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四美人圖》
《四美人圖》
該雕版畫為俄國人科茲洛夫1909年在黑水城遺址發現,並帶回俄國,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版畫長57厘米,寬32.5厘米,采用麻黃紙印刷,最上方的天頭由纏枝梅花、鳳凰和“驚燕帶”組成,底部地頭為纏枝梅花紋,在天頭和隔水之間的空白處,印有“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麵主體是四位女性形象,人物背後為園林和畫商題字,園林內有欄杆和花卉,花卉旁印有“平陽姬家雕印”。
畫麵中的女性身著長裙,頭戴鳳冠,盡顯華麗富貴之態。人物身旁均有長方形邊框,框內有題名。最左邊的為班姬,手持長方形團扇,目視前方;最右邊為綠珠,手持步搖,微微轉身向後回顧;中間兩位分別為趙飛燕和王昭君,趙飛燕雙手交叉於衣袖中,目視前方,王昭君一手拿書,另一手拿筆在書上寫字。班姬即班婕妤,是西漢成帝的妃子,班超、班固的姑祖母,善於賦詩寫作,她在受皇帝寵愛時仍能矜持自重。綠珠傳說原姓梁,是西晉巨富石崇的寵妾,出生於越地,容貌豔麗,善樂器。趙飛燕為西漢成帝的第二位皇後,體態輕盈瘦弱,以美貌著稱。王昭君為西漢元帝時的宮女,出塞遠嫁匈奴,促進了漢朝與匈奴的友好往來。
從現存資料來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有不同
版本的,如明代張元凱《四美人詠》中就有王昭君、趙飛燕、卓文君、綠珠的說法,黑水城出土的《四美人圖》分別是班姬、王昭君、趙飛燕、綠珠。目前通行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春秋末期的西施、西漢的王昭君、東漢末年的貂蟬、唐代的楊玉環,同時有西施“沉魚”、昭君“落雁”、貂蟬“閉月”、玉環“羞花”的曆史故事,由此來說明她們美貌絕倫。但這種“四大美女”的說法定型較晚,清朝道光年間,華廣生收集編纂了民歌集《白雪遺音》,第一次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列為四大美女,此後這一說法逐漸流行。
版畫在中國起源較早,現存最早的版畫是唐代鹹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首圖。唐代、五代時期的版畫,在西北和江浙地區有一些發現,大多古樸俊秀。宋元時期版畫進一步流行,雕印題材多樣,出現了開封、杭州、紹興、蘇州、成都、眉山等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時宋代也出現銅版印刷,主要用於製造紙幣和廣告。明清時期是版畫發展的高峰,版畫出現各種不同的流派,創作出很多優秀的作品。
從《四美人圖》的題記來看,該版畫由“平陽姬家”雕印,明確了生產地和商家名號,具有廣告的效應,同時也有保護版權的作用。平陽即今山西臨汾,在金代
是北方印刷中心之一,平陽與黑水城相距2000多公裏,這幅具有明顯中原風格的《四美人圖》,應是通過商業貿易流通到西夏,反映了北方地區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
參考文獻
[1]羅凡:《略論版畫<四美圖>的地域性特征》,《美術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
[2]徐德記:《平陽木版年畫<四美圖>考疑》,《藝術設計研究》2017年第5期。
[3]張桐源:《版畫<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研究》,西安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
[4]張桐源:《俄藏平陽版畫<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探微》,《新美術》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