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2 / 3)

秦雙見郭洪不叫旁人,單邀自己,實是受寵若驚,忙道:“是!”也上了座騎,隨在郭洪之後,一起往西邊馳去。

郭洪打馬不住狂奔,秦雙在後緊緊跟隨,二人直疾奔了一裏地之遙,眼前豁然開朗,竟是行至山崖之上,二人方才勒馬停住,郭洪極目望去,遠處雲霧迷漫,夕陽發出萬道金輝,照得雲彩光怪陸離,心情大為舒暢,不禁仰天哈哈長笑。

郭洪感歎道:“我郭洪自十四歲棄筆從戎,至今南征北戰,已有三十餘載。如今雖已是壯士暮年,卻仍是壯心不已!我起兵造反,非是為我一人貪戀功利,實是為解救天下百姓!他日我踏破長安城,生擒那無道昏君,鼎定江山,使天下百姓皆能安居樂業,方不負吾大丈夫之誌也!”

秦雙策馬立於郭洪身後,麵對此情此景,又聽得郭洪說得豪氣幹雲,亦是心懷激蕩,熱血沸騰。當下便大聲道:“大將軍順應天意,起兵伐無道昏君,解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霸業必成!依末將看,大將軍破長安,擒昏君乃是指日可待!末將等皆願誓死追隨大將軍,助大將軍共成霸業!”

“哈哈哈,說得好!”郭洪噴著酒氣,對秦雙的這番話似乎頗為滿意。“可如今我渡江已有多時,卻與那趙統勳相持不下,戰局陷入僵持。依你看來,該當如何才能打破這僵局?”

其實此事秦雙私下裏不止想過千百遍,正等有一日郭洪相問。他當下回道:“稟大將軍!依末將愚見,那趙統勳深懷韜略,實是極難對付。若是僅靠如此這般與之正麵交鋒,這仗勢必曠日持久,一時難以有所進展。所幸天要滅那昏君,如今天下是烽煙四起,四分五裂,各處都是造反的義軍,我等可與這些義軍相互聯絡,聯成一氣,則可使趙統勳顧此而失彼,疲於奔命。如此一來,何愁敵軍不破?”

郭洪聽了後,捋了捋胡須,先是不語,後又是大笑:“不想你竟與我所想不謀而合!說得好!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秦雙聽了大喜,心想自己竟已得郭洪如此之器重。

“嗯,與他人聯盟,裏應外合共破朝廷,我已是熟思良久。隻是一直缺一個機智百變之人前去聯絡。現在我已找到這個人了。”郭洪道。

“噢?不知大將軍所說的是哪一個?”秦雙已是猜到了。

“哈哈哈!正是秦雙你!這也是我今日為何單邀你一個人與我來此之用意!我反複仔細考慮過,我帳下眾文武之中,唯有你一人堪此重任!你可願往否?”郭洪眼睛看著秦雙。

秦雙激動的大聲道:“蒙大將軍如此信任,末將豈有不願之理?隻需大將軍一聲令下,末將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絕無推辭!”

“好!我要得便是你這一句話!”郭洪笑道。

“卻不知大將軍要末將去聯絡哪一支義軍?”

郭洪轉過頭,又望著遠處,說道:“不,這一次,並不是聯絡哪一路義軍。我要你去見另一個人,此人身在京城,位高權重。他與我是多年知交,如能勸得他為內應,滅那昏君則可事半功倍!”

“噢?此人是誰?”秦雙好奇心大起。

“蘇月白!他是兩朝元老重臣,如今位居宰相之職,本來深得那昏君信任,但據我在京中密探所報,近年來那昏君因為寵愛閻姓妖妃,亦對其父閻安邦日加器重,逐漸冷落了蘇月白。其心中多有怨恨,在朝堂之上每每裝聾作啞,並不真心為昏君出力。我有書信一封,你前去帶給他,裏麵動之以情,曉以利害,或能打動他。”郭洪說道。

秦雙心想原來如此!心裏不禁打鼓:“這蘇月白乃是朝廷重臣,與其它各路義軍不同,與其它各路義軍聯絡,事縱不成,至多還空手而歸而已,而與蘇月白聯絡,他若不肯背叛朝廷,則極有可能殺我以向朝廷表忠心!我此去實有性命之憂,真是苦差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