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家將的分散資料(2 / 2)

鹹平四年冬,契丹再發兵寇邊,楊延昭與楊嗣共守保州,設伏兵於遂城西北之羊山,待遼軍攻城,即以少數騎兵自北誘之,且戰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盡殲遼軍。楊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團練使,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當地居民為紀念這一勝利,因改羊山為楊山,或曰「藏兵山」。

景德元年(1004年),遼聖宗、蕭太後率兵大舉南侵,一直深入到黃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準信賴楊延昭等名將,力主抵抗。楊延昭當時上書建議,乘遼兵大舉南下之際,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根本沒有挫敗遼軍的信心,楊延昭的建議沒有被采納。澶淵之盟訂立後,楊延昭以為國恥,乃拒絕朝廷「勿傷北朝人騎」之命,與張凝、石普等痛殲遼軍遊騎不止。及遼軍北退又不顧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獨率所部萬騎,進抵遼朝邊界,破古城(今山西廣靈西南)。景德二年楊延昭升任莫州防禦使,並出知保州,後又任高陽關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線的邊防。

楊延昭像他父親楊業那樣智勇善戰,能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愛戴,他前後守衛邊境20多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稱之為「楊六郎」。他死後,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連敵方契丹人也舉哀致敬。有子三人:傳永、德政、文廣。

楊文廣(?-1074)等又繼承其業,繼續抗遼。楊氏一門悲壯的抗遼故事,曆代流傳,至今不衰。

(三、)

民間廣泛流傳的‘;楊門女將‘;的傳說,是以楊業一家忠烈勇武的事跡為基礎,逐步擴衍而成的。

佘賽花

佘賽花-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楊繼業之妻。最隨丈夫為國征戰幾十年,其夫及七子一孫皆為國捐軀。雖屢受奸臣排擠、打擊,但當西夏入侵宋境之時,她深明大義,以百歲高齡親自掛帥,帥楊家時而寡婦征西,體現了楊家將忠烈愛國的傳統。是中國古典文學中老年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楊門女將

民間廣泛流傳的‘;楊門女將‘;的傳說,是以楊業一家忠烈勇武的事跡為基礎,逐步擴衍而成的。

傳說中‘;楊門女將‘;的中心人物佘太君,曾經百歲出征,率領楊家女子12人遠征北方強敵,終於取得勝利。

佘太君在曆史上實有其人。

‘;楊門女將‘;另一光彩奪目的人物形象,是楊宗保的妻子、著名女將穆桂英。

穆桂英

穆桂英-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原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以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帥時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穆桂英的‘;穆‘;姓,衛聚賢《楊家將及其考證》一文,以為是‘;慕容‘;一語的音轉。慕容氏作為古代鮮卑貴族,久有尚武的傳統。歐陽修《楊琪墓誌》寫到:‘;楊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楊琪是楊文廣的堂兄。翦伯讚先生曾經在《楊家將故事與楊業父子》中指出,楊琪既娶於穆容氏,楊文廣與穆容氏聯姻,自然也是可能的。

穆桂英的家鄉,《保德州誌》說是‘;穆塔村‘;(又寫作‘;木戈砦‘;)。‘;穆柯寨‘;或‘;木戈砦‘;,也就是‘;穆家寨‘;、‘;穆家砦‘;,一如‘;楊家莊‘;之作‘;楊各莊‘;。此外,據說北京密雲和順義也各有‘;穆家寨‘;,同樣傳說是穆桂英的家鄉。這固然反映了民間楊家將傳說的廣泛流行,也可能與慕容氏等少數民族在塞上的廣泛分布有關。

楊家將一共有7個兒子,兩個女兒

楊排風是個丫頭

楊業歸宋,宋皇五台山被圍,潘仁美陷害楊業,楊業兵敗撞死李靈碑七郎被害寇準審奸楊宗保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六郎統兵滅料,四郎立功反宋楊文廣領兵征西夏,12寡婦征西的動人故事曆數了六郎宗保穆桂英焦讚孟良文廣抗擊遼夏侵犯最後楊文廣之子楊懷玉因宋皇陷害忠良領全家上太行山作為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