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太湖水盜(1 / 3)

鬆陽山趙統勳大敗,隻得引兵後退。退至淮安,趙統勳見此地地勢險要,依山傍水,便下令安營駐紮。清點了一下,鬆陽山一役折兵三萬餘眾。趙統勳心下惱火,於夜修折一道,命人飛馬送入京城。折子上乃是要朝廷再增派兵馬過來。山東、四川戰事依然不利,據聽聞前些日子羅白虎剛剛大敗了閻克勤一仗。趙統勳心下煩燥,苦思下一步如何應對郭洪。

而郭洪一方則因新獲大勝,而歡宴一日,楚天雲在鬆陽山一仗斬將奪旗,居功至偉,足以抵消銅城兵敗之罪,席間還被郭洪親自敬酒三杯,那一日自是喝得天昏地暗,盡興而散。

郭洪聽了謀士李慕華的意見,正要回兵繼續攻打銅城,這時卻傳來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消息。

原來竟是太湖一帶的水盜鬧事,襲取了湖州,自立為什麼“太平天王”,嘯聚了十餘萬之眾,一時聲勢浩大,當地漁民竟然從者如雲。湖州地處江蘇、浙江兩省交界,地勢重要,一時間兩省守將皆飛報於郭洪。

郭洪聽後直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後方居然如此不穩,當下隻得傳令從銅城撤兵,撤回了六合。

回到六合,郭洪當即召集眾人商議如何對應此事。李慕華說道:“水盜造反,雖諒其成不了什麼事,但仍會使我後方不穩。不過大將軍不必親自前去,隻需派一能臨機應變之將去征討便可。我大軍方曆大戰,也可乘機整休些時日。”

旁邊胡非雖與李慕華不和,但心中所想之策也是如此,便隻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郭洪點頭,又道:“不知哪位將軍願往征討水盜呢?”

這時一旁的秦雙一下站了起來,大聲道:“末將願往!”

其實郭洪心中最佳人選就是這個秦雙,他知道此人雖武藝平平,論出身又非他之嫡係,但卻是足智多謀,堪稱“智將”。此去平定水盜,其實正是攻心為上,如能將之說服歸順則最好。此時見秦雙主動請纓,十分高興,笑道:“嗯,好,便命秦將軍前去,記往,如今我正值用人之際,對付那般水盜,如能勸之歸降則為最好。不得已才以刀兵剿滅。”

秦雙道:“請大將軍放心,這個末將理會得。末將隻要帶三千人前去便可。”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要知那太湖水盜有十數萬之眾,前去征討怎麼說也得帶上幾萬精兵才行,而秦雙竟然隻要三千兵馬,大家都當他失心瘋了。

郭洪道:“三千人,是不是少了一點啊?”

秦雙笑道:“對方不過一幹水盜耳。雖有十萬,但想必皆是些烏合之眾,不足為慮。末將此去,必平太湖之患。”

胡非冷笑道:“秦將軍真好膽色,三千人兒便要去降服水盜。不知秦將軍有何妙計呢?”

秦雙轉過頭看著他,說道:“胡先生熟讀兵法,豈不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行軍打仗全憑臨敵機變,豈有事先定了死方略再打的?若是臨時敵情有變呢?”

胡非沒有想到這個看似沒什麼文化的草寇出身的武將,竟然還有如此見識,如此口才,一時被噎得直吹胡子,隻好冷笑道:“嗬嗬,秦將軍所言不錯,那在下便靜候將軍凱旋佳音啦!”

秦雙笑道:“多謝先生吉言!”

郭洪道:“你有如此信心,自是很好。我便從我親軍營中拔出三千精銳中的精銳,歸你指揮!可要帶什麼副手麼?”

秦雙道:“多謝大將軍!我隻需要帶上部將關應雄即可。”

“好!你下去準備一下,擇日便出發吧!”

“是,大將軍!”

過得兩日,一切準備就緒,秦雙被命為“平叛使”,郭洪還親自賜給他一支令箭,有此今箭,太湖一帶各州各縣文武官員兵馬錢糧,皆可由秦雙調度節製。秦雙清點了那三千精銳,果然是百裏挑一之士,個個精壯機警。秦雙大喜,便辭別了郭洪及眾人,和副將關應雄一起,啟程往太湖而去。

行不及一裏,便遠遠看得後麵塵煙滾滾,二人二騎急馳而來。秦雙看得真切,卻是郭若離和她的那個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