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陲驚魂(1 / 3)

出發的那一天,萬裏無雲,當冬日的陽光照射在我們身上的時候,簡直讓人以為春天來了,跟我一組的有鐵頭,還有一個三年的老兵,說是老兵其實也就二十出頭,不過看他的臉滄桑而落寞,手上布滿了老繭,隻有一雙眼睛偶爾會射出一縷精芒。原來楊逵也覺的讓三個新兵在野外待上個二十天有點風險可又不願改變決定,於是改成一個老兵帶二個小兵。

我叫沈破浪,老兵說道:“我的父親希望我有一天能夠乘千裏風,破萬裏浪,故取名破浪,十八歲的時候父親逝去,兩年後母親也鬱鬱而終。了無牽掛下加之實在是無法過活,便於二十一歲那年來到了這,他指了指易水關,表情即無奈也茫然,到這後才發現原來當兵並不像想象中那般簡單,,過了三年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小戰數十,大戰嘛就一次,就是去年,蠻王拓拔宇反,派兵把易水關給圍了,那個架勢,呼呼,可真了不得,放眼望去整個關下都是蠻人,衣著怪異,臉上多有刺青,或是老虎,或是狼,甚至還有豬的,連著半個月整個易水關都被圍的水泄不通,幸好他們隻是把關圍了在外麵吆喝著,可當時大夥可不這麼想,這蠻人素來凶殘,這次又花這麼大動靜調來七部人馬,來勢之洶近幾十年未有,說不定真有大戰了,可半個月後蠻人又奇怪的撤走了,可笑的是直到他們走了三天守將才覺的不對勁派了幾個膽大的士兵下去一看,這才知道蠻人走的遠了,可為何遠處看去人影綽綽,而且響聲動天,兄弟你可猜得出?

鐵頭撓著腦袋許久,嘿嘿憨笑道:“這我可不知了。”

我仔細琢磨著既然響聲動天,難不成是用什麼代替人力而為。

沈破浪聽了我說,大笑道:“兄弟果然是聰明人,的確,那拓拔宇在中軍擂鼓前倒吊了好多牛羊,那些個畜生一急就蹄子亂蹬,所以關上聽去鼓聲震天,其實當時我們對蠻人甚懼,他也用不著這麼謹慎,現在想來定是想炫耀他的智勇無雙了。再過了段時間傳來了蠻人與朝廷和解的消息,大家才呼了口氣,不是兄弟們怕打仗,實在是蠻人體格太過強壯,長的雖不高,可那些肌肉一塊一塊的,加之蠻族自小孩起便訓練騎射,若論射術,那當真是天下無雙。

沈破浪此人著實有趣,詼諧,幽默,行進路上一直講著他當兵時的軼事,等大家覺的餓時已是正午,離我們的目的地橫斷穀也隻剩下一半路程,估計傍晚就可到達,取出三個鏌鏌一人分了一個,我們三個大男人哪裏夠吃,可想想總共也就這麼一點了,眼中滿是讒意卻怎麼也下不了口。

這時沈破浪開口道:“等到了叢林就好了說不定可以碰到野兔什麼的,隨便打上幾隻就夠撐上一段時日。

大夥抱怨了一下上頭的這個鬼計劃,看看時候不早便繼續起程,一路上不知怎的,反不像初時般談笑風生,各想著各的心事。等到達橫斷穀的時候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兩旁的風景也由最開始滿地枯黃的野草到高及半人高的灌木叢直到現在各種千奇百怪連我都說不上名字的大樹參差排列。

橫斷穀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剛進去的時候路口很窄最窄的地方甚至僅容一,兩個人通過,往裏走大概一千米左右路口開始變寬,這時候各種樹木,野草開始成為主要的風景,最初的羊腸小道也漸漸消失直到最後你徹底的散失方向感。我們三個人點上火把好不容易找到一塊空曠地,弄了一些枯葉,幹柴堆了一個篝火,然後把帳篷給搭上了。等一切就緒,肚子又開始不爭氣的叫起來,我滿臉無奈的瞧了瞧沈破浪,絲絲火光當中這個男人一如白日初見,落寞而略顯孤單的臉上沒有夾雜任何其它的表情,他要是不動,黑暗之中說不定你真會把他當成一座遠古的雕像,靜謐,安詳。這一刻,整個森林都是靜悄悄的,偶爾從林間深處傳來一,兩聲我們從來都沒聽過的古怪的鳥叫聲,一切的一切都讓人覺的詭異而充滿刺激。

我有點忍不住,說道:“破浪,把鏌鏌分幾個出來吧,大家都餓了。”

鐵頭這時突然精神起來,罵道:“這鬼地方,要人待上二十天可不真要了人命嗎?

這時沈破浪轉過身來,定了定,抬頭看了看沒有星光的夜幕,麵色憂鬱的道:“但願這些天平平淡淡的過掉,可別捅什麼簍子。

鐵頭笑道:“肯定沒事的,這裏可是橫斷穀,離蠻族遠著了,就算來了,這片森林這麼廣闊,打不贏想逃還不行嗎?怕就怕我們一直要吃這些個鏌鏌過日子,那才真是生不如死。

第二天當我們從帳篷裏出來的時候天色陰沉,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昨天晚上下過一陣小雨,整個地麵都很潮濕,有的地方甚至打滑,可能是因為晚上結過霜的緣故。我們檢查了一下裝備,彎刀,短弓這是我臨行前準備的防身物品,鐵頭則依舊是他那把重達三十斤的大刀,還有一把神臂弓,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武器,聽名字就知道了,神臂——沒有一定臂力也是休想能夠使用的過來的,最重要的是這並不是一把弓,而是弩,一種單人使用的勁弩,它發射出來的弩箭穿透力極強,而蠻族上陣又向來不喜重甲,當然這也與他們的有關,自古以來蠻人從來都是輕騎為主,來去如風,最喜的戰術就是包抄,分割,聚殲,在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機動性了,然南中馬多偏矮小,負重又不像北方馬那樣強,所以像中原的重騎兵比如百年前強極一時的鐵浮屠在蠻人看來就是不可想象的了。這種時候弩就成了一種極其重要的武器,要知道若比騎射那兩族跟本就沒的比,惟獨弩,射程遠,穿透強,最適合克製這種輕騎兵,然而弩也有它的缺點,首先它要好幾個人去操作,比如角蹬弩,它就是要用三個人去踩底下的踏板,其次就是行動不便,一般作戰時用弩的部隊或者以城牆為掩護,或者放在車上進行齊射,若是大軍長途跋涉帶上弩隊那就比較緩慢了,然這回鐵頭帶的這把弩又有所不同,它是一把可一個人使用的勁弩,可所須臂力極大,非軍中大力士不能用也。這次鐵頭不知怎的心血來潮,好說歹說從鐵心棠處要了這把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