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少年英雄(1 / 1)

這二人當真不負盛名,你來我往,兵器交錯,近百招過,無一破綻,看得眾將暗自稱奇。

高躍這兩根鐵鐧,長鐧重擊,短鐧護體,安得滴水不漏。

那楊束畢竟年少,猛力不穩,又過百招,漸漸氣虛,拱手讓輸,倒也瀟灑。眾將竊竊私語,暗思其中之妙,有惜有讚。

高躍回禮承讓,取一碗水酒飲了,持鐧站定,不驕不燥,卻是個將才。

右班又出一人,拱手道:“小將韓平不才,願與將軍切磋一二。”

高躍與他拱手道禮,看韓平取了兩道金錘,舞動生風。

這韓平看了半日,心知高躍路數,要破雙鐧,還需得短兵相交。

隻惜他不善使錘,隻過數十招,便步法絮亂,知勝無望,也拱手讓輸,眾人噓聲一片。

好高躍,連戰數十將才顯疲態,敗下陣來。

冉興早看得抓耳撓腮,大殿之中,就數他聲巨,時而大呼出險,時而暗得僥幸,好似他與人鬥一般。紀敏顏色如冰,恨不得隔他三丈,看得高躍下場,也不言語,站上台去。

冉興又得苦惱,心思我欲上台大顯身手,這廝怎地搶我風頭,被紀敏回瞪了一眼,麵紅耳赤。

低頭暗思一會兒,哎呀叫出聲來,那時出城,薑離曾授錦囊與他,在驛館耐不住性子看了一番,上書道:敏衝之鬥,必生禍難。若逢此戰,容爾出亂。

再看殿上,好紀敏,少年英雄,其父乃三軍統帥紀憲。敏自幼熟實兵器,又得天生得聰慧,拿一柄單鐵劍使得出神入化,才弱冠年紀,劍法造詣頗深。

這殿中,近二十位將軍,上場皆被他十招內破,技驚四坐,滿堂無言。

有二人,暗中窺他許久,一位是殿前虎衛將軍鮮於衝。另一位,卻是個巾幗女子,名為喬黯楓。

喬黯楓本是江湖客,先帝秦簡曾出遊遇刺,得喬黯楓出手相助,便召她回宮,封為百翎護衛,在朝中獨來獨行,從不懼他人顏色。

這番見了紀敏,暗思此將真俊才,人物不俗,劍法高超,倒要與他比試比試。

跳上台來,撿了雙刀,挽得銀光飛舞。

紀敏看她,卻是個奇女子,蛾眉杏目,唇似塗朱,頭紮輕行帶,身著錦鱗甲,不似三月風扶柳,卻勝寒天一枝梅。眾人看得女將軍下場,心中暗笑,隻道月宮仙子不知凡情,原是鐵樹等得情郎才開,紛紛拍手叫好。

紀敏劍法精妙,喬黯楓雙刀使得謹慎,二人倒似個對手,鬥了近百招,也不顯高下,眾將看的大氣也不敢出。

冉興倒是無觀戰局,一心隻看那女將軍,生得稀罕,從未見過女子為將。

看也就罷,偏生的多嘴,又藏不住口,喃喃道:“母大蟲這般威武,何人敢娶她,要是遇個窮酸鬼,隻怕每日被她吊著打。”

他音不大,但滿堂無聲,這番話入耳倒清楚。喬黯楓氣憤得緊,跳將過來,飛刀取冉興。

冉興驚了一楞,但見刀鋒入桌,錚錚作響,急忙拱手求饒:“女俠好身手,我乃粗人,言語粗鄙,還請英雄莫要見怪。”眾將聞得,哈哈大笑。

喬黯楓哼了一聲,丟刀出場自去了。殿上眾人看得這光景,言道女將軍麵薄,勿要掛心,但心下卻知這女子真不愧百翎護衛,卻有一番好手段。

紀敏也覺麵上無光,恨不得將冉興千刀萬剮。

這時右班一人出,言道:“紀將軍年紀輕輕,卻有一手好劍法,在下技癢,特來請將軍指教指教。”

眾人聽言,便知乃是鮮於衝,又是一陣高呼。今日鬥武,引的豪傑盡出,知江山倍有能人,各自暗懷心思,且看場中如何。

鮮於衝也是個天生的武家,任何身法,隻瞧一遍就會,且自能生出多樣變化。隻是性過於烈,如得磨練,日後必成大器。

兩人場中站定,拱手道禮。這邊是青年將軍,身姿瀟灑,劍法高超。那一邊也是人中豪傑,虎目灼灼,器宇不凡。都拿定了長劍,欲要一決高下。

這殿中都待觀戰,隻有一人不願相爭,那便是冉興,他得令此行就為止這爭鬥。當下心中計較一番,連喝三碗烈酒,拍案而起,大罵道:“爾等當真自私,戰完眾豪傑,隻把那棘手的刺頭留與我鬥,想也別想。”醉眼微醺,跳*去,於架上取了兩把宣花斧,與紀敏同戰鮮於衝,口中自道:“來來來,與我戰個痛快。”身形不穩,人沒打著,倒劈壞了殿中幾案佳肴。

眾人氣的鬱結,恨不得架他丟出殿外,奈何國主上坐,這廝又為特使,不好發作,眼見殿中亂成一團。

昭順帝見此,起身言道:“眾卿今日當叫朕大開眼界,紀將軍也是好手段。”眾人見國主發難,也不敢妄動,放下兵器,伏地聽教。

昭順帝接道:“今日天色已晚,武鬥比試終了罷,以免傷了和氣。眾卿與特使先下去好生歇息,來日方長。”

眾人齊道諾,憤憤不平,惜聲一片,無奈往殿門魚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