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峽西入口處,白鹽山聳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兩山夾江對峙,拔地而起,高聳入雲,巍峨崢嶸,峽江兩岸則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設的大門,故稱夔門。杜甫描繪夔門的水勢,用了“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之句,勾勒出夔門的偉岸雄姿。
夔州城,位於瞿塘峽西入口處前的長江北岸,依山而建。西周和春秋時節,這裏是夔子國;秦漢時期稱魚腹縣,;三國時改稱永安縣;唐貞觀二十三年更名奉節縣,隸屬夔州府,故習慣稱夔州、夔府。
夔州城唐以後被火燒,明代成化十年重建,城牆圍長九九五丈,有五座城門。東門匾曰:“瞿塘天險”;大南門門匾曰:“縱目”;小南門匾曰:“觀瀾”;西門匾曰:“全蜀咽喉”;北門匾曰:“肅威”。後來,曆經戰亂,東、西、北門皆毀,唯有麵臨長江的大、小南門依然挺立。夔府百姓為了懷念曾經寓居奉節的唐代詩人杜甫,將匾名為“縱目”的大南門改稱為“依鬥門”。
踏著臨江的石階拾級而上,迎麵是一座巍峨的城樓,城門上方石條上刻有“依鬥門”三字。裴濤聽先生講過,“依鬥”二字出自於杜甫夔州詩《秋興八首》中的第二首: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第一次見到長江,裴濤歡呼雀躍、興奮不已。而二娃子則一聲不吭,隻顧低著頭默默走路,誰也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麼,裴濤猜他或許是近鄉情怯?
因為有騾隊,不方便住在城裏,羅煌在城東郊找了一個騾馬店住下,與老板交待好後,看看天已不早,便趕著進城去了。二娃子對這兒再熟悉不過,有他在一起,不用擔心裴濤走丟。不過,羅煌進城前還是再三叮囑他們一番後方才離去。
裴濤早聽說過,夔州城東約二裏多路的長江沙灘上有名勝古跡八陣圖,那八陣圖乃是由天、地、 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構成的戰陣,相傳乃諸葛孔明在長江沙灘上聚石為兵,縱橫棋布組成的六十四個石堆,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多端,可擋十萬精兵。因此,趁羅煌進城辦事,便極力慫恿二娃子帶他出去看看。誰知,那二娃子就像遭霜打了一樣,躺在客房裏一動也不動,總也提不起勁來,逼得急了,還給他來個白眼。氣得裴濤也不知怎麼辦才好。
其實,他哪裏明白二娃子此刻的心境,換做是他隻怕還要糟。
傍晚,羅亮率騾隊眾人到來。騾馬店老板早已按羅煌的要求將諸事安排周全,一見騾隊來到,忙吩咐幺師將眾人迎進店來,一應雜務自有店裏人幫忙張羅。羅亮前後照看了一番,還算滿意,便囑咐了張老大、陳腮胡子幾句,然後,自去收拾個人的事情。裴濤跟前跟後跑了一陣,見二舅消停了一些,便纏了上來:
“二舅,帶我去看看‘八陣圖’好不好?”
“哈哈,時間晚了些。你看大江之上,暮色沉沉,漁船都已燃起了燈火,這個時候出去,你看不到什麼的。怎麼,你們下午就到了,沒出去跑跑嗎?”
“小舅舅要去拜訪各路朋友,進城了。二娃子也不知是哪裏不對,一直不願理人。我又沒去過,不知道‘八陣圖’在哪兒,小舅舅又不準我一個人上街,因此,一個人在這個鬼店裏悶了一下午,睡了一大覺。”
“喲,不錯,懂事了些,知道聽話了。好吧,等我忙完這一陣,便帶你好好到處走走,這夔州城名勝古跡頗多,可不隻一個‘八陣圖’。”
“嗯,那你得忙幾天啊?”
“看情況。你小舅舅不是進城去了嗎?他不僅僅隻是去拜訪夔州城的各路朋友,還有了解行情,找尋貨源等等諸多事情,順利的話三五天就行了,要是不順,十天半月也不一定。”
“啊喲,那這幾天我怎麼辦呀?”
“哈哈,你還愁沒事幹?明天我也和你小舅舅一樣,分別去拜訪夔州城的各路朋友,你要有興趣,隨我去見見這裏的各路‘諸侯’,怎麼樣?如果不想去,那就先和二娃子玩幾天吧,啊?”
“那,我還是先和二娃子玩幾天吧!”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