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陸遜就是一個世家公子,沒想到陸遜這麼有想法這魏延很是驚訝。對於魏延,陸遜也是驚訝不已。沒想到一個小將校居然有如此才智,二人真是相見恨晚!
一說到當前形勢,魏延便悄悄說道:“取荊州不智,取益州為上計!”
二人一拍即合,於是春天裏,魏延封鎖邊境四處調動兵馬起來。為了給荊州一個以為荊南要打他們的錯覺,陸遜讓劉磐領兵兩萬在長江南岸四處安營紮寨,又令呂公與零陵太守領兵鎮守長沙郡,陸遜與魏延關羽兵分三路前去攻打益州。
話說當魏延領兵從長沙直奔涪陵時,關羽領兵從駐紮地殺往北方。三路軍馬的策劃便是由關羽切斷呂蒙跟劉璋的聯係,然後由魏延負責從涪陵沿著南路攻打成都,陸遜領兵從涪陵領兵走廣漢由北路進攻成都。
二人領兵出發後,消息很快傳到了彭城。收到陸遜的計劃書後,陶應知道二人肯定早已領兵前往益州了,怕他們二人有失,陶應又令人連夜送信前往南陽,領南陽太守劉秀領兵三萬陳兵在南郡北側,這樣呂蒙自然不敢領兵前去救益州。除了讓劉秀相助外,陶應又令馬超從西涼領兵從武都郡南下攻打廣漢屬國。
一場沒有預兆的閃電戰就這樣開始了,陶應的快速命令讓這幾支部隊迅速奔赴了戰場。軍事賈詡建議不能讓曹操與袁尚、孫權看穿自己的預謀,不然他們若領兵來攻徐州,徐州四處用兵必然敗也!於是陶應采取賈詡的計策令於禁領三萬兵馬駐紮在淮南時刻準備進攻孫權。陶應又調甘寧率領水師從廣陵府出發趕往丹陽府駐紮,一切看起來都是要對孫權動手的樣子。
士兵不停的飛報孫權,孫權忙聯合袁尚,但是陶應又派使者去勸袁尚,讓袁尚同陶應一同出兵,從北攻孫權,然後將天子迎回,到時候救駕有功,他肯定會晉升王爵光宗耀祖!袁尚不信陶應的話,但是又不敢得罪陶應,於是便在汝南按兵不動。
孫權又去求兗州曹操,曹操已經老也,每日頭疼欲裂更不願管這事了。孫權使者又去求曹丕,曹丕卻終日想著實現共和,他天天盼望著能執掌政權然後跟徐州合並組建陶應書中宣揚的君主立憲製政府。曹丕甚至已經開始組件起代表他們兗州的政黨來。
曹操每日望著曹丕頭疼不宜,他從小就在徐州長大,如今像中了邪一般,天天想著不著邊際的事情,在眾人的相勸下,曹操已經有意立曹彰為世子了。
經過多年征戰,兗州這幾年形勢發展的很好,而且如今雖然郭嘉去世,但是司馬懿已經來投,有他在曹操的野心又膨脹了很多。司馬懿分析天下形勢,說如今正是徐州最強大的時候,若此時同陶應交戰不智。曹操問他什麼時候方能跟陶應一戰?司馬懿說需休養生息,讓兗州擺脫靠徐州糧草供應才行。