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平剛把金子攔腰扛在肩上想帶走,沐將軍開了口:“去問下剛才幫她看病的大夫,有沒有情況,要是有的話,就等她生了孩子再送出去,要是沒有,直接就送去青樓。”沐平聽到後,答應了句,便將金子扛走了。他邊走邊想著:老爺還是沒有放棄。
沐將軍是久經殺場的武將,十三歲成親,十四歲上戰場,二十歲為將,三十五歲權傾朝野,正妻一人,側妻三人,妾十人,隻得庶女一人,國師胡述說他命中本無子,這一女乃是他所殺之冤魂過多,怨氣過深,集合成三魂七魄投胎來向他報仇,建議沐將軍將沐棋放在靜水庵,吃齋念佛一輩子,化了這股冤氣。沐將軍不信也不舍,好不容易四十歲才得的女兒,自然是拿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就算是冤魂報仇他也認了。話雖是這樣說,但是沐將軍還是不停的想著法子想再生個娃,可是努力了這麼多年也當真隻有這一個女兒。
沐棋小時乖巧,長相可人,沐將軍自是不信胡述的話,隻認為國師也有算錯的時候,胡述淡笑: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沐棋小時便有人不停的上門求親,從娃娃親到合八字,沐將軍一直都想幫沐棋挑上最好的人家。可沒有想到,隨著年紀的增長,沐棋的性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時那般可人的女童長大後脾氣暴燥,稍有不順心的便會大發雷霆,更有打罵打傷下人之事,沐將軍寵她,便也任由她的性子。沐棋脾氣越來越暴,初時還有人來提親,但沐棋名聲出去後,便幾乎沒了人來提親,就算是少數的那幾人,沐棋也是看不上眼,,但這般挑三撿四的沐棋竟然會在七巧節上遇見顧以豐。
顧以豐是整個京城都知的浪蕩子,他外婆原是當今聖上的乳母,家中自然是占了榮光,家中也隻有獨子,便從小寵愛的厲害。凡是惹了事,旁人也不敢得罪他,一來二去,也就養成了他橫行霸道的性子。他靠著張臉皮,在女人中也是吃的開的。家中雖無正妻,美妾卻也已有九人。
七巧節這天,顧以豐在街上尋找美貌女子,可巧沐棋正同丫環站在一處猜燈謎,背對著顧以豐。顧以豐原是認識沐棋,也知道這是個不好惹的主,所以輕易間從來不敢對沐棋有輕浮語言。可偏偏這日,他飲了不少酒,更似著了魔般,遠遠隻看見一窈窕纖細的身影站在燈光處,他愣是沒看出這是沐棋的背影,上前直接摟在懷中,口裏喊著卿卿妹子,嘴巴便不規矩的含住沐棋耳下的珍珠。沐棋哪裏被男子這樣碰觸過,隻覺得渾身酥軟,便倒在顧以豐懷中。顧以豐眯著眼仔細辯認著懷中的佳人,待看清楚是沐棋後,酒也嚇醒了,立刻扔了懷中的沐棋,火燒尾巴似的逃回了家中。
金子扶起跌坐在地的沐棋,沐棋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胸中如擂鼓般亂震,她看向周圍看熱鬧的人群。心裏卻炸開了鍋,那般的喜悅是她從來沒有過的,她燒紅了臉回到家中便同沐將軍說了這事。沐將軍如同晴天霹靂,顧以豐的為人一直都是他最不屑的,仗著皇上乳母外孫的身份在京中橫行,這是個連裙帶關係都算不上的紈絝子弟,哪裏配的上他的寶貝女兒。
沐將軍第一次拒絕了女兒的要求,沐棋默默回房後,當晚便在家中要懸梁。救下來後,眾夫人哭成一團,沐將軍揉著巨痛的頭,聽著夫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著女兒清白已被那小子毀了,不如就順了沐棋的意,嫁給顧以豐吧。一來圓了女兒的緣,二來也還了女兒的清白。
他深歎了口氣,第二日早朝後便告知聖上,聖上眼有懷疑的看著他,向來他隻有告顧以豐狀的情況,哪曾想到有一天會為自己女兒求嫁顧以豐。聖旨要求顧以豐退離家中所有的妾,隻娶沐棋一人,而且今生今世也隻有她這一妻。顧以豐知道後炸了鍋,雖是退了眾美妾,但是上有正策下有對策,隻說是退離,沒說不許他在外養著。聖上知道後也是睜之眼閉之眼,沐將軍也認了,不願意再因為這種事去找聖上,因為沐棋他已是丟了臉麵。
但是沐棋卻不依,先是找上門去將顧以豐的美妾全都賣了,而後找上顧府同顧以豐相爭。顧以豐逆反的性子更起,沐棋前麵剛賣的美妾,他便全買了回來。變本加厲的更是養了些青樓女子。沐棋何等性子,便被顧以豐激的在顧府拿著簪子便要自殘,可嚇壞了顧府老爺和夫人。連忙派人送信去沐府,沐將軍親自帶走女兒,沐棋走的時候卻在顧以豐的胳膊上咬了血淋淋的一口,顧以豐也毫不示弱的揪下沐棋一絡發。這樣的兩個人,還沒成親,已經是這樣子,成了親隻怕會刀鋒相對。沐將軍哪裏想嫁女兒,顧以豐哪裏想娶這樣的妻子,隻是沐棋偏偏不聽,顧以豐越是這般對她,她越是如癡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