣了,“你還說,要不是你娘那麼偏心,能有現在這麼艱難,可憐我幾個孩子,幾畝地僅夠家裏吃喝,老大今年都十五,再過一兩年也是要娶媳婦的,可看現在家裏的樣子。”何氏真覺得委屈,自從嫁進杜家來,婆婆偏心,妯娌掐尖還愛挑撥,日子艱難了十六年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杜父一聽何氏又要提這個話題了,每年一說到那三十畝山地,總要被數落一通,“唉,你別哭呀,咱們好好說,反正家都已經分了,還能怎麼辦。”
……
杜子青在一邊聽到父母的談話,也隱約想起那三十畝山地,每年投入多,收成少,
對了,這兒冬天沒什麼吃的,豆子能肥地,冬天發些豆芽賣給酒樓和那些大戶人家,說不定會是個不錯的收入。
“娘,我有個法子,能改善那些山地。”杜子青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說出來,盡管他們也許會懷疑,不過也沒有證據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