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沙場點兵(1 / 2)

楚清雲。

末將在。

聽聞前些日你在林中遇到蠻子?

末將於橫斷穀遭遇蠻子六,七人,本欲伏於樹梢奇襲之,不料蠻子奸猾,處處設防,末將無能,讓蠻子逃脫,望將軍恕罪。

你一新兵,竟有如此勇氣?

末將隻想一心報國,臨陣之時未曾想到這些。

哈哈哈哈,好,好,賞金十兩,下去吧。

多謝將軍。

出了中軍大營,隻覺身後冷汗淋淋。今日鐵心棠突然傳我說左將軍楊逵召見,誠惶誠恐下匆忙前往。原來近日軍中頗為流傳新兵當中有人於橫斷穀遭遇蠻子,拚死搏殺,擊殺蠻人數十,死者之中甚至有當今蠻王之叔拓拔恢弘。幕僚不知從哪裏聽到這消息,稟報楊逵,楊逵驚異之下,命各新軍教頭務必查清此事。鐵心棠找到我時似笑非笑的說道:“好你個楚清雲,平日裏倒不知你是個如此厲害的角色。我聽出他話中嘲諷之意,定以為是我故意捏造戰功並於軍中四下傳播,隻得躬身答道:“鐵教頭明鑒,清雲於此事確是絲毫不知,這幾日鐵頭感染風寒,清雲平日裏都與鐵頭在一起,罕出營帳。”鐵心棠注視我良久,突然大笑道:“你若有此心機,倒也是個人物。”

話雖如此,可那段時間我倒真成了軍中熱門人物,隨處可見有人議論紛紛說聽聞新兵營中有個壯士殺蠻子如探囊取物,你說叫什麼名字,哦,聽說是個身長八尺的男子,叫什麼鐵清的,什麼,你這都不知道,兄弟我還和他喝過酒了。

這段時日平淡無奇,南中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場雪,當鵝毛般的大雪輕盈的在空中飛舞時,整個軍營都沸騰了,恰逢此時朝廷傳旨,大意是楊逵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加之戍邊有功,賞三百邑,其父加封為江郵太守。楊逵大喜,犒賞三軍,全軍停操三日。

接下來卻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楚王李存佑大敗此時一直占優的晉王何炎武入主建業,晉王僅率八百騎逃往江夏,至此江南之地盡歸楚王所有。而北方秦王和漢王之間也是磨刀霍霍,天下大有重起兵戈之勢。

等三月的時候又傳來消息說大將軍嶽秋陽病重,王體恤其勞苦功高,特從漢中詔命回京養病。大將軍回京之後終日閉門不出,就連上朝也是能免則免,市井之中則開始悄悄流傳王上懼大將軍功高震主,故招回京師以防不測。整個朝廷之中暗流湧動,王上數次召丞相李膺密談,朝臣惶恐不安,有力挺大將軍的,也有說大將軍年事漸高該留京養老的,總之蜀中的天空開始烏雲密布,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中旬,朝廷得報,南中有異動,蠻王似有不穩跡象。

四月,朝廷來使,吏部尚書金不換奉王命前去犒勞蠻王拓拔宇不日將到易水關,令楊逵選軍中精壯之士隨行。

四月十三,金不換抵易水關前,楊逵偕部眾出關十裏相迎,言談甚歡。

越巂郡,忠義侯府。

大王,成都密探來報朝廷再過些天就要派人來犒勞我軍。

蜀中最近形勢緊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林攸小兒定是想先穩住我,騰出手來料理國內不平勢力。

嶽秋陽托孤之臣,對蜀王又忠心耿耿,難道那邊這麼昏庸,要自毀萬裏長城。

叔父,你不了解漢人的思維,什麼事情一旦涉及到權利就會變質,任他嶽秋陽如何蓋世之才,隻要是功高震主,就難逃一個死字,而且他死的越晚牽連的人就會越多。

那我們要不要乘機起兵,反正嶽秋陽現在已不在軍中,易水關前就楊逵一個匹夫,老臣雖已年邁,願為先驅。

不急,如今敵我態勢未明,貿然起兵的話反倒會使蜀王迫於壓力把嶽秋陽給放了,我聽說楊逵乃嶽秋陽愛將,不如就這樣,叔父,你多加派人手在成都散播謠言,就說易水關守將楊逵不滿朝廷之舉,欲領兵回京。

大王果然妙計,如此一來蜀中必亂,我們乘機奪了易水關,兩川之地盡在掌握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