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日子咋這麼快就過成這樣了(2 / 2)

“雪梅,你們這麼早就回來,帶去的東西都賣了”?

看沈雪梅和李二哥兩手空空,有說有笑地早早回來了,賈老爺子滿臉驚訝。

孫媳婦設計出的這些新花樣,他年輕的時候也編過。

那時候,這樣的東西隻有達官貴人才買得起,普通老百姓根本沒人問津。

孫媳婦剛開始設計這些工藝品時,他一直擔心會沒有市場,誰知道它們竟然會這麼受城市人歡迎。

時代在變,看來他已經老了,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了,賈老爺子內心唏噓著:以後竹編廠的事都要聽孫媳婦的,這姑娘是個做買賣的天才!

“爺爺,帶去的東西在海城很暢銷,看來,咱還得再雇人,以後咱們的竹編廠要以編織實用兼觀賞性的竹編產品為主”。

竹編工藝品在海城暢銷,讓沈雪梅對嘉美竹編廠的未來走向有了清晰定位。

“好!以後竹編廠的事全由你說了算,爺爺都聽你的”!賈老爺子很痛快地附和孫媳婦。

得到老爺子的認可,沈雪梅大膽創新的想法更堅定了。

......

“奶奶,今天去海城,我們帶去的果盤、菜籃子還有花籃,那些城市人眼都不眨就買下了,我把價格定的比普通竹編高了兩倍,他們根本不在乎”。

晚飯後,沈雪梅把錢包放在炕上:

“這是今天賣的錢,去海城我和李二哥帶了20個孔雀花籃,20個荷葉菜籃子,40個動物造型的果盤,這些錢去掉本金和工人的工錢,我們今天賺了差不多400塊”。

“去趟海城一天賺了400塊,那一個月下來不是能賺一萬多塊”?

賈老太太有點不敢相信的摸著錢包裏的大團結。

“奶奶,這點錢不算多,我們還要再雇人,再雇10個人編工藝品拿到海城去賣,我們賺的還要多”。

沈雪梅在爺爺奶奶麵前仔細算了一筆賬:

10個工人編的工藝品一天可以賺400塊,20個工人一天就可以賺800塊。一個月30天,去掉6個大集天的時間,再去掉刮風下雨天,按照一個月20天的時間算,僅竹編工藝品這項,一個月就能賺16000塊。

再加上10個工人每月編織農村生活用品,拿到城關大集上批發賺取的利潤,老賈家的嘉美竹編廠,一個月就能賺兩萬多塊。

“日子咋這麼快就過成了這樣”?

聽完沈雪梅給自己算得細賬,賈老太太感覺像是在做夢。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老賈家就成了萬元戶,眼看著老賈家一個月又要成為兩萬元戶,孫媳婦這賺錢速度也太快了吧?!

賈老太太不是沒見過錢,她這輩子除了這十幾年日子過得艱難,其他時候從沒缺過錢。

可老賈家日子最好過的時候,也沒這樣賺過錢呀!

“奶奶,我整天在外麵忙,咱嘉美竹編廠以後得有個專門管錢的,咱家的錢必須得交給你管”。

看賈老太太一邊眯著眼抽煙,一邊在沉思,沈雪梅笑著扯了扯她的衣袖——老太太這是被嚇著了,還是有其他想法?

“不行,不行,我老了,管不了那麼多事了,把管錢的事交給我,你還讓不讓我享清福了”?

老太太嘴上推脫著,心裏卻美滋滋的——孫媳婦能耐再大,還是照樣高看自己,她知足了!

不過,推脫歸推脫,沈雪梅的話老太太記在心上了。

孫媳婦那麼忙,是得有個貼心人幫她管錢,老太太開始不動聲色地給孫媳婦物色管錢的。

對竹編廠的業務做出具體規劃後,沈雪梅通過劉鄉長又雇了10個工人。

到6月份,嘉美竹編工藝品廠加上沈雪梅和賈老爺子,一共擁有員工33人。

沈雪梅的竹編大業,開始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