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一隻大老虎(1 / 3)

杭州。西湖。

江南風韻,盡在蘇杭,而杭州之美,盡在這一湖春水,兩道長堤。

天下西湖三十六,個中最美是杭州。

春日遠足的白居易,“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夏天來的範成大,看到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初晴乍雨,蘇東坡道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而獨居孤山,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卻獨愛“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時當陽春三月,此時的西湖,正是草長鶯飛,遠足踏青的好時節。杭州城本就是臨湖而建,車馬便利,此時湖畔正是遊人如織,更有各色小販三三兩兩穿梭其間,甚是熱鬧。

北岸寶石山上,一個白衣少年靜靜佇立,遠望著這滿湖美景和摩肩接踵的遊人,暗中尋思:聽叔伯們說了無數次西湖極美,今日總算親眼見著了,書上說錢塘自古便是名城,看如今這等繁華,卻哪還有十餘年前戰亂不休的影子,看來這天下已有大治的跡象了,倒正是遊曆天下的好機會。

隻是奇怪的是,這一路行來,似乎總覺得有人在旁窺視,而每次自己有這種感覺,那被自己懷疑的那人便再也不會出現。他從小相處的便都是些曆害人物,這些跟蹤刺探的方法自然瞞不過他,隻是一直奇怪這大明應該沒一個人認識自己才是,卻為何如此如臨大敵,難道有人知道自己是誰,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到來?卻又為何一直不來相見?

搖搖頭把思緒拋開,看山下美景怡人,想我這便下去,看看又是誰要在背後盯我。心裏尋思,慢慢踱步而下,向湖邊走去。

不一刻便來至湖邊,眾遊人見這少年一襲輕衫,身上雖無甚貴重飾物,但相貌卻極是清秀漂亮,緩步行來,嘴角含笑,但與路人目光偶然相接,必微笑致意,神情甚是親近。不少人頓時心中暗讚:好一個翩翩佳公子,卻不知是哪家的少爺,竟是無一絲世家子的倨傲。有那膽大的賣花少女,羞紅著臉,取一支花朝他扔去,他卻也不惱,徑自接了,朝那少女一笑,嗅了嗅花香,便簪於襟上。倒是那少女羞得不行,咭的一笑,轉身跑了,惹得旁人哈哈大笑。

那少年自小長於海外絕域,卻並不缺錦衣美食,身邊的叔伯又個個都是厲害角色,倒是從來沒見識過普通百姓是什麼樣子,今日來到這浙北大邑,悠遊美景之中,但見街市繁華,百姓樂業,自是見什麼都新奇,心中甚是高興,倒把心中疑慮都拋在腦後了。

正自左顧右昐,忽覺似乎又有人在背後盯著自己,心想難道又來了?他心中轉念,卻是不急,輕輕拂了拂衣襟,很自然的半轉身,望向遠處的孤山,似是在看風景,餘光中卻看見那人已轉過身去在和旁人搭訕,卻是個賣折扇的小販。

那小販衣著長相都甚是平常,身上背著,手上拿著的都是各式的折扇,此時正把一柄折扇賣給一人,收了錢便待走了。另一人買了折扇,卻看也沒看自己,隻是站在那兒,打開折扇,似是在看上麵的題字。兩人一買一賣,便各自分手,倒也沒什麼怪異之處。

那少年卻非常人,他本來就好奇,又被叔叔伯伯們教了十多年,一邊走一邊看,卻是過目不忘。他清楚記得走過這小販身旁時,他並未看自己,隻是低頭整理扇子,待自己走過後卻在身後偷窺,一回頭又管自己做生意去了,似乎隻是無意的盯了自己幾眼。

那小販賣了折扇,轉身便走,卻不知白衣少年正在看自己。他一邊向前走,右手自然後揮,正朝向那買扇之人,五指做了個奇怪的手勢,右手小指微微屈起,卻似是正指向白衣少年的方向。

少年心中一動,這手勢方法卻是熟悉不過,難道也有人會用這種方法?這些人一路上不斷的換人盯著自己,卻是何意?他心中猶疑,卻有自己的解決之法。微笑著喚那小販:“那位賣扇子的小哥請留步,小弟也欲買把折扇。”

那小販聞聲立即轉身,見是少年在喚他,倒是表情無異,滿臉堆笑走來:“承公子惠顧,小的這幾把折扇卻是做的不錯,是城西丁老本親手所製。公子且看看有合意的沒有。”

白衣少年裝著看了很久,那幾把折扇雖是平常,他卻是真的沒見過,隨便挑了一把,便拿出塊碎銀給那小販。

“公子,小人的折扇隻售十文,這個,小人卻找不開了。”小販一臉為難道。

少年微微一笑,“多的便算賞你了。”

小販大喜,千恩萬謝,“多謝公子,公子如此人才,來年必定高中,到時小人說起曾賣折扇給當今狀元,也是沾您的光了。”善頌善禱,竟是一點破綻也不露。

少年卻惡作劇般一笑,附耳過去,“你看,別人來盯我,隻在後麵跟跟便算交接了,你卻是背著這許多折扇,還得做生意,你比別人辛苦,公子爺自然要賞你了。”

那小販的笑容頓時僵住,口中納納道:“公子...”眼睛卻不由自主的瞟向那買扇之人,見他恍如不覺的搖扇走了,倒似真的比自己輕鬆。突覺少年在用折扇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又嚇了一跳。卻見少年朝自己笑笑,說不出的瀟灑,轉身搖著折扇便走了。

他揭了小販的底,反倒不問人家的目的,顧自把那小販一個人晾那兒了。那小販卻是左右為難,盯著他也不是,不盯也不是,再說好象交接的下線也被他認出來了,看這少年年紀輕輕的就象個不經世事的世家子弟,真是不知道他是怎麼識破自己的,立在那裏想了想,也隻得悻悻的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